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前庭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

 日子smh 2019-09-25

作者:杨 旭

单位: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编者按

眩晕/前庭疾病涉及多学科知识,长期以来,该临床诊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临床医生。目前,临床诊断颇为突出的问题是:(1)定位诊断问题:部分患者定位诊断难。包括,(a)急性发作期患者:前庭评价配合问题;(b)非发作期的患者:体征缺如问题,需要进行诱发发作评价;(c)孤立性眩晕/头晕/不稳患者;(d)多重发病背景交互的患者:尤其神经科的老年患者。(2)机制/病因学诊断问题:很多还是缺乏足够证据,常常需要进一步进行随访诊断。涉及主要因素,包括,(a)病史采集:偏倚问题;(b)复发性眩晕:随诊不足问题;(c)现有探讨手段不足问题:如UVL(炎症、免疫及血管机制?)/ 突聋伴眩晕(血管、炎症机制? (3)前庭评价手段问题:外周前庭直接评价手段虽多但不足;中枢特异评价手段少;与临床症状相关的中枢代偿及失代偿的临床评价关注甚少。
诊断的要点和技巧:(1)首先寻找前庭系统结构/功能受损的证据:首先甄别前庭系统是否存在结构性受损,还是精神/功能性受损,很重要;(2)临床诊断流程及诊断鉴别诊断相关要点:熟练运用病史+查体+辅助检查+随诊诊断策略进行临床诊断信息的获取,同时,进一步进行临床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及机制推测,是诊断的主旋律。(a)定位诊断:为诊断的首要问题。注意,结合查体、辅助检查(主要前庭评价)进行定位诊断。(b)定性诊断(病因诊断):注意,结合病史、辅助检查(主要为影像学、化验等指标)和随诊诊断,寻找真正的病因。(3)质控/随诊很重要:准确及多维度的前庭评价质控和随诊诊断策略,是眩晕/前庭疾病诊断的核心技术,有助于精准地定位、定性诊断。(4)学习/研究很重要:不断学习、强化临床研究,有助于探索很多未知问题。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