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GXF360 2019-09-2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可缺少的主心骨和灵魂。一些文化中所蕴含的德礼义信等哲理,不能不说是博大精深。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更应该是“吸其精华”,融入更多的社会发展,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继承。语文课堂作为学生积淀丰富知识和文化底蕴的乐园,其是浓缩的一个“小社会”,一点也不假。小课堂,大社会,里面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领会,并时刻规范着自己的言行。

一、尊师重教:懂得感恩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培养学生尊师的习惯,不仅是教师树立威信的有效方法,更是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有效途径。尊师重教,能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教师艰辛和懂得感恩中获得更多的深刻理解。

挖掘法。在经典名著中挖掘著名的菜品,分析其含有的精华,废除菜品的不足之处,仿制同类菜肴,比如唐菜与红楼菜。

尊师是学生从内心深处引申出一种自觉行为。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结合作者李密对祖母的肺腑之言,不妨鼓励学生思考:古人的“百善孝为先”是什么含义?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里面蕴含的感恩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同学从“有娘就有家”和“子欲养而亲不待”表达自己的理解感知,认为身为父母不容易,我们晚辈应该懂得感恩。还有一位同学提出了昨晚见到老师的办公室里亮着灯,老师在给我们批改作业。这样的话题提出后,很多同学有了更多的感思,纷纷表示尊重老师是学生应该具有的素养。有的同学认为,老师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让自己的文化学业有所进步。有的同学认为,尊师重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更是自己懂得感恩的重要方式,值得每一位学生铭记。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孔子说:“见贤思齐”,也是这个意思。如果读书而不敦品,则只能成为一个知识库,一个“书囊”,充其量只是有知识而已。读书如果不珍惜自己的品德,那就错了。我认为人才是靠自我造就的,当然老师和学校都很重要,但自己如不能奋发努力,也就很难有成就,所以人才归根结蒂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敦品自励、刻苦锻炼。而且这是长期的、一辈子的事,不是几个月几年的事。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懂得尊师,不仅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必然需要。课堂上的尊师,能给学生更多的现身说法的机会,利于他们在真正融入课堂中获得深度理解。

二、和谐友爱:助人为乐

课堂是学生相互协作交流的平台,更是他们相互学习和切磋的平台。在合作探知中多给学生相应的思考,鼓励他们在相互帮助和深入探知的基础上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更能使得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活力。

突出和谐友爱文化,利于学生在亲身感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真切认知。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深度解读中,针对刘和珍等同学遇难,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就在当时的游行队伍中,如果你的同学受伤了你会怎样帮助?很多同学认为自己会像张静淑君那样主动帮助同学,并且认为作为同窗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在讨论中,我建议学生以文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为探知延伸点,鼓励他们结合刘和珍的行动,讨论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脊梁”的含义。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知,欢迎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主动提出相应的意见,欢迎他们在相互协作中体味其中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讨论,很多同学结成了帮扶小组,能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养成团结一致的习惯。这种相互帮助与和谐相处,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很多同学在课后总结中认为,自己也明白了“赠人玫瑰手里余香”的道理,也使得自己主动融入课堂中获得更多深度理解。

建构和谐的课堂文化,多给学生自我交流和主动沟通的机会,让他们在深入尝试和主动探知的基础上能够找到更多的运用切入点。同学们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感知主动形成多样化运用思维。多点合作探知,能够让学生在相互配合与主动协作中形成丰富感触,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宽容大度:虚怀若谷

古人讲究和为贵,遵循着宽容的传统。同样,在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学生不断反思,在学习古人的宽容大度中多点谦虚,多点谦让,便会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些纷争和矛盾,无不源于缺少宽容大度,无不源于狭小的心眼。这种宽容大度,不仅体现个人的涵养素质,更是为人处世的重要法宝,值得学习,也将会是受用终生。

“宽容”一词早在我国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庄子·天下》中说,人应秉持“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常以宽容之心容纳事物,不要苛求于他人。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典故,告诉我们蔺相如不计前嫌能与廉颇主动和好,不能不说蔺相如是如此高风亮节、声明大义,这其中也不难透出蔺相如的宽宏大度。从个人修养角度研究解读“宽容”,需要学生带着全面的观点去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自我认知、自我需求的角度来深入体味其中的深层次内涵,也就能使得宽容更有分量和重量。再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针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种奢靡之音,暗含“风花雪月”。但倘若从作者柳永的写作背景出发,从“柳永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其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中宽容,定会有更多的释怀和理解。

语文课堂上宽容的例子很多,需要教师宽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多请学生换位思考,多从别人的角度反思问题,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越是宽容大度的人,越能够让自己生活得更加顺畅、和谐,越能够使得社会充满和谐。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更是学生不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提高自我的重要平台。用传统文化中精华给学生点盏明亮的灯,不仅能为他们的照亮前行的路,更是塑造“四有”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内核。在语文课堂上呼唤传统文化,更能给学生更多的惊喜,让他们在获得灵感中丰富认知情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完成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为了解教学效果和可行性,笔者对参加实验的201位学生进行实验后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访谈,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和学生作业情况,总结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