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特别怕热与喝酒多有关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25

1.少吃多餐。每餐吃得越多,所产生的热量也越多,尤其是高蛋白食物产生热量更多。  2.冷水凉腕。每过几小时,就把你的手腕在冷水龙头下冲个三五秒钟。因为手腕处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用冷水冲一下,能起到凉血的作用。  3.吃辛辣食物。红辣椒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受体,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有助于降低体温。  4.温水冲澡。经常用温水泡澡或淋浴,特别是在临睡前,水温比体温稍低就行。  5.待在地下室。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温度会比上层低10℃—15℃左右。  6.穿轻戴素。最好穿轻便、浅色的棉制衣物。合成纤维一般会吸热,而棉制品则正好相反,有散热的作用。  7.拉好窗帘。当你不在家时,可以把窗帘拉下来,阻止热量进入,让室温升高。  8.多多饮水。在大热天里,最好不要喝酒,酒精会使体内缺水。不如喝点矿泉水或低糖汽水,当然,最好喝点菊花茶,它能起到降温醒脑的作用。  9.选用芦荟。女性可用冰凉的芦荟油来代替普通的保湿霜,早晚使用能够起到降低皮肤温度的效果。  10.放慢节奏。大热天里,宜放慢节奏,避免剧烈活动,以防体温升高。如果你有跑步的习惯,最好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如每天早上7点前。 11.使用冰袋。利用重复使用的冰袋,冰袋内的液体会持续释放凉意来降温,舒解由天热引起的头痛。  12.幻想雪天。身体坐好,向后仰倒,闭上双眼,想像雪景。研究表明,这样的“白日梦”可以降低体温。体质有强弱不同和偏寒偏热之差,因此,食疗应该根据不同体质选择,而不能千篇一律。食疗主要应用于体质虚弱、病后康复、无病健身三个方面。在补益方面要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对症进食;在进食方面要分清偏寒、偏热体质,给予相适当饮食。 气虚体质 主要表现在易疲倦、气短、多汗、脉弱无力、舌质淡等,常用补气食物有糯米、小米、大麦、黄豆、栗子、大枣、苹果、牛肉、鲢鱼、鸡肉、黄花菜、香菇、胡萝卜、山药等。 血虚体质 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健忘、失眠、心慌、脉细而无力,血色素及红细胞低于正常。常用补血类食物有小红枣、酸枣、胡萝卜、荔枝、红糖、甲鱼、牛肝、羊肝、火腿、黑芝麻、乌骨鸡等。 阳虚体质 主要表现在怕冷、手足不温、喜欢热饮。食疗原则宜温升,忌寒凉,常用食物有核桃仁、黑枣、韭菜、荔枝干、干姜、羊肉、狗肉、茴香、海虾、鹌鹑、雀肉等,不宜食用白木耳及生冷瓜果。 阴虚体质 主要表现在手足心热、心烦口干、便秘盗汗、舌红少苔,食疗原则宜滋补、清淡,忌用温热之品,常用食品为小麦、小米、大米、玉米、大白菜、菠菜、黄瓜、冬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西瓜、莲子、百合、鲫鱼、黄花鱼、甲鱼等。 偏寒体质 主要表现在手足发凉、喜热恶寒,食疗原则为益气温中,散寒健脾,宜食温性、热性食物。忌用寒凉、生冷食物,可常食糯米、黄米、小麦、面粉、羊肉、牛肉、鸡肉、鲫鱼等。 偏热体质 主要表现在宜口渴、喜欢冷饮、喜凉恶热。生冷原则为清热、生津、养阴,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用温燥伤阴食品。平时可食用陈仓米、小米、大米、薏仁米、赤小豆、绿豆、苦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