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史人物 李唐的爱国情怀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9-23

李唐,生于1066年,卒于1150年,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人,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徽、钦二帝被虏,康王赵构被迫南渡,李唐亦随之,一路颠沛流离。逃到临安后,李唐以卖画为生。南宋建立恢复画院后,他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旬。李唐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喜用峭劲的笔墨绘山川雄峻的气势。其晚年删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山石峭立坚硬、立体感强。他的山水画创新意味浓,对南宋画院有着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领航者。李唐的画风师法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人,对后世影响甚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教子图》《清溪渔隐图》《长夏江寺图》《烟寺松风图》等。

作为“南宋四大家”之首的李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画家。李唐的人物画初似李公麟,以方折劲硬著称,内容大多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

《晋文公复国图》,整体尺幅为30.2厘米×1242.2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图绘于北宋末年,描述了晋文公(重耳)被他父亲放逐在外19年后即位复国的故事。全图共分六段,采用连环绘图的形式进行描绘,晋文公的形象多次出现,每段都有树石、车马、房屋作配景。所绘人物形象各具神态,文公的雍容庄重、侍臣的恭敬、武士的威严、仕女的秀雅以及仆役的畏怯等,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生动、栩栩如生。整个横幅图式处理得疏密有致,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轻重富于变化,恰到好处。图中人物的服饰尽可能还原了春秋时的模样。康王赵构的经历与重耳类似,所以图中以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左傅》作暗景,目的是激发南宋君臣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忍辱负重、为复国雪耻而努力,这种隐喻可谓饱含深情、用心良苦。可惜的是赵构不是重耳,他不听劝阻,也没有复国的决心与愿望,甚至为了贪图个人享乐和一己之私,甘愿偏安一隅,更不惜谋害忠良,重用奸佞之臣。

《采薇图》(见下图),绢本,淡设色,纵27.5厘米,横90.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描绘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本是殷商时诸侯国孤竹国君主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继位。姬发即位后要兴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借机造反、讨伐君王的行为不妥,属大逆不道,于是拦住马头进行谏阻。周武王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兴兵灭殷后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自然成了西周的子民。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他们从此居然不吃从周朝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粮食,而是隐居于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内),以采撷野菜充饥。长此以往身体肯定受不住,最后他们饿死在山里。临死前,二人作了一首《采薇歌》,以表达“不食周粟”的坚定信念和顽强品格。《采薇图》即细腻逼真地刻画了伯夷、叔齐不吃周粟、宁死不屈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图中两人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上身前倾,虔诚谦卑,似乎表示愿意相随。两人面容清癯、身体瘦弱,可以看出由于长期生活在野外、以野菜充饥,肉体受到了巨大的折磨与损耗。

画史人物 李唐的爱国情怀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靖康之难”后北宋王朝被金人所灭,值得庆幸的是李唐在被押往金国的途中设法逃了出来。他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南下,跟随康王赵构的大队人马,一直漂泊于扬州、绍兴、宁波等地,直至1132年才到临安安定下来。可是刚到临安,举目无亲,李唐只能在街头靠卖画度日,境况十分的艰难,于是他写诗慨叹道:“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后被朝中太尉邵宏渊发现,立即向宋高宗赵构禀告。赵构知道李唐是个难得的绘画人才,便召他入宫。李唐进入画院时已年近八旬,因为他画名显赫,画院中的后学莫不以他唯马首是瞻,故其很快成了当时画坛的领袖人物。

李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述《晋文公复国图》和《采薇图》,借古讽今,这在当时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这一方面表明了李唐心系故土、爱国爱民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表明他谴责投降、变节的卖国行径。由此,我们不得不为李唐这种爱国情怀所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