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课堂,历史中流淌;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文字的萌芽、礼器的出现、大型礼仪建筑与城堡的兴建,中国社会分化加剧,许多地区出现了有如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社会形态由简单的平等社会发展到了复杂的分层社会,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演变格局和发展趋势。最终,中原地区在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最先步入文明。从步入文明门槛之日起,4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其中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属于奴隶社会,之后开始步入封建社会。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隋唐五代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纵观中国历史,夏商之后关于历朝历代的记载相对清晰,也能够达成普遍共识,而对于夏商以前的记载就要模糊的多,三皇五帝的故事尽管深入人心,但有效的证据总是不多,至于三皇五帝到底是何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不同版本的记述也未能统一,而且这些人物,大多具有半人半神属性,事迹和神话杂糅在一起。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三皇五帝的故事,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尚书》、《礼记》、《左传》、《列子》、《庄子》、《楚辞》、《国语》、《纬书集成》、《吕氏春秋》、《山海经》、《楚帛书》、《淮南子》、《史记》、《水经注》等古老典籍中发现,描述了人类如何学会使用语言、如何懂得用火、如何开始筑巢架屋、如何与动物发生区隔等问题,这些传说,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对于自身起源的探索,是一种世界秩序与规则的开始,虽然掺杂着神话,但是与单纯的神话有着根本区别,因其系口耳相传,失实之处在所难免,却也包含了一定真实历史的痕迹。某种程度而言,这些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在三皇五帝中,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而且基本确定,那就是黄帝,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史记》称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擒杀了蚩尤,降伏了炎帝,统一了中原各部落,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黄帝的父亲是少典,少典的祖先为燧人氏,又称燧皇,上古时代燧明国人,华胥氏之夫,伏羲女娲的父亲,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
(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皇后)—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鲧曾—鲧祖—鲧父—鲧—禹(夏朝开国君主)—姒启(夏启)—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皇后)—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夒或姬夔)—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振)—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示壬)—主癸(示癸)—商太祖成汤(商朝开国君主)—太丁、外丙、仲壬(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皇后)—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弃(史称后稷,本名姬弃)—不窋(kū)—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周太王(又称古公亶父,本名姬亶)—周王季(也称季历,本名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皇后)—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尧—丹朱(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皇后)—少典—黄帝—少昊—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中国首位皇帝) 从三皇五帝再往上上溯,就涉及世界起源的问题,宇宙是如何从混沌初开演进到秩序规则的,每一种文明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中国的创世时代,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的,具有明显的神话色彩。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至盘古再往上溯,宇宙到达最初的原点:天地浑沌如鸡子。在处理宇宙起源和中国人起源的问题上,神话虽然不尽不实,但是相比于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还是多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