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篆刻》第27期 印坛中坚——李旭东

 攸州刀郎 2019-09-24

李旭东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收入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千诗碑、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文联、福建省三明市美术馆。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李旭东集古篆书五十品》,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李旭东篆刻选集》。

作品入展、获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二○○九年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

二○○九年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兰亭新人展

二○一○年全国首届篆书展

二○一一年『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二○一一年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

二○一二年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二○一二年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二○一二年全国第三届隶书作品展

二○一三年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二○一三年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作品展

二○一四年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

二○一五年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二○一七年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


西泠印社主办

二○○四年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艺术评展

二○○五年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印大展

二○○五年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

二○○六年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

二○○六年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艺术节中国楹联书法展

二○○八年『百年西泠·西湖 风』国际篆刻主题创作展

二○一○年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

二○一二年『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诗书画印大展

二○一八年第二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篆刻大赛


获福建省政府、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奖项

二○一四年福建省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

二○一四年『八闽丹青奖』首届福建省美术书法双年展书法金奖

二○一七年『八闽丹青奖』第二届福建省美术书法双年展书法金奖提名


且留佳句未须吟
——李旭东书法纂刻
□ 李刚田


《李旭东集古篆书五十品》出版,可喜可贺!这是他在前人遗存基础上创造性的艺术劳动成果,表现着他的创作技法与才情,也体现着他的创作理念。

首先,他的这本集子所持的是书法创作立场,而不是古文字学的立场。他以艺术创作视角对古代文字遗存取用与变化,追求书法艺术美是他的第一原则。站在书法美的立场在无数的古文字遗存中选取他认为美的字形来组合成篇,从而打破了取用古代篆书素材不同时代之间的悬隔,打破不同金石铭文篆书因地域不同、书手不同、制作方法及载体、材质不同而形成风格各异之间的壁垒,唯美是用、唯书法创作是用、唯我是用。

如何把讨得的千家米煮成一锅粥,也就是如何把许许多多时代不同、风格形式不同的古代篆书素材变化统一,用一种艺术语言来表现,是摆在旭东面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本集子编排特点是左面录存所集古代篆书的原型,右面是作者以所集篆书原型为素材而进行的独立书法创作。在二者相互比较之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依托古人而变化出新的。在篆法结构上,他把不同时代、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篆书在西周中期成熟金文的基础使之统一。从他的五十幅创作中,可以看到楚简帛书的写法,也可以看到战国金文乃至小篆、汉篆的写法,有金文大器的篆书,也有泉币玺印篆法杂糅其中,等等。一切都能融化在金文基调中使之浑融无迹。在用笔上,他把原范本中的千年烂铜及斑驳石花的形质转化为毛笔在宣纸上的自然书写,以“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的丰富变化取代金属铸造、刀刻斧凿的金石文字原型。他用笔不是传统二王尺牍中“八面出锋”的笔法,也不用清道人为求“金石意”的颤抖行笔,而是在顺势而行中求自然变化,其点画在流动婉通中有苍涩感。这种用笔是旭东临池实践中逐渐找到的一种表现语言。客观上是当下“展览时代”在重表现、重个性化的潮流中作者们相互感染陶冶所致,是个人审美选择,又是时代趋势使之然。

观李旭东书法篆刻,并不仅仅在于对作者创作技法与形式的欣赏,重要的是从他汲古求新的创作理念及创作方法中求得借鉴与启发。但倘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恐怕也正在于斯。这种站在书法艺术创作立场上对古代遗存的剪裁取舍、变化出新,古文字学界未必能认同,对具体字的取用变化不同的书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如有异见与争议是正常的,当代书法艺术正是在多方探索与百家争鸣中、在碰撞与融合中创新推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