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说西域---盛唐与疏勒(三)

 陆一2 2019-09-24


一代名将高仙芝,成于“坦驹岭大战”。败于怛逻斯之战。不管是成与败,都和高仙芝好大喜功,嗜杀的性格有关。两万唐军败于阿拉伯大食,还是出了内奸。也算虽败尤荣了。

      前文说道张孝嵩,下一位唐将因疏勒成名,还要等到十多年以后,他叫夫蒙灵餐,羌人出身,时任疏勒镇守使。开元二十七年(739)秋,突骑施在唐朝西部重镇—碎叶城发动袭击。

       面临着碎叶城和但逻斯城叛军的夹击。危急时刻,盖嘉运要求疏勒派兵越勒西北的铁列克山口,与拨汗那国王军队成功汇合,然后奇袭并攻克了但逻斯城。不仅保证了唐军主力在碎叶城的全面胜利,而且使先前被大食和突骑施裹胁的中亚小国纷纷归附唐朝。

      开元二十九年(741),碎叶城遭到西突厥达奚部围攻。夫蒙灵眢再次奉命出兵,一举击溃了敌军主力。战后,夫蒙灵餐荣升安西四镇节度使,形同于如今的地委书记直接升任省委书记。部将高仙芝也荣升安西节度副使。高仙芝,高句丽人,出身将门,姿容俊美,善于骑射,少年时代跟随父亲高舍鸡来到安西前线,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一直未受重用。其实这也正常,因为宝石自身是不能发光的。接下来,自然是夫蒙灵餐慧眼识宝,高仙芝腾达有期。在夫蒙灵餐帐下,他被引为左膀右臂,成为冉冉升起的颗将星。

       不久,屡战屡败的吐蕃再次打起了安西四镇的主意。有了上一次兵败小勃律的教训,这一次吐蕃换了一种策略——和亲。吐蕃以武力为后盾,胁迫西部的小勃律王与吐蕃公主成亲,继而收服了小勃律国。受其影响,附近的二十余个小国也纷纷倒向吐蕃,丝绸之路又为之堵绝。

      朝廷诏令夫蒙灵餐发兵征讨,夫蒙灵餐把出征的机会留给了节度副使高仙芝。真正的英雄从不放过任何扬名立万的机会。天宝六年(747)八月

疏勒都督府旌旗蔽日,鼓号声声,行营节度使高仙芝帐前已聚集了一万大军,贾崇瓘(yuan)为后应,高仙芝与部下封常清统领中军,浩浩荡荡越过葱岭,渡过播蜜川( Pamir,帕米尔,也可能是乌浒水),进入小勃律边境。当时的监军是中使边令诚,一个来自李隆基身边的宦官。这个宦官,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人物,也是高仙芝与封常清一生避不开的瘟神。他中等身材,高鼻梁,嘴上没有一根毛,一双冷冰冰的小眼睛,眉毛几乎拧在一起,脸上永远带着一种痛苦的微笑,就好像他已经不住了,非上厕所不可的表情。第一次见到这张脸,高仙芝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显然,这是个需要小心应付的人。

唐三路大军悄悄逼近小勃律西北部的连云(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依险峻挺拔的大山,北临波涛滚滚的婆勒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堡内吐蕃军人仅有千人,但堡南15里的山上有八九千人驻扎。一旦唐军被发现,堡内和山上的吐蕃守军必将联手顽抗,那将大大增加唐军的进攻难度。次日清晨,趁婆勒川河水低,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攻击,只一个时辰便斩敌5000人,活捉1000人,

缴获战马千匹,第一道屏障被迅速清除。由于边令诚畏惧不前,高仙芝只好留下边令诚率老弱士卒3000人守城,自己则亲率主力疾行三天进逼坦驹岭。海拔4688米的坦驹岭(今巴基斯坦北部的达尔科特山口),是兴都库什山最为险峻的山口之一。要想登临山口,只有沿冰川而上,别无他途,其艰难可想而知。唐军以必死的决心,沿陡峭而湿滑的冰川攀援而上,终于越过山口,击溃了小勃律叛军,活捉了小勃律王与吐蕃公主,战争以唐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坦驹岭大战”。战后,葱岭以西的东罗马、大食等七十二个国家受到强烈震慑,纷纷遣使来到长安,表示与唐朝永结睦邻。

秋来了,天地涂满金色,高仙芝胜利班师,带着数不清的战利品,包括一批垂头丧气的俘虏—最大的俘虏就是反绑着双手的小勃律王与吐蕃公主。大军走到播蜜川,高仙芝再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与豪迈,命令手下刘单在河边起草了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骑快马进京报捷。按照常规,作为皇帝任命的行营节度使,高仙芝完全可以直接向朝廷报告战况。但毕竟,他还是安西副都护,是夫蒙灵誓的部下。这一“越级上报”的做法,引起了夫蒙灵餐的强烈不满。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然的规律;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人生的必然;父母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就是进化。对此,经历了诸多变故的他并非不明白,只是不甘心,就像绝大多数临近退休的官员总是变法子多干几天一样。只有急流勇退的人成为历史的伟人,如华盛顿,如叶利钦。

但夫蒙灵督显然不具备伟人的特质,因而当高仙芝一行回到都护府时,不仅未派一人出面迎接慰劳,而且一见面就破口大骂:“吃狗屎的高丽奴,你的于圆使是谁举荐的?你的焉耆镇守使是谁举荐的?你的安西副都护使是谁举荐的?你的安西都知兵马使是谁举荐的?你竟敢绕过我擅自奏捷!要不是刚立了功,立马砍了你的脑袋。

骂完高仙芝,他又瞪着起草报捷书的刘单吼叫:“就你会起草语书吗?!没有挨骂的,只有宦官边令诚。尽管如此,这位宦官还是一脸的不快。他怕死与冷漠,却看不惯别人的冷漠,于是就将此事密报给了皇帝在客观上帮了高仙芝一个大忙。史载,他在密报里愤愤不平地说:“仙芝立下奇功反而受到死亡的威胁,以后谁还替朝廷卖命呢?

肯定是密报发挥了作用,年底,李隆基宣布撤销夫蒙灵的一切职务,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承、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将小勃律王赦免后留在京城做皇帝的侍卫,改小勃律国号为归仁,派归仁军守卫。

昔日的下级立时变成上级,夫蒙灵害怕极了。每天醒来,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摸摸脖子,看看脑袋是否完好无损。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遇到高仙芝,对方还像过去一样恭恭敬敬。夫蒙灵餐害怕了,对方的恭敬背后是最紧张的还不是夫蒙灵,而是经常在背后说高仙芝坏话的副都护程千里,押衙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

一天,高仙芝将这些人找来。先是用手指点着程千里的脑袋说:“你面似男儿,心如妇人,你知错吗?”程一脸苍白,频频叩头。高仙芝又责问毕思琛:“你夺了我城东几千亩田庄,还记得吗?”毕狡辩道:“那是您看我是怕你,哪里是看你可怜?!”高仙芝还高声痛斥了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狗血喷头的训斥持续了一刻钟,当五个人准备接受严厉的责罚时,高仙芝却刀剑入鞘,代之以和蔼的笑容:“如果我今天不当面把话说清楚恐怕你们会整天提心吊胆。既然话已说完,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受调消息传到夫蒙灵那里,这位老上司摸了摸脑门,摸到了里面的愚钝。然后摸了摸胸口,安抚了悬着的心。

临行前,夫蒙灵餐似乎有几句抱歉的话想对告日爱将说,不光是为了表达歉意,也是为了对方的前程,他多么想告诉他,事业越是辉镍,越要冷静、心定、辱不惊呀。但刚刚受到自已训斥、如今又风光无限的老部下,能听得进劝诫吗?他欲言又止。

云烟漫漫,漠风萧萧。驻马踌躇,他身后是代表着力量与尊严的都督府,风雨如晦,不堪回首;他眼前是日夜东流的塔里木河,默默无语,逝者如斯。

回到长安,这位名将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正所谓“春花闻杜鹏,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电。”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天宝十四年(755),时任安东副大都护并改名马灵的他,被叛将安禄山派人诱杀。老帅死了,他曾经的助手能活下去吗?

十二,名将之死

夫蒙灵餐的预感没有错,高仙芝的“越级汇报”之举只是他性格弱点之冰山一角。尽管高仙芝后来又打了几次胜仗,被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但这反而使他特立独行、嗜杀无度的本性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到了后来,他为了邀功请赏,居然发展到污蔑中亚小国反叛,然后借此理由钲讨的地步,与唐关系最为密切的石国国王和突骑施可汗被他押到长安交由李隆基斩首。从进入长安的那一刻到被砍掉头颅的那一瞬,两位可怜的西域国王一直都抢天呼地地喊冤,声嘶力竭地申诉,那暗哑的嗓音,裒怨的眼神,无助的表情,甚至让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都有些不忍。可是,他们越是喊冤,李隆基越是觉得他们该杀,因为“一代明君”

怎能怀疑自己的爱将而相信“反贼”呢?

高仙芝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境内中亚各国的反抗,在客观上给了西部强邻—新兴的阿拔斯王朝以可乘之机。

接下来,是一段逆势而动、以沙搓绳的历史闹剧。面对阿拔斯王咄逼人的东扩,高仙芝企图凭一已之力将漫天的夕晖化为旭日朝霞、于是在天宝十年(751)先发制人,与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一起,率领安西都护府2万汉军外加拔汗那、葛逻禄盟军1万人酉进,在怛逻斯城与同斯呼罗珊总督阿布率领的10余万阿拉伯联军遭遇。唐军虽在兵力上居于劣势,因高仙芝指挥有方,双方激战五天未分胜负。就在相持不下的时候,葛逻禄部突然叛变,与阿拉伯联军前后夹击唐军,高仙芝率部溃逃临阵倒戈的拔汗那部又挡住去路,幸亏膂()力绝众的李嗣业用陌刀奋力杀开一条血路,他才仅仅率数千人逃回安西。

注:部分图片与文字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