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学点儿正经的

 标准生活 2019-09-24
今天正经地和成年人们聊个学习
毕业之后,读书量保持住的,估计发展的都蛮好的。
大多数人呢,停留在flag阶段,立完,明年继续。

为什么我们学习这么难呢?
是工作太忙吗?是家庭消耗了太多精力吗?为什么你还有时间刷剧看综艺,顺便掌握一手八卦资讯……
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去读书,大多是换到了新项目组,这个事儿没做过;要么是感受到了身后的新人们似乎要来抢位置了;再或者空降了某个新领导。

看了那么多管理类的书就真的会管理了?
看完一批运营的书就能做得出流量,玩得起事件了?
产品书看完,听了几个产品大佬讲课,就真的做得出产品了?
讲沟通的书看完了,我们就真的好好说话了?

我们看了那么多本畅销书,依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因为,顺应时代踩中热点,以及读得容易。
那么,然后呢。
我们多了些许装b的句子,谈吐间透露出了类似精英的味道,依旧盖不住我们懒惰的本质。
顺便说一下,书中有些作为案例的公司,有已经散伙和快要倒闭的了。

成年人们,鸡汤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优渥的生活,我们太容易看到,看过了以为自己也就应该过,背着lv去完东京然后去巴黎。
高级的词汇,张口就来,什么认知升级,颠覆,迭代,耦合……
朋友,什么是认知啊,这个词从哪儿来啊,谁说的啊……
我们还要继续骗自己吗?

我们花五六万读个什么营,三四十万读个MBA,真的多有含金量,还是因为容易和自以为的资源。
和大佬同班,不代表能力一致,也不代表能成为朋友。让别人看见的,是我们自己的底气和执着。

中国的大学课程有不少已经开放出来了,尤其是国内的顶尖高校。国外高校的不少课程也以公开课的形式发布在网上。
不要迷恋念完拿证就能多挣钱的课,用金钱换不来学识和学习力。那是你大脑的结构,能够改变ta的,只有你的行为。

孩子们的课程标准已经以核心素养作为总目标,需要去应对未来,解决不确定的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依旧停留在固定的过去,用浮躁,焦虑这样的字眼来掩盖我们自己的懒惰。
那就活该焦虑,这是之前的不努力,却又害怕被淘汰所产生的不安。

对于学习的执念,让今天的文字有些直白。
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研究某个专业或学科,是之前念的也好,是一个新的也好。
这也许比较难,尤其是一个新学科。
在经历过,自己找资源,自己找学科的发展脉络,自己找到核心人物,关键文献和书籍之后。
你会看得懂什么叫商业,什么是公司,什么称之为人。

如果你想学些什么,可以来找我。但是,就请好好学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