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司马炎到司马睿,一统三国的司马家族是如何沦为士族傀儡的

 松竹同音 2019-09-24

丨公元269年,司马炎灭吴,统一三国

关注『一起看地图』,用地图看世界



晋朝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历经数十年,呕心沥血建立基业,最终由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起来的朝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历血与火淬炼的王朝,从建立伊始便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命运多舛的王朝之一。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王朝,仅仅存续37年便灭亡

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三国,然而仅仅37年后,西晋便在八王之乱和胡人叛乱中迅速陨落。永嘉南渡,琅琊王司马睿重拾晋室,建立东晋,却只能偏南江南,难成伟业,更被王氏家族把持朝政,开国皇帝轮为士族门阀的傀儡,忧郁而终。
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为何走到这般光景?又如问题所提,司马睿为何被权臣气死?究其主要原因可总结为皇室衰落,士族崛起两方面。

(一)司马炎与八王之乱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成功灭亡了东吴,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动荡局面,死后得谥号晋武帝,还是颇有能力的,但也犯下三个致命错误,引发八王之乱,成为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

△司马昭长子司马炎
  • 错误一:分封宗室
三国中最强的曹魏到了曹睿时期,随着曹仁、曹真、曹休等一二代曹魏宗室先后逝世,宗室人才不济,又受中央弹压,力量开始衰弱。等曹睿死后,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逐渐走向权利中央,司马懿在高平陵事变后,将曹魏政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鸠占鹊巢,司马篡魏由此开始。

△231年曹真去世,跟随曹操打江山的功勋殒命待尽

司马炎建立西晋之时,吸取了曹魏宗室羸弱的教训,开始分封宗室亲王,并赋予藩王很大的权力,以期望在国家危难之际,宗室可以成为国家依仗。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藩王在封国内的军事、财政、人事的权力还有限制,因此多数藩王都不愿意去封国就任,反而留在京城,争夺朝廷中枢大权。

司马炎毕竟称晋武帝,还没有藩王敢挑战皇帝的权威,可司马炎死后,历史上著名的“智障皇帝”司马哀即位,大封诸侯的危害开始显现。失去皇权压制的藩王,权力迅速膨胀,一个藩国甚至可以拉出一二十万的军队,为争夺无上权力,藩王之间互相攻伐,掀起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 错误二:选错皇位继承人
前面说过,司马炎死后,由他的傻儿子司马哀即位,司马炎难道不知道他儿子是傻子吗,为什么还把皇位传给司马衷?

△“何不食肉糜”成司马衷千古名言

事实上,司马炎也知道司马衷“非比寻常”,可司马衷生的早,占了嫡长子的位置,嫡长子继承制可是从周朝开始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制度,当然更重要是的下面这四个人,成为司马炎钦定司马衷的关键。
第一个人物是司马衷生母,皇后杨芷。杨芷出生于弘农杨氏,是当时最强的几个氏族之一,无论在士人阶级,还是朝堂之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果司马哀将来继承大统,弘农杨氏的权势将更进一步,因此皇后杨芷是司马位坚定支持者。、
第二个人物是太子妃,贾充的二女儿贾南风。贾充何许人也,西晋的开国功臣之一。贾充不仅帮助司马家族平定了淮南两次叛乱,更是在篡魏过程中,亲自指导杀害魏帝曹髦,立下大功,贾充也因此位列西晋三公之一。身为太子妃的贾南风,以及背后的贾充也不会允许皇位从自己手上溜走。

△贾南风相貌不堪,被称为丑皇后,似乎也印证了丑人多作怪的俗语

第三个人物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yù)。司马衷虽然智力不足,但却生了个聪明的儿子,深受司马炎喜爱。司马炎正式看中了司马遹,死亡皇位能从司马哀平稳过渡到司马遹手上,这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好方法。
最后一个人物是司马攸。当年司马懿将创立的基业传给了长子司马师,但司马师没有儿子,因此司马昭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从血缘上说,司马攸和司马炎还算是亲兄弟。司马师掌权没几年便死了,司马昭趁机夺得权势,并最终由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建立西晋。
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司马衷是傻子的时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立马被抬到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太子的热门人选,得到众多大臣的支持。然而,司马炎更希望皇位在能留在自己的儿子的手中,因此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廷,打发他回齐国就封,司马攸抑郁成疾,回齐国途中,吐血身亡。
  • 第三个错误,选错辅政大臣
前面说到,司马衷存在智力问题,因此在辅政大臣的选择上格外重要。司马炎考虑再三,选择了杨芷的父亲杨俊和四叔司马亮作为辅政大臣,一个宗亲一个外戚似乎是不错的搭配。但司马炎死后,因为司马亮胆小怕事,被杨俊解了权,杨俊成为唯一的辅政大臣,权倾朝野。

八王之乱

从太子妃升为皇后的贾南风也是一个狠角色,眼看着杨俊耀武扬威,贾南风联合皇宫禁军和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将杨俊诛杀,灭门三族,八王之乱由此拉开。

△参与PK的八位藩王
八王之乱(公元291-306年)持续了16年,参与皇位争夺的八王中,除东海王司马越外全部殒命。这场动乱不仅使刚一统天下的西晋迅速崩溃,司马家族权威尽失,更直接导致了长期被压制的胡人趁乱崛起,引发五胡乱华大混乱局面。

(二)司马睿与东晋

司马睿承袭琅琊王,在八王之乱中,站在了东海王司马越一方,免于被清算。司马越掌权后,将司马睿派往江南扬州,成为后来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的契机。

△晋元帝 司马睿

公元307年,司马衷死后,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年号永嘉。八王之乱虽然平定,但实力大损的西晋再也抵挡不住胡人的南下,北方局势一片糜烂。永嘉五年,匈奴人攻破西晋都城洛阳,俘虏晋怀帝,屠杀城中士民三万多人,被后世称为“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北方地区经过五胡十六国最终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与东晋南北割据,图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永嘉七年,晋怀帝死后,司马邺在长安即位,即晋愍(mǐn)帝。公元317年,匈奴人再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
而此时远在江南的司马睿,获悉晋愍帝投降后,在士族大臣的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晋王,建立东晋。次年,晋愍帝身亡的消息传到建康,司马睿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

(三)憋屈的开国皇帝

东汉末年,孙吴经营江东之时,为取得地方士族的支持,孙吴做了很多妥协,与江南士族结成利益共同体。西晋灭东吴后,江南士族失去了割据一方的超然地位,对待西晋政权颇为冷淡,八王之乱开始后,因主要战争都在中原地区,江南士族力量进一步壮大,甚至可以依靠自己建立的武装平定三次地方叛乱,足见江南士族势力之强大。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的双重打击下,司马势微,本就对西晋不感冒的江南士族更是不把初到南方的司马睿放在眼里,司马睿虽然在名义上的江南最高领导,但却是一个光杆司令。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司马睿的少年好友王导,成了打开局面的重要人物。

△王导像

王导出生于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是一个实打实的豪门,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了92位宰相,包括王羲之在内600多位文人名士,尤其在魏晋士族门阀政治背景下,有很强影响力。八王之乱结束后,王导建议留守扬州的司马睿,南迁至建康,并通过自己的士族身份,帮助司马睿获得江南士族支持。
公元317年,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以王导为首的士族支持下,成功建立东晋,保住了晋朝半壁江山。

△唐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指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支门阀士族

然而,司马睿建立东晋,既没有自己的武装,也没有出人的谋略,完全依靠琅琊王氏的倾力相助,王家也因此控制东晋从上到下几乎所有权势,可以说除了皇帝是你司马睿的,其他所有的是王家的,因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独特现象。
大权傍落的司马睿在政权稳定后,开始有意弹压王家,与王导一起辅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的王敦立马就不干了,直接起兵从武昌沿江而下,攻打建康。司马睿立马就蔫了,对王敦说道:“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朕当归于琅邪,以避贤路。”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王敦还对东晋有点感情,就退兵吧,免得天下大乱,如果不行,我就回去当我的琅琊王,皇帝给你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敦也就心满意足的回去继续当自己的大将军。

△王敦,东晋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

这次事件后,司马睿明白自己无法撼动王家的权势,自己作为皇帝,政令别说是出建康城,就连宫门都出不去,忧郁成疾。公元323年,司马睿忧愤离世,在位仅六年。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