分享

阿尔金山地区主要地质问题分析与铁路选线对策

 GXF360 2019-09-23

赵 文

(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陕西 西安 710043)

摘 要 结合格库(格尔木—库尔勒)铁路阿尔金山越岭地区的地质问题,提出在低速铁路的选线过程中,坚持越岭长隧道和引线部分协同考虑的基本原则,对重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应以绕避为主,对无法躲避的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应采取避重就轻的原则,尽量降低工程风险和难度、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阿尔金山地区工程建设时,须研究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充分关注燕山期以前侵入岩遭受多期多次构造影响可能对隧道围岩的影响;同时考虑该区野骆驼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

关键词 工程地质问题;越岭长隧道;铁路选线;阿尔金山地区;环境保护

新建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为《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项目,线路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沿昆仑山北麓、柴达木盆地南缘西行,进入新疆境内,然后线路穿越阿尔金山,经米兰、若羌,沿塔里木河西抵库尔勒市。

二是建立岗位业务提升机制。整合可利用的培训资源,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加强党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开阔党员同志的视野,充实、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和落实党员业务服务调研制度,进一步提升岗位服务的实效性。重视培育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使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长效可行。

阿尔金山为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整体呈NEE走向,由6条平行的山脉组成,山脉全长约700 km,宽约60~100 km,海拔多在 4 000 m 以上,西高东低,北坡高差大[1]。整个阿尔金山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贫乏,无常年流水河流。

格库铁路经过的阿尔金山巴什考拱越岭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复杂、地层古老、地质构造复杂,涉及众多工程、水文地质以及环保问题。该铁路为客货共线的非高速铁路,区域地质问题对线路方案的选择及工程的设置有较大影响,线路方案的合理性及工程施工、运营的安全对地质选线提出了较高要求。

1 阿尔金山地区地质特征

1.1 地形地貌

阿尔金山地区越岭地段主要由山脉及山间盆地构成。大致可以分为3个微地貌单元:索尔库里盆地、乙亚加拉克山挤压山区和巴什考拱盆地。

1.2 地层岩性

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第三系砾岩、砂岩、泥岩,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灰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并出露有小面积华力西期辉长岩及花岗岩[2]。

1.3 地质构造

格库铁路位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越岭地段主要穿越阿尔金山断隆次级构造单元。阿尔金山断隆位于塔里木东南缘,是由阿尔金山南缘断裂为界、阿尔金山西北缘—北山剪切断裂系和红柳沟—拉配泉断裂所围的地块[3]。断块区以太古宙麻粒岩为基底[4],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沉积,蓟县纪末受阿尔金山运动聚合碰撞成山,后以剥蚀为主,局部间有沉积盆地,多受岩浆岩侵入。细部构造可划分为巴什考拱盆地、乙亚加拉克山—冰沟南隆起区、索尔库里盆地沉降区三大次级构造单元,如图1所示。

注:Ⅱ2为巴什考拱盆地;Ⅱ3为乙亚加拉克山—冰沟南隆起区;Ⅱ4为索尔库里盆地。
图1 区域大地构造分区

阿尔金山地块地质演化十分复杂,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化也具有长期性和性质多变的特点[5]。

其中越岭长隧道所经过的区域,以额兰塔格复向斜为中心,核部位于第一槽谷内,东南翼(花土沟端)发育次级背斜,西北翼(若羌端)断裂发育;断裂构造随地形发育,沿山前、槽谷两侧发育较大断裂,山脊及盆地内发育其它次级断裂;节理密集带因多期次构造运动在山体内十分发育,多与褶皱、断层伴生。

1.4 水文地质

越岭地区位于阿尔金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寒带气候区,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已超过纬度,春冬季节山区常有降雪。以越岭长隧道所在乙亚加拉克山山脊为界,分为岭南、岭北2大独立流域系统。东南侧地表融雪水汇入索尔库里盆地内小型咸水湖;西北侧地表水通过支流汇入红柳沟,到山前戈壁消失。区域内除距离洞身较远的红柳沟为常年流水外,其余均为季节性冲沟; 红柳沟主要由区内木孜布拉克、巴什布拉克等主要的泉水汇集而成,全长40 km,流量较小,距离主要越岭长隧道洞身约10~13 km。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多少人将要或已经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呢?Sarah描绘的2018计划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中,并做得有声有色。在2018年,你一年来的梦想是否都实现了呢?但即便梦想难以实现,但至少还有美酒可以安慰。就如Sarah在新一年里给大家的祝福一样:在2019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瓶酒,不论便宜还是昂贵,如果那一瓶酒可以让你低下头微笑着去体味杯中的滋味,那么这就是葡萄酒能够给你的最大幸福。

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于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不断适应发展环境是我国的重要策略。国与国之间需坦然接受彼此间综合国力的差异性,互相包容与共同发展,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税收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应勇于进行海外投资,在境外创造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并充分运用税收协定中的优惠条款从容应对国际税收风险,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享受政策福利。总的来说,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经营的特点,不断提升风控能力,应对不断改变的国际局势。国家应不断与国际税收新规进行磨合,推动中国税收国际化,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完善的税收政策。

越岭地区山体雄浑宽厚,地下水接受补给范围较大。地下水赋存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3大类。地下水为渗入径流型循环系统。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雪融水,其次为山区季节性沟谷的入渗补给。地下水排泄主要以片流、线状、泉点等形式向地表沟谷排泄。岭脊南、北侧地下水排入山间各沟谷,北侧流经山前戈壁,汇集于塔里木盆地;南侧经索尔库里盆地,汇集于乌苏硝尔湖[6]。

渥巴锡纪念碑雕像于2012年11月9日在卡尔梅克首府埃利斯塔市树立,11月22日,埃利斯塔市民为雕像举办隆重的揭幕仪式。该雕像高4.39米,底座高3.4米,由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根苏木赠送。

2 格库铁路阿尔金山地区主要地质问题

2.1 越岭长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1.1 岩溶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虚拟校园的构建,目前只提供校园导航功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未来综合校园导航、校容校貌展示、校园信息化管理等功能的三维虚拟校园系统已是大势所趋[3]。该次设计所完成的漫游系统沉浸感较强、交互逻辑清晰,能很方便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

阿尔金山靠近索尔库里盆地的南侧发育白云岩段落,地表普遍存在轻微的古溶蚀现象,多为溶蚀坑、槽。局部有小型溶洞,直径小于1 m,规模相对较小,基本无充填,工程设计时可暂不考虑岩溶对工程的影响,待施工中根据揭露情况针对性处理。

2.1.2 高地应力

根据附近深孔地应力测试结果,最大水平主应力11.25~22.18 MPa。洞身埋深大于500 m的白云岩、石英岩段落,岩质坚硬。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0.8 MPa,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与最大主应力之比小于4,属极高应力区。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出现岩爆的可能性大。隧道通过的部分千枚岩、片岩、断层破碎带地段,由于岩性本身松软、局部可能含水,因而具有塑性大、强度低的特点。在埋深较大地段,当围岩中处于高应力水平时存在塑性变形的可能[7]。

2.1.3 顺层

鲜果汁、鲜菜汁常饮不经炒煮的鲜果汁、鲜菜汁,就像给体内注入“清洁剂”,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因为当多量的鲜果汁和鲜菜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有助于一些毒素溶解排出体外。

隧道进出口岩层走向大致呈NEE向展布,但岩层受到剧烈的褶皱和多期断裂作用,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局部岩层走向可能与隧道轴线小角度相交或近于平行,这些段落开挖易引起顺层滑动。

2.2 引线部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2.1 含盐地层

含盐土层主要分布索尔库里盆地靠近阿尔金山山前地段和巴什考拱盆地残丘上部,岩性多为洪积碎石类土,上部粉土含量较高,局部富集窝状石膏,含盐类型以硫酸盐、亚硫酸盐渍土为主,强度等级弱~中,局部段落含盐超限土层厚度为0.05~0.25 m。

2.2.2 膨胀岩

索尔库里盆地靠近隧道进口地段地层为上第三系泥岩夹砂岩,泥岩自由膨胀率为38%~58%,蒙脱石含量6.0%~9.9%,阳离子交换量7.7~12 mmol/kg,判定泥岩具弱膨胀性。

2.2.3 顺层

靠近巴什考拱低中山区地层以千枚岩、片岩、石英岩为主,岩层走向EW-NEE向,倾角50°~80°,岩体破碎。部分地段岩层走向与线路呈小角度相交,路堑开挖宜形成顺层溜塌。

2.2.4 泥石流

12月7日,太仓为了更深入地扎根中国市场,更全面地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更快更及时地响应服务用户,全球领先的金属加工解决方案供应商埃马克集团将其太仓工厂移址新居,不仅厂房面积翻倍,服务功能也得到全面升级。为此埃马克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典礼,同期还举行了第七届埃马克技术博览会,在展示多种创新技术与产品的同时,还聚焦了新能源汽车等当前热门行业的多样高效解决方案。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巴什考拱盆地。盆地以剥蚀为主,物质来源丰富。在暴雨和集中融雪情况下,雨量大且集中,易沿山谷、山坡发生泥石流。绝大多数为小型、沟谷型,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多为轻微中等,局部较严重[8]。

2.3 沿线水文地质问题

2.3.1 工程防排水

断层带和灰岩、白云岩地段,可能存在溶洞、溶腔等,极易发生坍塌、冒顶、突水等问题。勘察中应尽可能在物探基础上进行钻探验证,隧道纵坡设计宜采用“人”字坡和平导排水;施工中,应增加超前钻探及物探工作,加强地质预报,做好通过岩溶断层破碎带及背斜核部时突然涌水的应急措施,除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外,备好抽排水等必要的设施,以防突然涌水、涌砂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

2.3.2 施工用水

索尔库里盆地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高山融雪水主要沿洪积扇某一通道径流。该段施工生活饮用水建议从茫崖镇大河坝水源地或花土沟镇运水。阿尔金山至望塔,该段地表水和泉水矿化度为4~5 g/L,地表水、地下水匮乏,无开采利用价值,隧道排水及地表水可作为工程用水。

2.4 环境地质问题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兼有高原生态类型,以保护特有物种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格库铁路通过的巴什考拱垭口区属于保护区的实验区,环保要求严格,环境地质问题突出[9]。重点关注野骆驼息栖地和饮用水源地。越岭选线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可能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隧道要充分考虑地表水体与隧道的关系,预判隧道施工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3 格库铁路选线对策

由于越岭长隧道及两端引线是一项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在线路方案选择和优化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了两者统一研究、综合考虑的原则,既重视对特长隧道越岭地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又重视两端引线段控制线路方案选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落实[10],下面将线路方案研究中提出的地质选线原则综述如下:

1)阿尔金山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发育,线路通过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时应以一般简单工程、大角度短距离通过。避免在断裂密集地带迂回展线或设置重大工程。必须穿越时,应在铁路可能通过范围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地块大角度通过。

2)阿尔金山地区地层受地质构造作用影响较大,岩体破碎,沟谷选线宜避开陡峻山坡,避免岩层不利结构面倾向线路的长大挖方工程;线路应避免在高陡山坡、悬崖峭壁下引线,避开落石发育地段。避免在陡缓交界处设置路基高边坡及大型挡护工程。

3)线路通过泥石流沟时,应以大跨度桥梁、明洞或隧道通过。跨越时应避开急弯部位和沟床纵坡变化点,并留有足够的净空和孔跨,应根据泥石流通过的需要量和淤积厚度确定。

4)越岭长隧道的选择对越岭地区的综合选线起控制性作用,在相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安全运营应重点考虑;引线部分的选择应考虑绕避大型不良地质、降低工程风险、节省投资、缩短运营时间等因素。

5)由于阿尔金山地区历经多期多次构造运动,岩体破碎,对于可能引发顺层问题的段落,工程应尽量避免深大挖方,必须通过时应设置工程防护措施。

6)阿尔金山地区由于地质构造活跃,对于硬质岩的完整性要认真研究,尤其是隧道围岩划分时,以免施工时再重大变更。

7)关注生态保护,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息栖地和饮用水源地应进行绕避,野生动物通道应留足空间。

针对新形势下青年人才思想的多元化,油田将思想教育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推进。统合油田实际搭设教育载体,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讲‘工人伟大、劳动光荣’、讲‘优良传统、胜利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油田“发现50年、产油10亿吨”的历史节点,通过举行艰苦创业创新奉献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活动等,让青年人才体味石油传统、感受胜利精神,提高对油田的认同感,激励青年人才扎根一线干事创业、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4 结论

1)阿尔金山地区越岭地段地层古老、岩性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影响线路方案选择的地质因素多,在多阶段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越岭地段地质选线工作非常重要。

2)在低速铁路的选线过程中,坚持越岭长隧道和引线部分协同考虑的基本原则;对重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应以绕避为主;对无法躲避的环境地质问题,应采取避重就轻的原则,尽量降低工程风险和难度,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3)格库铁路阿尔金山地区地质选线工作重点在伊吞布拉克至巴什考拱段。最终推荐方案其岭南、岭北引线部分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等工程地质问题不发育,越岭长隧道走向与区内主要构造线大角度相交,方案整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

LSTM是RNN的一种特殊类型[9],由Hochreiter & Schmidhuber(1997)提出,并被Alex Graves进行了改良和推广。LSTM通过对标准RNN细胞结构进行改进来避免长期依赖问题。

4)阿尔金山地区工程建设时,首先要研究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防治工程建设对水环境造成破坏;充分关注燕山期以前侵入岩,因为该套地层遭受多期多次构造影响,岩体完整性差,可能对隧道围岩划分产生较大影响;另外还要考虑该区野骆驼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要充分考虑生存环境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地质实例(西北及相邻地区分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阿尔金山隧道地质勘察报告[R].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5.

[3]伍跃中.阿尔金山的构造归属及其构造运动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30(6):111-116.

[4]郑剑东.阿尔金山大地构造及其演化[J].现代地质,1991(4):347-354.

[5]伍跃中,李荣社,王战,等.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的归属性[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32(5):663-670.

[6]李显伟.长大铁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铁道标准设计,2014,58(4):83-86.

[7]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库格线阿尔金山特长隧道.地应力测试报告[R].北京: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1.

[8]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初测前遥感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解译报告[R].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

[9]焦鹏,孙轶刚.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价值工程,2012(8):287-288.

[10]刘丽,何光春,陈洪轨,等.新疆315国道公路水毁病害形成机制与治理[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5):204-209.

Analysis of Main Geological Problems in Altun Reg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ailway Alignment Selection

(Shaanxi Railway and Underground Traffic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FSDI),Xi’an Shaanxi 710043,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ge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Altun mountain ridge crossing area of Golmud-Korla Railway,the basic principle of synergistic consideration between ridge crossing tunnel and lead line was put forward in the course of alignment selection of low-speed railway,avoiding should be the main method for major adverse geological problems,and the principle of avoiding the importance and dwelling on the trivial should be used for unavoidable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which could reduce the risk and diff iculty of the project and minimiz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n Altun region,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consider the hydraul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intrusive rocks suffering from multi-stage tectonic inf luences before Yanshanian epoch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unnel,and think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wild camels and other wildlife in this area.

Key word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Long tunnel crossing mountain ridges;Railway alignment selection;Altun reg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U2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1995.2019.03.24

收稿日期:2018-06-22;

修回日期:2018-10-06

作者简介:

赵文(1971—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随着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水平无疑是公认的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整体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地区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为协调地区间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对地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西部落后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其成效值得深入和持续关注。本文借助收敛性分析方法,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现行财政制度建立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是否有效促进了中国地区间教育水平差距的缩小。

E-mail:308018337@qq.com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岗位情况。共采集海淀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7852个岗位,其中,紧缺岗位305个。根据岗位紧缺度指数,将紧缺岗位分为高紧缺、较紧缺、一般紧缺三级,紧缺岗位中,高紧缺岗位共39个,较紧缺岗位共44个,一般紧缺岗位共222个。

文章编号:1003-1995(2019)03-0097-04

ZHAO Wen

(责任审编 刘 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