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分外科医生的“罕见”思维!

 zhaozhaozhao3 2019-09-24

24

星期二

2019年9月

善良是一种信仰,

专业是一种习惯!

多医生喜欢分享自己碰到的疑难杂症或是解剖变异,有些的确让你眼前一亮,有些就只能呵呵了!

记得曾经有一个同道,是一个超级学霸,案头堆积的医学丛书说有几丈高丝毫都不夸张,单单一个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他都可以细数出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这样烦恼就来了,如何才能短时间把阑尾炎这个常见病、多发病从几百种干扰疾病中分割开来呢?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知识的匮乏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对于阑尾炎,我们普通医生通常都是停留在输尿管结石、女性和妇科疾病鉴别、老年人要警惕肿瘤的层面吧!

至于盆腔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妇科医生会判断的。

鉴别诊断如此,外科手术的解剖变异更是如此!

为啥那么多的疑难杂症和解剖变异都让你一个人碰到了?而且天天碰、月月碰,年年碰,只要是你遇到的手术都是解剖变异,都是极度复杂,都是都有超乎常人的!

难到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都是你的病人?

而且这样的医生还不在少数,这个问题恐怕要仔细分析一下了,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遇到什么的问题了,而是临床思维出现了问题。

解剖变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给外科手术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外科手术的魅力,围棋有言:“千古无同局”,手术过程也差不多,即使是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都不一样。

那么就没有规律可言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体解剖学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几乎已经从动物解剖的粗略探讨过度到了系统的人体解剖,这极大地促成了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走进了腹腔镜直视化手术的时代,你可以通过认真细致的解剖寻找到每一根血管和神经的来龙去脉,有些部位的解剖有许多种变异的组合,有些部位则相对恒定。

变异最多的莫过于右半结肠手术中henle干的解剖,上海瑞金医院的冯波教授贴切的将之比喻为“指纹”,可见其变异的普遍性,这也增加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的无穷魅力。

而且这种变异和人种竟然还有关系!

两年前参加俄罗斯结直肠年会,会上演示的日本专家耗时一个小时竟然没能找到回结肠动脉,要知道我们的意识中这根血管是恒定存在的,后来现场主持的俄罗斯专家忍不住提醒了一下,高加索地区的人有时候回结肠动脉是缺如的!

哎,鬼子总是玩不过老毛子,你咋就不早说呢!

话又说回来,作为东方人种的国人,动不动就说这根血管缺如就有点那个了,可能你会遇到缺如的病人,到绝对不会经常遇到。

同理,有人也经常会说肠系膜下动脉缺如一样。

我只是回答他一句话:“你确认你真见到腹主动脉了?”

你在髂血管平面努力寻找IMA岂不是天方夜谭?

还是奉劝大家一句:“做学问还是要精益求精!”

不要弄得和被害妄想一样,满天飞的都是解剖变异……

你没见到的事情不代表没发生过,你找不到的解剖结构不代表人家身上没长!

蟹黄派工作室

以爱与专业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