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汉之争刘邦胜,但他为什么没有诛杀项羽全族,反而对他们封官加爵?

 思明居士 2019-09-24

《史记》——“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根据《史记》的记载来看,刘邦在弄死项羽之后,对项羽族人很不错,不仅没有大范围屠杀,而且还给一部分人进行了封侯。

项羽曾经将刘邦打的屁滚尿流,在鸿门宴让刘邦成了一个借尿遁的笑柄,而且项羽还差点烹了刘邦的爹,杀了刘邦的妻子,为啥刘邦战胜项羽之后,却并不拿项羽的族人进行泄愤呢?

其实稍微了解刘邦的人都知道,刘邦是什么人?他从亭长干到皇帝,除了胸怀大志外,他还有着“无赖”的一面,为了成功,刘邦是不择手段的人,他为了保命,根本不要什么脸面,借着尿遁就跑了,只要能保住性命,些许的侮辱和没面子并不重要。

这一点项羽一辈子都没学会,直到乌江自刎那一刻,还死要面子活受罪,并没有成熟一点的迹象,也正是因为项羽的幼稚,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刘邦的心思

项羽要烹了刘邦的爹,刘邦怎么说的?他让项羽顾及当年他们的情分,给他留一碗肉汤喝。这样“不孝”的刘邦,真的是这样无耻之人吗?其实不是,他的内心是在滴血,他的行为只是不想露怯,不过他确实是为了江山,为了自己的霸业,亲爹也都能舍出去。

说到这里,大家也都能看出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他是为了成就大业能够舍弃一切的人,包括自己的尊严和亲爹。就更不用说胜利后的一点点大量了。

刘邦逼死项羽之后,江东纷纷投降刘邦,只有一个鲁国不投降,后来看到项羽的头颅也选择了投降。

刘邦收项羽楚地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击,所以刘邦对他们也没多大的恨,在胜利之初,刘邦迫切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天下,当时的刘邦,以大业为重,他当然不会做出屠杀项羽族人的事情,让江东之地成为一个隐患,他为了长久考虑,选择做一个“仁义之君”,杀人不如诛心,这和诸葛亮七擒孟获一个道理,都是想要一个永久的安定,刘邦确实是雄才大略,在大局面前,他没选择泄私愤,而是选择利用善待项羽的族人,换取天下归心。

封侯的都是什么人

在项羽的族人中,除了不杀的那些人,还有一部分人刘邦给他们封了候,如果只是安抚,真的有必要封侯吗?万一项羽族人真的有反心,这样封侯岂不是给自己埋下隐患吗?刘邦当然不是傻子,如果你仔细看看他封侯的都是些什么人,你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了。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再看《史记》的这段话,你会发现封侯的有四人,分别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

射阳侯,大家都熟悉,正是项伯。项伯是谁啊?那是在鸿门宴中救了刘邦的项氏族人,更是在项羽要烹刘邦爹的时候,出言救下刘太公的人,说得好听点,这项伯是项氏中亲刘邦的人,说得难听点,这项伯就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叛徒,利用自己的身份,给刘邦做项羽身边的奸细,这人对刘邦夺得天下,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邦封他的候,其实就是在胜利后给自己的“卧底”封赏,没什么稀奇。

再看这个桃侯,这个桃侯叫项襄,这位仁兄在公元前205年的时候,被著名汉将灌婴给收拾了,当时他没有选择舍生取义,而是选择了归顺刘邦。所以,项羽死了之后,项襄不被杀很正常,他早就投降了刘邦了,自然不会受到牵连。后来这个项襄还在平叛淮南王黥布中立功,封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平皋侯项他,也是被灌婴给收拾了,投降的时间比项襄还早一年。至于玄武侯,没啥记载,也就不多做说明了,估计这个玄武侯被封侯后就被处理了,所以没人提起,怕犯忌讳。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看明白了刘邦为啥在弄死项羽后为什么不屠杀项羽后人了,首先是因为项羽的族人并未拼死抵抗,同时,刘邦也是为了安抚项羽的族人,巩固大汉未来的统治,至于封侯,与其说是在封项氏族人的侯,还不如说是在封刘邦自己人的侯,毕竟她们几个早就是刘邦的人了,而且他们还改了刘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