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你经常说的话,很可能会成为你的生命预言和命运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也就被改写了”。潜意识在很多时候,似乎都在引导着我们的命运,只不过不被我们察觉罢了。

我在文章《心理学家:你的口头禅早已决定了你的命运》中曾经提到过,口头禅可以认为是一个人潜意识的延伸,一个人的口头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的行为,所谓口头禅会成为一个人的生命预言和命运,其实是言语和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

下面,请先仔细回忆下你以及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平时最爱说的话是什么?你会发现,人以群分,同一类人平时的口头禅都是类似的。
比如,那些经常将“你觉得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人缘较好;而经常说“你帮我吧”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缺乏责任心;有的人经常说“是不是”、“可不可以”,这类人普遍更懂得人情世故、更有内涵;那些性格单纯耿直的人经常说的话是“我不清楚”。
“信念”与“期望”
为什么说一个人经常说的话会成为其生命预言和命运呢,其实和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密切相关。“自我实现的预言”也被称作“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即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行事。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现象“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就是典型的自证预言。当年,罗森塔尔正在进行了一项纵向追踪调查,试图探究管理方式与工人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令人感到意外的结果,观察期间,工人们的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对自我行为有了更高的期望,人们会表现出了期望中的样子,这便是经典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人生道路,当我们把一些话语挂在嘴边时,这些言语慢慢的会成为我们的信念,在心中根深蒂固。这些“信念”与“期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形成具有个人色彩的“认知风格”与“行为模式”
不仅如此,当期望建立之后,我们会无意识地在生活中收集很多能够印证自己期望的事实信息。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注意力偏差”,我们会自动忽略掉那些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实信息。
比如,当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每当出色的完成的某项任务后,你都会强化这个信念,坚信自己就是很聪明,而当你在某些时候事情上出现了失误,由于这和你的自我期望不符合,你会主动忽略掉这些信息,并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他人或环境的错误。

“自动思维”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认知流派中,强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方式、行为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以心理认知为中介的。比如,我们的信念、思维与人格特质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行为的表现,当我们无论做何种事时,都会受到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套自我的做事风格,也正是这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例如,你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常常把“糟糕”这个词挂在嘴边,不论是在完成工作任务,还是朋友出去聚会,稍微有点不顺心的事,你就会说“这真是太糟糕了…” 渐渐的,这句话会成为你的口头禅,成为你自动思维的一部分。
每当你做什么事的时候,这种“自动思维”就会弹出来,影响你进一步的决策与行为。当你觉得什么事都很糟糕时,你会更倾向于放弃、逃避,并伴随大量消极情绪。从这个角度看,你经常说的话,很可能会成为你的生命预言,最终决定你的个人命运。

“主导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不同情境中的所有事物。并且,持续时间很久,可以长达几个月。而我们经常说的话,会形成一种自我心理暗示,进而影响到主观心境。
比如,你经常向他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会形成一种悲观的心境,让你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打不起精神。久而久之,你的人生就是悲观无助,充满绝望感的。
综上所述,所谓你经常说的话,很可能会成为你的生命预言和命运,强调的是自我期待、自动思维、心境对行为和命运的影响。
- The End -
作者 | 张田田、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认知心理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