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为什么要精临》推文中,我们说了精临的重要性,今天古茶将为全国书法爱好者们分享读帖的方法论问题,相信大家通过本系列推文,会很快变成读帖高手。而读帖准确,才是临好帖的前提条件。 在日常与全国各地书友交流中,发现大家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没有实现由眼到心的转化 没有把字帖的信息内化到自己心里 这个内化的能力没有锻炼出来 读帖不深入,不系统 缺乏理解性读帖 '三分读,一分临'。既然读帖是临帖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么怎么去读帖呢?网上有很多文章,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句句都有道理,但是很多方法还是需要实例来表达的,今天的读帖系列图解,将由浅入深帮助大家建立科学全面的读帖能力。内容较多,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耐心的读下去,因为每一句话每一张图都是干货分享,而且一定要不定期反复读,才能让读帖方法了然于心。 下面以楷书为例。为大家进行系统讲解。读帖是一个先整体后局部,先框架后细节的过程。逐步从结构、笔画关系、笔画细节,点画轻重、布白疏密等把一个字读透读通,而字与字之间关系以及章法布局其实就是单字精读的一个延伸,方法是一样的。 结构是什么?狭义的结构就是笔画单勾行成的整体字势。 而实际上结构是囊括了整体字势,疏密分区,结合方式,重心分配等多元素内容。这个必须由浅入深,才能把握全面。 是不是很简单? 看一下字的大体轮廓, 明确上下左右四个极点, 这是第一步要做的。 第一步做完了,我们开始第二步。 给字进行疏密松紧的分区规划。 大字势和松紧分区介绍到这里, 是不是感觉读帖越来越具体, 越来越有法可循? 后面的会越来越深化, 小伙伴们不可以分神啊! 独体字相对直观, 而几部分组合的字读帖的侧重点就更多了。 下面以左右结构的字为例, 分享给大家如何读透组合字。 ![]() ![]() ![]() 上面三图以左右结构为例, 说明一下两部分宽窄的不同处理。 实际上左右结合还有好多种视角去考量。 ![]() ![]() ![]() 以上是左右等长的几种情况, 而左右不等长的情况, 结合方法就变化更多了。 ![]() ![]() ![]() ![]() ![]()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黄自元的《楷书结构九十二法》。'九十二法'只是说明了一些典型的结合方法,但对于众多历史书家不断创新行成的博大精深个性化很强的书体结构,九十二法其实是很不够的。所以我主张读帖根植所学碑帖实际,逐字分析,规律性的东西一定程度一定阶段或许能让我们把一个字写的好看一些,但写出变化,写出灵气,写出思想与高度,还是要破除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在书法道路上走的更远。 下来我们就要例举一些灵活性很强的结构构成,大家看是不是字会变的更精彩了? ![]() ![]() ![]() 有没有感觉这些字特别的不守规矩? 但没有它们, 经典碑帖也会黯然失色。 好啦,小伙伴们, 结构部分的读帖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字的结合还有上下,上中下,左中右,全包围,半包围 等很多结合方式。但读帖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深读经典碑帖,感受古人思想,一旦与古圣先贤灵魂契合,您会发现,貌似冰冷的碑帖,早已升腾起亲和的温度!按影描形虽不易,但也只是小技,每一个字都是书家人生智慧的真实写照。请继续关注本系列推文并多多转发,下期内容更精彩。 欢迎加入qq公益群获取更多详情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入门群: 快来与我们一起写作业吧 可以免费批改的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