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红灯要硬闯 2019-09-24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 题/元和中兴——大唐王朝的"回光返照"
  • 文/梦窗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唐宪宗是一个比较传奇的皇帝,在他的强势领导之下,终于结束了唐朝"安史之乱"所造成的藩镇割据、四分五裂的局面,更在此基础上收回了各藩镇所拥有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领导,而他还打压了宦官集团所具有的权力和地位,而这个时候的唐王朝慢慢具有了中兴之像,故被称为"元和中兴"。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作为、有理想和抱负的皇帝,却在自己的晚年时候迷恋上了修仙、长生不老等迷信的深渊。

随着开始服用大量的丹药以求长生,可没想到正是丹毒摧毁了宪宗的身体,也将唐王朝拉入了另一个深渊。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加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是一个历史的必然结果

一、年少睿智成名,“我是第三天子”

公元778年也就是大历十三年二月,庄宪皇后王氏生下宪宗李纯,宪宗自幼聪慧过人,加上其皇长孙的身份,所以从小便深得其祖父唐德宗李适的喜爱。

而在其幼年期间还有一个"第三天子"的故事,足以证明其聪慧无比。

一天,德宗皇帝抱着李纯在花园里玩耍,这时德宗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和我在一起呢",而李纯则天真的答道,"我是第三天子啊"。

德宗听后暗暗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么多,不禁对李纯就更加的重视起来,从这一回答其实也可以看出李纯的内心是非常自信的,相信自己以后一定可以继承大统。

正是这份自信和聪慧使得李纯从小就深得德宗和顺宗皇帝的喜爱,但是慢慢长大的李纯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周边兄弟的压力,皇位不是那么好继承的。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宪宗皇帝李纯

就我们来看,李纯虽然贵为嫡长孙,但是在到处都是一片疮痍的大唐,宫廷之中照样是危机四伏,又有多少皇子能够凭借嫡子身份顺利的登上皇位呢?

十六王院的王爷们虎视眈眈,都盯着顺宗的皇位,可身为嫡长孙的李纯又有多少机会能够抢得过那些王爷们呢?

慢慢的李纯也开始焦虑起来,可是好在万事不负有心人。

公元815年,在一群宦官的威逼之下,顺宗皇帝被迫退位,当起了太上皇,而27岁的李纯则被宦官们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大唐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唐宪宗。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二、登上皇位,初显头角

27岁继位的宪宗皇帝,正是年轻有作为的时候,他才不会甘心当宦官集团的傀儡,所以刚登基的宪宗便开始打压顺宗时期的王叔文集团。

之所以这么着急的想要处理"二王八司马",主要是宪宗皇帝想要夺回自己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

而在宪宗皇帝集中权力之后,李纯也开始着自己接下来的整治方向,那就是解决危害大唐已久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而他的理想也是能够重振大唐的威望,中兴大唐,而在那时的大唐,中央政府要钱没钱,要权没权,有的藩镇已成为一个一个的独立王国,中兴谈何容易?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二王八司马"

在解决藩镇问题之前,宪宗也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对于藩镇割据的问题,战争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手段。

而为了能够支撑的起藩镇战争,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解决财政问题,将皇帝的私有财产转为公有,由国家统一管理;

其次任命李巽为盐铁转运使,通过对盐铁财务的整顿来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

除了这两项措施以外,宪宗还下旨改革赋税制度,一方面将送使钱物收回财政,另一方面规定各地政府所需费用从当地使府所在州的税收中支取。

这样以来,不仅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也使得国库逐渐充盈起来。

除此以外,宪宗皇帝还提倡节俭节约,并下旨罢黜四方进贡,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元和时期的藩镇割据图示

三、削藩先打出头鸟

经过元和初期的一系列措施,大唐的国力慢慢充实起来了,这时唐宪宗内心的熊熊火焰燃了起来,宪宗的心中理想慢慢就开始蠢蠢欲动了,一场大的变革悄然在元和年间拉开了帷幕。

当皇帝有了钱,有了兵,就可以开始搞事情了。

最先落入皇帝眼中的是西川地区,西川节度使韦皋在宪宗登基后不久暴病而亡,而这时节度副使刘辟先斩后奏要求中央政府封其为新任节度使。

面对这种局面,宪宗皇帝欲擒故纵,先用高官厚禄稳住了刘辟,而后等到刘辟胃口更大且放松警惕的时候,宪宗李纯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力排众议,决定出兵讨伐刘辟。

公元806年,宪宗皇帝颁布了《讨刘辟诏》,下旨率唐朝大军前往西川平叛。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节度使版图——藩镇成了大唐的难题

而经过安史之乱的摧残,虽然唐朝的战力、财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可随着宪宗皇帝的财政改革的稳步推进,唐朝的财政状况明显好转,于是宪宗便有了出兵的资本。

这次发大军对西川节度使进行征讨,一方面是参与平叛,将西川的统治权收回中央,另一方面,便是给其他的节度使以威慑,告知他们中央的实力和决心。

在唐军摧枯拉朽般的进攻中,刘辟的西川军节节败退,无奈之下,最终只能带领自己的残兵败将逃往吐蕃去以寻求庇护,可是令刘辟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到达吐蕃,便被朝廷的军队活捉,随后被押往长安问罪,最后被斩首示众。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唐朝军队彩绘图

四、削藩以强集权 三镇除其一

在迅速的收回西川的管理权以后,以此同时,唐宪宗又马不停蹄的去征伐夏绥节度使,与西川的情况相同,韩全义想将自己的节度使之位传给自己的外甥杨惠琳。

面对这种情况,宪宗皇帝势必不会同意他的请求,于是杨惠琳召集部下举兵自立,以此来抵抗朝廷的诏令。

对于杨惠琳的大胆举动,宪宗皇帝立马调兵进行讨伐,可是就在发兵后不久,夏州就发生了叛乱,杨惠琳被杀,朝廷也收回了夏州的管理权。

随着朝廷针对西川、夏州行动的连连胜利,各大节度使也对中央政府的实力产生了畏惧,于是,各大节度使都纷纷上表,表明听从朝廷的命令和安排。

可是万万没想到,有些节度使表面服从,背地里还是对朝廷的政令不理不睬,而河北三大自治镇之一的成德镇节度使王承宗就是之一。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壁画中的唐朝军队

原来,河北诸镇问题一直是埋藏在宪宗皇帝心中的一块儿心病。

在唐朝中后期的藩镇中,河北诸镇,如成德、魏博、淄青三镇,都是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

这三镇往往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对于朝廷的政令不理不睬,而且三镇还沿袭了子承父业的传统,所以河北诸镇更是问题重重,可随着对其他节度使的战争节节胜利,宪宗也下定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决心,于是一个机会到来了。

在808年,成德镇节度使王士真病逝,他的儿子王承宗继承了官位。

可是王承宗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属于非法继位,可要是放在宪宗之前的皇帝,这种事情其实就是心知肚明的事儿。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现在的唐朝廷力量不同以往,宪宗是不允许有任何叛乱的(图片仅供参考)

可是现在的宪宗皇帝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疾啊,刚刚平定了多场叛乱正想找个机会收拾一下河北诸镇,瞌睡了就有人递了枕头,贴心啊。

于是宪宗皇帝要求王承宗放弃藩镇节度使世袭制的陋习,并且交出成德镇下面的两个州给中央才肯颁布诏书正式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

面对这样苛刻的条件,王承宗肯定不会答应,于是双方于公元809年爆发战争。

不过这次的讨伐并不像之前的两次那么势如破竹,由于朝廷的大军是由河东、义武、卢龙、横海、魏博、昭义等六镇兵马抽调而来,缺乏统一的调度,加上唐宪宗又任命才能平庸且缺乏经验的宦官吐突承璀担任主帅,最终导致20万唐军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攻击效果。

而王承宗也没有任何实力杀入长安逼迫宪宗皇帝就范,于是到了第二年,中央军和承德军就双双退出了战场,而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成德镇表面上依附于中央政府的统治,可是宪宗皇帝知道成德仍然是一块必须要解决的心病。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致力于削藩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刺

五、藩镇归顺,大唐荣光再现

对于魏博镇的处理就相对容易得多,老节度使田季安病死,而老田的部下各方作乱,田季安的儿子根本无法掌控局面,于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魏博镇在宪宗皇帝的支持下做了田兴的嫁衣,就这样魏博也归顺了中央。

接下来就是针对于淮西的战役了,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逝,他的儿子吴元济和王承宗一样继承了父亲的官位,要求朝廷给予他正式的任命。

势在必得的宪宗皇帝直接拒绝了吴元济的要求,而宪宗的目的就是彻底逼反吴元济,将淮西镇的控制权收归中央,而如果说原因,宪宗皇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方面吴元济的势力周围全都是效忠于朝廷的藩镇势力;

另一方面淮西镇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比较独立的状态,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影响着大唐帝国的漕运事业,所以对于淮西镇,宪宗皇帝是必须要收复的。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雪夜取蔡州,活捉吴元济

果不其然,在公元815年,吴元济彻底反了,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也在次年宣布支持吴元济的叛乱。

唐宪宗当机立断任命宰相裴度主持平叛事务并兼任彰义节度使。

裴度率禁军奔赴淮西并与唐邓节度使李愬等集中优势兵力和所有的资源,大举进攻吴元济,经过雪夜下蔡州,李愬率军进入了蔡州城,吴元济猝不及防,只得束手就擒。

公元817年吴元济被斩于长安。公元818年,朝廷正式宣布淮西镇被撤销。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宪宗, 裴度、 李愬三人简笔画形象

由于淮西军迅速瓦解,成德军独木难支,王承宗自料难以与朝廷大军相抗衡,乘着还没彻底撕破脸皮,赶紧送自己两个儿子去长安当人质,表示归降之意。

而这时唐宪宗也考虑到远征之师已经疲惫不堪,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接受了王承宗的降表,依然任命他做成德节度使。820年王承宗病逝,他的弟弟王承元上表归顺朝廷。

在宪宗皇帝的多年努力下,"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割据而分崩离析的唐王朝基本归于统一,而宪宗皇帝也被史学家称为"安史之乱"后唐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蔡州之战解决了唐王朝的藩镇问题

六、宪宗暴毙,死因成迷

在宪宗皇帝执政的这一段时期里,经济情况得以好转,多年未解决的藩镇割据问题也因为宪宗的果决而得以统一,所出现的天下一统的局面和德宗、顺宗时期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这一中兴局面,也在历史上被称为"元和中兴"。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元和中兴为大唐再续一个繁华

但是,宪宗皇帝和其他皇帝一样,在宗教上迷信道教与佛教,希望能够通过佛教来减轻自己发动战争的罪恶,也希望通过道教的丹药来使自己长生不老。

在对待佛教上,宪宗皇帝在晚年到了异常痴迷的地步,"法门寺迎佛骨"就是宪宗皇帝痴迷供奉,以至于形成举国礼佛施舍奉养的潮流。

为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还写了《论佛骨表》以表达自己对于举国礼佛的不满。

除了对于佛教有这么痴迷以外,对于道教而言,宪宗皇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晚年,宪宗皇帝对于神仙和长生不老之术就特别着迷,为此还广招术士,道士为自己炼制丹药,而长时间的服用丹药也让宪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终日浑身燥热、焦渴难耐。

到了最后宪宗皇帝连正常的上朝都无法进行,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皇帝崩逝,被葬于景陵。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景陵

宪宗皇帝在位十五年,虽然有过不少的过失和弊病,但其每日勤勉于政事,与朝廷之能臣共同缔造了大唐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正是因为元和中兴的出现,使得大唐的旗帜重新飘扬于全国大地,也使得大唐的唐祚得以绵延了一个世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