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级大神的人生算法:寻找内核

 吴光于营销笔记 2019-09-23

作者:吴光于

来源:公众号《吴光于精进笔记》

多数人的职业生涯,10年、20年后回头一看,不过是在原地兜圈子,而少数人的职业生涯则一路向上,他们之间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这样一种东西,只需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能不停获得结果和积累,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走出一条漂亮的复利增长曲线?

巴菲特、乔布斯、史玉柱、刘翔等不同领域的大神,他们的成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为他们遵循这同样的人生算法。

我和一个朋友半开玩笑的说,读懂此文,价值胜过读四年大学,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1

原地打转的困局

前段时间朋友圈看见一篇名为《如果你不想上班,就到凌晨3点的街上走走》的文章,讲述了普通人生活的不易:

1:00,卖水果的婆婆准备收摊;

1:30,外卖小哥还在给加班的白领送去夜宵;

2:00,饭局上应酬的中年人才刚到家;

……

5:00,唤醒城市的环卫工走上萧瑟的街头;

……

小资家庭和贫困家庭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不大,就隔着一场重病而已。

不出意外,最后文章号召大家心怀正能量努力奔跑,但想要现实的改变,光有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方法。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凌晨三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的小商贩,在他们60岁的时候,依然不能摆脱生活的窘迫。

多数人的职业生涯,几十年后回头一看,其实是在原地兜圈子,一次次归零从来,在这种消耗中,丧失了20岁时眼中的亮光。

有少数人,因智慧,或机缘,较早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年纪轻轻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前途一片光明,内心充满自豪和干劲。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绝非偶然,背后有一套客观规律在时刻发挥作用,吴军在新书《格局》中写道:

成功的人,据我观察,他们都十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确的方向,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沿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他们并不贪图步伐有多大,但是因为从来不去做,或者很少做南辕北辙的事情,反而总是先人一步到达终点。

相反,一事无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却在锲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环境的诱惑而不断改变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驰,几年、十几年后回头看,有回到了起点。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过去我把原因归结于是否走上了一条长期积累的路,前者一次次回到原点是因为没走上长期积累的路,后者一路畅通是因为能长期积累。

长期增长意味着长期持续成功,而长期持续成功的人一定不能尽做些自己没有把握的、陌生的事,他们的长期持续成功,一定基于某些自己有把握的事,这是基本判断,他们做的这类事是什么?有没有共性?

仅仅知道“长期积累”是不够的,这样的认知还是太模糊,不足以指导行动,不足以让人走上长期增长的路,更为精确的真相需要再把镜头拉近一点才能发现:长期增长只是结果,长期增长背后还有原因,即本文所讲的内核——获得长期持续成功的人不断在做且有把握的事。

知道“长期积累、长期增长”,顶多让人识别并摒弃很多短期行动,只有触碰到“内核”,才能让人的双脚踩在坚实的长期积累、长期增长的大地上。

把握内核之后,一个人就可以确定地说:我往后的人生从“猴子搬包谷模式”进化成了“滚雪球模式”。

2

成功的内核

把成功看做一个从A到B的过程。一事无成的人因为兜圈子,所走的路径是从A到A,而成功者所走的路径总体上看是从A到B。

这个过程可以用两个关键指标描述清楚:

①进步的可复制性;

②进步的可叠加性。

成功者做事正是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所以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总是在一点点从A走向B,这个过程也许缓慢,但却从不后退。

两个条件,缺其一都会导致一个人无法获得持续的成功,无法走上长期增长之路。

当进步不具备可复制性,进步就是时有时无的、不稳定的,进步不具备可叠加性,则导致长时间的努力也走不了多远,因为每一次出发都要从新回到原点。

进步的可复制性,关键在于精确把握底层机制,如刻意练习、科学的做事方法等,例如,普通人投篮偶尔也能投中三分,但只要经过刻意练习的顶级高手才能稳定地投中三分。

进步的可叠加性,关键在于前一步进步的基础尽量100%转化为下一步进步的基础,如爬楼梯、摩尔定律、滚雪球等,每上一个台阶,都不可逆地把人送到更高的位置。

当一个人的进步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他就把我了成功内核(或进步内核),他获得进步的方式将有别于常人,前途不可限量。

“进步内核”代表一种可复制、可叠加的进步模式,找到这种进步模式,加上长期重复执行,就能实现长期增长,甚至实现长期加速增长,否则,长期增长虽好,却无法下手。

内核的运用举例:

刘翔通过重复跨栏这个内核,赢得一切;

医生通过重复治好病人并产生口碑这个内核,生意越滚越大;

苹果不断复制iPhone这个内核,终成市值破万亿的伟大公司;

Nike通过授权商标这一个内核,赚得盆满钵满;

败北后的史玉柱用几十万在县城江阴做出脑白金的“最小业务闭环”,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开全国市场;

……

这就是找到内核,并长期执行的威力: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有结果、有积累,并一点点加宽护城河。

3

寻找1英尺高的内核

曾经听一个据说非常厉害的会销人说过他的血泪史,20多岁时,他曾经摸索出一种一场会议收款10万的模式,但成功几场之后,他想要追求更高的交易额,抛弃原有模式,新模式也始终没有探索成功。

他后来反思,如果他当时坚持一场收款10万的模式,只需要半年时间,他就能赚几百万,他并不需要追求难度更高的模式,方法就是:更勤奋一点,原来一周搞两场,现在一天搞两场,不断复制已有的成功模式就行。

这个故事我们姑且怀着借假修真的心态听一听。

说到获得成功,大多数人都本能地追求做成一件大事,但大事对禀赋和运气的要求很高,可重复性太差,因此成功不易,普通人如果抱着这种理念去做事,可以说几乎在一开始就输了。

对普通人而言,更好的方式是:寻找那些更容易成功的小事,把这当做自己的内核,不断重复。

巴菲特说:“我贯注于发现跨步走过的1英尺跨栏,而不是获得越过7英尺跨栏的能力。

在《人生算法》中老愈说:“你必须找到那些可以大规模复制的1英尺高的栏杆,否则一个个去找,太费劲了……我们的难题不在于做好一件大事,而在于找到一堆可重复的小事。”

连老子也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看来顶级高手也是这么思考问题的,这又是一个早已公开的秘密。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里去寻找那些1英尺高的内核呢?

写好一篇爆文;

服务好一个客户;

成交一个客户;

讲好一堂课;

做好一个客户的口碑传播、转介绍;

带好一支3个人的团队;

……

也许在这些简单的事情和动作中,可能蕴藏着1英尺高的成功内核,一旦找到,不断重复,就可能走上积小胜为大胜的长期增长之路。

更精确的把握真相,是做出优质决策和行动的基础,我们进一步拆解“成功内核”,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4

成功内核的两种变体:能力内核和业务内核

成功内核有两个变体:能力内核和业务内核。

能力内核是抽象的,业务内核是能力内核的具体表现。

能力内核的提升在潜能层面让人越走越高,业务内核的提升让人在现实层面越走越高。

它们都满足可复制性和可叠加性两个特点,但能力内核和业务内核有各自对“进步”的定义,因此叠加的方向也不一样。

能力内核强调可迁移性、差异化、稀缺性,业务内核强调大规模复制、大概率、可构成系统(进而构建护城河)。

能力内核和事业内核一般是高度相关的,但有时候也会有较大的分离,就像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一样,出现“价格虚高”的情况,这也是我们有必要区分能力内核和事业内核的原因之一:看重能力内核,能让我们走的更稳、更远。

基于资源的创业、基于机会的创业、基于手艺的创业,三者都有可能成功,但最稳当的还是基于手艺的创业。

区分能力内核和业务内核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实际操作中,它们各自的打磨方式是有差异的。

5

能力内核的打磨

在可重复和可叠加的基础上,能力内核还强调可迁移性、差异化或稀缺性。

能力内核天然具备可叠加性,在一个方向上,技能越多,能力越强,做起事就越轻松,能力越弱,做起相关的事来就越费力,所以,如果不愿意承受练习技能的麻烦,就要承受技能不足带来的麻烦,前一种麻烦是暂时的,后一种麻烦是绵延不断的。

说说可迁移性。

据说不少在华为干了十几年的工程师,一旦离开华为这个体系,甚至连找工作都困难,这就是能力内核可迁移性太差的缘故,他们在华为只负责很小的一块业务,他们的技能在华为体系内可能很重要,但却不是整个社会体系所需要的。

反观很多做销售和带团队厉害的人,他们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困局,因为他们的能力内核的可迁移性足够强。

说说稀缺性。

你可以用多种技能的组合建立稀缺性。

但我认为对于打磨能力内核最有价值的建议还是这条:

只需要在可行的方向挖一口1米宽1000米深井——当你在垂直细分领域做到第一时,周边的资源就会向你集聚——当你用这种态度去对待能力内核时,就会发现原先铁板一块的社会,到处是金矿,处处是生机,挖深井的过程并不容易,但却能确定性的兑换财富。

许多人因为不具备这样的态度和理念,所以看不见、看不深、看不远,当一个本来很有价值的东西到他面前是,他往往也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与其在外面寻寻觅觅,不如沉下心来,深思熟虑的思考一下,自己接下来要打磨的1-3个能力内核究竟是什么?它们满足内核的标准吗?

普通人的逆袭,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有时候说来也简单,习得一项足够值钱的技能,并做到顶级水平就够了。

图片来自得到APP课程:《人生算法》

6

业务内核的打磨

业务内核强调大规模复制、大概率、可构成系统(进而构建护城河)。

和打磨能力内核一样,打磨业务内核的关键也是聚焦。

做规模的关键,不在于放大能力半径,而在于缩小行动半径,降低探索成本,找到能大规模复制的业务内核。

乔布斯是这方面的典范,重返苹果后,乔布斯砍掉了苹果的绝大多数产品线,专注打磨的产品,一张办公桌就能全部摆下。

一个人的能力半径可以很小,但如果他能找到自己的业务内核,照样也能做成比较大的事业。

人和人能力的差别并不会很大,拉开人们事业和财富差距的核心在于业务内核的可复制性和可叠加性。

比如,老干妈,一瓶辣椒酱摆进千家万户,也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比如,樊登读书,核心产品就是樊登本人每周讲一本书,通过互联网这台超级复印机大规模复制,就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值得重点说一下的是,品牌是非常有效的内核之一。

比如,耐克,通过授权它的商标,它以低成本低风险撬动社会资源实现了大规模复制。

比如,可口可乐,即使今天可口可乐的工厂一把火全部毁了,只要品牌还在,明天可以瞬间东山再起。

7

大规模复制内核的科学流程

从内核的角度去看原地打转,分为三种情况:

①没内核没增长。

例如,一个人即没能力,有不思进取,原地踏步就不可避免了。

②没内核乱增长。

例如,一家公司在产品没做好的情况下,就大规模扩张,结果是扩张越快,死得也越快,大规模扩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的浪费。

③有内核无增长。

例如,不少餐饮店,产品和服务都满足内核的要求,但做去做来始终是个小作坊,这与老板的思维和态度息息相关。

三种方式都会让人陷入“锲而不舍地兜圈子”的怪圈。

单单有内核是不够的,还要有增长思维——科学增长流程,这个流程分为三步:“假设-验证-执行”。

这个做事流程科学在哪儿?

科学在如果你严格按照这个流程执行,就能让人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上述让人兜圈子的三个大坑,减少时间成本和经济上的成本,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有效地抓住那些最终可以形成内核的要素,让可复制、可积累的成功之路更稳当。

假设:建立最小闭环,验证是否有社会需求。

目的是以低成本快速试错,尽快摸到内核的轮廓,避免做得越多,错的越多的情况。

验证价值假设最好的方式不是靠人的思辨,也不是靠用户访谈,而是把你的产品或服务拿到市场上去卖,能卖出去,就代表这个价值假设是成立的。

验证:找到大规模持续增长的方法。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不断尝试,通过现实世界的反馈,不断迭代,找到能够导致快速增长的关键点。

执行:主要是设计执行策略,优秀的执行策略往往是分阶段的,因为分阶段增长有诸多好处,例如,在获得自然增长之前,先不做大面积推广,降低产品或技术风险。

这个过程好比先造种子,然后播种出一片森林,步步为营,步步为赢,能让复制的过程更稳、更快。

在《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中,史玉柱说:样板市场快不得,全国市场慢不得。

8

用小内核打造一台大机器

内核可以不止一个,把内核比作零件,有时候,我们可以把一堆小零件组装成一台强悍的机器,获得更大的可重复、可叠加式的增长势能。

亚马逊的飞轮理论,每循环一次,飞轮中的各个要素都得到了增强,这个过程类似滚雪球滚了一圈,也类似爬楼梯上了一个台阶。

我们自己也可以按照相似的思路,打造自己的机器或商业模式:

首先,识别商业模式中的变量;

然后,明确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最后,打造支撑这个机器或体系持久运转下去的关键零件(内核)。

9

不做不能重复的事

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做能重复一辈子的事时,那就可能就是一种信号,代表自己可能走偏了,没有按照复制内核的方式做事,没有走在长期增长的路上。

明确让自己一遍遍归零的事,断绝一切短期行动,只做有长期价值的事,只做能重复的事情,不能重复的事,现在就不做,并且一辈子都不做。

10

万物皆有内核

整个宇宙似乎都以“大道至简”的方式运行,纷繁的现象下往往藏着一个个简单的内核。

大海是水分子这个内核的表象。

各种宏观低速运动是F=ma这个内核的表象。

集成电路、互联网等是“二进制”这个内核的表象。

人类是“基因”这个内核的表象。

原子弹爆炸是“核裂变”这个内核的表象。

智慧是“神经元及其连接”这个内核的表象。

……

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也有其基本的内核,我称之为“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分为理性层面的框架和情绪层面的框架,主观框架和客观环境的互动决定了人一生的轨迹。

不要试图用旧的内核,而想要获得新的结果;不要试图用一个破旧不堪的内核获得非凡的结果。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活,因为一直处于被动的轮回。

每个人都先天带着自己的内核,或好或坏,与其不自知地承受不够好的内核的左右,不如积极主动地改造自己的内核。

先从打造一个“水分子”开始,学会做好一件事,然后获得改变人生的“一以贯之”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做好一件事,学会做成一切事,这件事可以是销售,可以是学英语,可以是写作,可以是踢足球……只要足够用心,你或许会发现它们有着共通的内核。

如果你也因生活的压力陷入过恶性循环,浪费了3年、5年、7年甚至10年的大好时光,因此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很多美好的人,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不要灰心,不要贬低自己,你并不孤独,沉下心来寻找自己的内核,让自己的进步变得可重复、可叠加,在此基础上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往后的路必定越走越轻宽。

就像一个女孩曾对我说的:“没关系,不管是因为事业还是个人问题,其实都有一个阶段,上了正轨都会好的。

深刻认知内核以后,才能更有效的识别和运用内核,这是本文的作用。

祝你找到自己的内核,然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欢迎关注,一起勇猛精进!

精彩文章:

个人发展:任正非、毕加索、孔子的共同战略

个人发展的思维框架之二:挖三口深井

少走5年弯路,走上职业发展正轨?你应该知道这套黄金模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