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神奇的艾灸疗法!很多人没用过,但效果却堪称神奇

 贾通才书法 2019-09-24

不少畏寒怕冷肾阳虚的人、中老年人早就开始了温补阳气的艾灸保健法。可是,有人艾灸后没有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

你可以来个升级版的大补肾阳的灸法——隔附子饼灸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主治: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黑附子、白附子磨成粉末做隔附子饼灸均可,作用差别不大。


隔附子饼灸——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

  • 古人在灸治时,附子多选用成熟者加以炮制后使用,且常以酽酢(指味汁浓厚的醋)或童便浸过。如唐·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崔氏疗耳聋、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酽酢渍之二宿,令润彻,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壮,令气通耳中即差。”

  • 清·顾世澄的《疡医大全》提到:“用附子制过者,以童便浸透,切作二、三分厚,安疮上,着艾灸之。”以治疮久成瘘。

  • 除用附子片灸外,古人还采用将附子研末制成附子饼进行灸疗。如明·薛已《外科发挥》记载,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

  • 明·汪机《外科理例》说得更为明确:“附子为末,唾津和为饼,如三钱厚,安疮上,以艾炷灸之。”

现在,多为附子粉 + 黄酒调和做饼,针扎数孔后置于穴位上,搓好艾绒后置于附子饼上点燃即可。隔附子饼灸,是更为温热的艾灸方法,大补肾阳、祛除寒邪,适宜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及疮疡久溃不敛、指端麻木等病证。近年来又用以治疗痛经、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隔附子饼灸神阙和关元,可以有效缓解肾阳虚的各种症状。

问:为什么少有人做隔附子饼灸

附子含有乌头碱,有毒,若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被灸者和医者口唇鼻痒、咽痛、胸闷、恶心、腹痛、四肢微麻等中毒症状。一般都发生于连续施灸时间长、药饼较大、室内不通风的环境下,但停灸后症状大多可逐渐缓解乃至消失。

所以,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且需在医务人员指导监视下进行,初次体验附子饼灸时要量小,没有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的话可以再适当加大施灸量。附子辛温大热,所以阴盛火旺及过敏体质者、孕妇均禁用附子饼灸。

 戳原文,选购艾灸用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