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逗号 相信不少家长认为: 孩子在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少的、分量最轻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孩子拥有自由的空间,等到关键时刻再抓一把也不迟。 但真的是这样吗? 俗话说得好:“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 小学一二年级对孩子很关键,如果这时候不狠抓,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孩子的一生。 所以,家长一定要狠抓孩子一二年级阶段的学习和教育,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一二年级那么关键,那么在一二年级阶段,家长该帮孩子狠抓什么呢? 一、二年级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就养成的各种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个好习惯能成就孩子,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 而一二年级的孩子,刚进入正式的校园,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孩子终身受益。 那么,一二年级孩子应该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认真书写的习惯 家长不仅仅是要求孩子写字时要工整,还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提前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孩子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 ●独立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独立学习,并不是家长撒手不管,而是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轻易打扰孩子。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掌握。 ●课外阅读的习惯 有教育专家认为, 课外阅读是一根魔杖,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二年级是端正学习态度的关键期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在学习生涯中,孩子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 学习态度端正的孩子,成绩差不到哪里去。 而那些学习态度消极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就会被动、懒惰,成绩不理想。 所以,要想孩子学习成绩好,那么首先就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那么,如何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呢? ●控制情绪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家长来说,在遇到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时,一定要先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在孩子面前要好好教导,不要被情绪牵绊住了。 ●切忌体罚 体罚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接下来的学习,因此不管自己再如何生气都不要体罚孩子。 ●保持耐心 在遇到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时,需要的是耐心,家长要进行慢慢的指正,帮助孩子改正过来,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逐渐走上正轨。 ●保持沟通 家长要和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和孩子讲述相关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学习态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习状态。 ●制定目标 引导孩子制定学习目标,目标制定由大到小,然后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执行,使孩子能够坚持,只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有实效。 一、二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叶圣陶曾说:“培养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孩子天生喜欢学习,但不是天生都会学习。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 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强大本领。 因此,在小学一二年级,家长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以下这四种能力: ●专注力 专注力对孩子非常重要,往往孩子越专注,做事就会越认真,学习成绩就会越好。 因此,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逐渐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学习力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想让孩子学习好,那么就要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发挥自身的学习力来解决问题。 ●抗挫折力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产生挫败感。 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 ●思考力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孩子的天职,但在学习中,思考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 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拥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因此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联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 一二年级正是孩子打基础的最佳时期! 在孩子一二年级时,家长抓得好,那么孩子就会越学越轻松,越学越优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