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梅与牛 2019-09-25

我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我是怎样学习英语的”。因为在群里面,经常有些年轻人问我说“张老师你英语好像很好啊,你是怎么学习的,能不能介绍点儿经验呢?”说实在的,每次碰到这个问题呀,我心里都发虚,因为我的那半斤八两,我自己心里清楚,说实话还远远达不到我想要的水平。

虽然我也翻译过一些书,也编著过一些英文书,也发表过一些英文的论文,但说实话,没有一篇是我独立完成的。都是和一些博士生或者朋友一起合作的,特别在那些国外的杂志上发表的,初稿出来以后,还有外国的专家帮着润色、修改才得以面世的。所以说,我本身没有什么成功经验,而应该是一个反面的教训。但是我也愿把我的心得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来探讨更好的方法。

从学校的学习经历来说,我在1965年的时候上过西安外语学校。那很早啦,掐指算来已经50多年了,你想想50年了我的水平就这样,所以不算成功。那个学校当时要培养“三高”人才,就是高级外交官、高级翻译和高级师资力量,而且当时还配备有外教,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来的老师。可是这个学校没办多长时间,刚我入校一年(是三年级入校),那时候“文化革命”就把这个学校给关闭了,说是资产阶级的“温床”,因为里面有很多干部子弟。这是一段学校学习的经历。

后来在改革开放之后,80年代初,应该是1984年我上过西安外语学院的夜大学,而且还拿了一个大专文凭。但是说实在的,我在班上学的不怎么好,因为那个时候我同时还上了一个电大的中文专业,也拿了一个大专文凭,而且在上“外院”的同时,以同等学历考取西北政法学院的研究生,所以当时精力比较分散,学习也不怎么好。

能走到今天我还是有些体会的,大概是两点体会。第一个是学习英语必须“在用中学”,你必须要有用,不能说仅仅是为了考一个试,那就是耗费很大的精力了。我们现在国内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也都有英语课程,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考试,考四六级、托福、雅思,没有用起来,那么这个英语水平就很难真正地提高。

我是怎么用的呢?就是我翻译过一些书和文章,曾经参加或者组织翻译过两本书,一个就是“美国的电子商务法”,另外一个就是“网络法”,同时还注释过一本也是“网络法”,人民大学的一个“双语教材”。用的方面还有教学,这个是对我提高最大的。我在1990年去的广州,在广州大学教书,那时叫法律系,有一个专业叫“涉外法律专业”,有一门“法律英语”的课,当时没人上就让我上,我曾经在“外院”拿过文凭,就担任了这个课,对我帮助最大了。我持续教了五年的“法律英语”,每天都要备课,把那个里面的专业词汇都要画出来,专门查,而且要用英文来解释它,并且还要造一两个句子。这样对我提高太大了,以至于我在考博士的时候(41岁上的博士),40多岁的时候去考,最后我当时英语分考了64分,学校博士录取的英文成绩要求是55,我记得我在我那个专业里面,还是名列前茅的,这就是与有一个持续使用的机会,是分不开的。

在写作方面,我还编著过两本书,一个是 “中国专利法”,叫“China Patent Legal System & Practice”是在LexisNexis出版社出版的;另外还有一个叫“Chinese Internet Law”,这个已经交到出版社,马上要出了。同时还有两篇论文,一篇在“Computer Law”2005年发表的,这个是和雷凌飞先生合作的,他是北大的高材生;另外一篇是在德国的一个杂志,叫“中德法学家杂志”,那个是英文版里面发表的。这就是我在'用中学',就是必须要用。那么其他年轻同学们说“我怎么用啊?”那你可以翻译一点,或者练习写作一点,甚至给小学生或中学生当英文的家教,这个都会对你有提高的。

另外一个体会就是坚持不懈。你想想我从1965年到现在快50多年了,是没有中断过学习的,包括我在上山下乡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当过一年多的猪倌,就是养猪,我们的猪是散养的,放到山坡上,那时候我拿一个短波的收音机叫“红星三波段”,就收听“Voice Of American”就是“VOA”,在当时算是偷听敌台的,没有中断过,所以外语是在慢慢地长进。业余时间也学习。还有就是那个时候为了备考博士,我是在睡觉的时候都听,睡觉前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睡着了那个卡式磁带还在继续放。我记得比较清楚,就是原来有一个刘毅的英语单词训练,已经听到最后一盘了,就是两万多词汇量的样子的那个磁带。同时,有一个“新概念英语”,我是一到四册每一课都学习了,而且每一课都做了作业的。现在那个书还留在那儿,我儿子看了以后就特别受激励,他说“爸爸,你学的这么认真的!”所以对他也是一个鼓励。

这就是我的心得,那么未来怎么规划呢?未来还要继续学习,我想就是在继续“在用中学”。除了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写一些文章以外,有可能我会开一个法律英语学习的一个小的视频栏目。通过这个,一方面跟朋友们共同交流;另一方面是督促我本人把英语学的更加专业。其实真当在实践中用起来的时候,总觉得不够,比如到菜场买菜,很多菜的那个词汇是很生僻的,譬如说有一些法庭方面的用语,很多都是专业而言也是很生僻的。所以这些都需要加强锻炼、继续学习。

总而言之,“学到老,活到老”。学习、动脑,实际上是对人长寿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还要继续坚持学习下去。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张楚教授录音整理,更多内容可至喜马拉雅搜索“张楚故事”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