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淘出管理智慧的“珍宝”

 木桩指路 2019-09-25

——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八

历史是有经验的,历史也是有智慧的,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去寻找经验,探寻经验管理的智慧,是现代人提高智商,收获管理智慧,尽量避免犯错误的重要方式之一,古往今来,有很多历史学家,有很多学者,有很多管理者,都在寻找成功的经验,有价值的理论,以及能古为今用的管理经验。在某种意义上,古人还“活”在历史里,他们一直在提醒现代人,怎么做是会失败的,而怎样做才能成功;那么干会很惨,而这么做才会有好结果。问题在于,现代人如何以史为鉴,如果温故知新,如何避免重走古人走过的弯路,如何找到达到目的地的捷径?

台湾地区,有两位借助于历史来讲管理智慧的著名作家,一位是写历史小说的高阳先生,另一位是历史管理故事的陈文德先生。高阳先生原名许晏骈,他写的《胡雪岩》《慈禧全传》《红楼段梦》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高阳先生的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说:“有市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出有高阳。”足见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的受欢迎程度。读高阳先生的小说,确实是一种品味文史韵味的享受,一种感受智谋的彻悟,很美很爽。而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去写历史故事的,当数陈文德先生最为出色。而陈文德先生却是以经营管理的视野去审视历史,以他神奇的文字去演绎管理智慧的精彩故事,读他的历史经营故事,犹如在历史过程中,跟着他在寻找历史中的管理智慧,在角度来述说历史故事;似乎在他的引领下,于历史长河中在陶出管理智慧的“珍宝”。

陈文德是中国台湾台北市人,生于1946年,他是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的硕士,后来又到日本深造过。他多才多艺,从事过多种职业:他曾任联广公司经理;他当过台视、中视制作人;他任奇德儿幼教事业股利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办过6家直营幼儿园,并有二百多家教学联盟;他还兼社会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医科大学感觉统合指导人、高雄县政府顾问、教改会委员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淘出管理智慧的“珍宝”

陈 文 德

陈文德先生的爱好是读史,而他以这闲假爱好为记录所创造的成绩,与专门研究历史的人相比,是毫不孙色的。陈文德先生从经营角度去述说历史故事所著的书,其数量之多,演绎之精彩,让广泛的读者叹为观止。

比如,有《孙子兵法经营学》《弱势大赢家:刘邦大传》《策略规划家:诸葛亮大传》《易经危机智囊》《老子.庄子.孙子》《战国两百年寡头争霸》《无为大智》《郑芝龙大传》《陶朱公传奇》《乱世经营术》《秦公司兴亡史》《北宋危机管理》《三国曹操争霸经营史》《岳飞和秦桧》《霸术--商用马基维利兵法》等,这些著作既是通俗历史书,更是管理学的精彩读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淘出管理智慧的“珍宝”

陈 文 德 作 品

此外,陈文德先生还变有一系列的有声书,近20本,如《三国乱世经营学》《兵法中的经营理念》《强势改革家的悲剧》《诸葛亮的经营智慧》《孙子兵法的经营战略》《实战术的创始人:吴子》《中国近代兵法精华:俞大猷,戚继光》《宰相兵法和参谋兵法:诸葛亮和孙膑》等,这其实是一种对于古代历史和管理的形象通俗的普及。

陈文德先生之所以对历史如此着迷,对于历史故事能写得这么多,而且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从小便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他的祖父曾是汉语老师,初中以前,陈文德先生便读遍家中几乎所有的古书,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等。后来,他从台大政治研究所毕业后,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达二十一年之久,再后来,他到日本,由于受到几位日本写史作家的影响,他很早便知道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去寻找现代人所需要的经营管理智慧。他思考日本历史上战国群雄如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的杰出业绩,吸取其经营管理,之后,他从中国历史着手,思考和总结中国的古人们是怎么来处理他们所遇到的管理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古人们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陈文德先生曾与源流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一套《商用二十五史读本》,他把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或国家视为是一家公司或一个企业组织,对其涉及内外的动态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把君王当成是老板,把辅助大臣当成是总经理或部门经理,从经验管理的角度进行精彩地分析,在演绎历史故事时,总结和吸取各朝代政治人物的经营管理智慧,他从讲历史故事中获得很大的乐趣,也读者则分享陈文德先生总结的历史的经验和智谋,实在是很有益处的。

比如,陈文德先生他过的一本《乱世经营术》,就是很有代表性也很受读者喜欢的书,他分析了春秋时期大整合时代的一些焦点问题,总结齐、宋、晋、秦等九个“公司”的领袖人物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来争霸夺权的,通过对各种事件,各个重要人物的分析和述说,从事件和人物的经验中借鉴古代那些“董事长”的经营管理智慧。

再如,他写的《大秦七百年王道盛衰》,则是对秦国由小国到大国,再由强国到衰败国的发展变化历程,他奇妙地以企业生命周期的架构来看待“业务挂帅”的“秦公司”是如何从开创初期的兴旺蓬勃发展到后期因“组织贫血”而走进向衰亡的过程,以往,学史专家更重视的是秦国如何逐渐强大起来,而陈文德先生不仅讲秦国渐渐变强的故事,而且更是重视秦国是怎样走向衰败的过程,更重视对经营失败经验的总结,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又如,他写的《北宋危机管理》更是直接重点分析失败宋王朝失败的经验,他将北宋王朝视为是内忧外患的“问题公司”,分析其失败的内外因素,把北宋的历史故事,写成活脱脱的“危机管理”的生动教材,他从历史上大国的失败教训,总结出企业的预防失败的经验,让读者在读史的乐趣中悟出管理智慧。还有,他写的《三国曹操争霸经营史》,则是把三国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写成是“经营”国家的天才,分析曹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建曹魏王朝的建国历程,探索曹操“运作”一个“大公司”的领导才能与经营智慧,写得妙极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淘出管理智慧的“珍宝”

陈 文 德 作 品

陈文德先生写史,用的是企业管理学的视角,他细心梳理历史资料,合情合理地进行诠释,所有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变得逼真、形象、生动,而又这些人物在他的通俗故事中,又不是通常的历史人物形象,而是公司的管理者,他把历史故事说得妙趣横生,讲得很好听很耐想,他的书让读者感悟到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灵光,让读者为书中表现的经营管理智慧而拍手称赞。

陈文德先生写的不是准确的历史书,读者不能以史书的标准去阅读,我们没有必要去陈先生的描写是否十分真实,我们所重视的是,陈先生写历史所表现下来的管理智慧,他从管理学的视野去看待历史,这本身就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去看历史,看一个时期国家的管理经验,这种方法是富有启发的,历史中有智慧,从管理学角度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是事件背后的管理经验。历史长河中演绎的精彩历史事件和人物,是管理学的重要资源,是当代人应该吸取的“珍宝”。

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金融学家朱运来《致敬改革开放40年》演讲的报道,很有启发,朱先生把中国所有活动单位看成“中国集团公司”,并为其做了一张中国的资产负债表,他发现:近年来,中国经济利润率、回报率水平较低,收益率、周转率持续下降,杠杆率持续上升,股本回报率不断下降。这让人联想起经济“L”型,2012年末,中国提出经济增速换档,2015年开始进入L型状态。当下,“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有900万亿的资产扣除折旧,600万亿的负债,还有300万亿的权益,这些权益怎么分配呢?朱先生认为,总共264万亿的财富积累,包括国有实业、非公实业、金融国有、金融非公、政府以及住户几部分内容。中国经济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希望经济有更好的增长,就需要思考如何经营好这264万亿资产,让它的效益最大化。投资管理越来越好,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追求的生活质量甚至财富自由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关键在于未来大幅度提高人均产值,而这就需要科技创新,在经济大规模增长的同时,当前的技术含量还有待提高,很多技术我们做出了最终产品,但是过程中大量使用进口原件,包括材料、设备、部件等,这跟以前比是进步,改革之初,这些都做不到,现在能做了,但是,长远看,“中国公司”要真正强起来,不但要做出最终产品,而且还要有自主研发。要有专利标准,更要有能具有进行自主研发、自己制造能力的科学技术人,只有高级科学技术才能大幅提高人均产值,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公司”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以管理学的眼光看历史,古人的管理智慧看当代,就会有更多的启发,中国古人有“四大发明”,但对于“四大发明”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我们做得并不比别人好,现在,我们该在科技创新方面,尽快做得“好”起来,经济也才能从根本上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