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医30年,这3次医患纠纷让医生一辈子难忘……

 三毛99 2019-09-25

他掏出一张“刑满释放证”拍在桌上!


[医生故事]

故事时间:2010-2019年

故事地点:北京

我是王建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我的本色是“医生”。从事妇产科工作 30 余年,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医患冲突多起。有处理得很好的,也有很棘手的。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

Chapter 1

“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吗?

那时候年轻气盛,越复杂的手术越想做好。

宫颈癌手术,是一类能体现出对妇产科手术技巧高要求的手术。在一台宫颈癌手术中,病人大出血,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保证病人活着下手术台。采取了各种办法,但持续出血状况并未好转,当时已经出血 7000 ml,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了盆腹腔碘仿纱条压迫法,控制出血。

病情暂时得到缓解,病人转送到外科重症监护室,但盆腹腔引流仍然以 100 ml/h 的速度出血。该用的方法都用上了,如果这样持续出血,将会发生凝血障碍,最后病人极可能有生命危险。

我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引流管的出血情况,看着引流管的血一滴一滴地滴出,没有减少趋势,心情极其沉重。

极尽所能,仍出血无好转,我只能非常遗憾地找来家属,告知实情:准备后事吧。我还告诉家属,医院对面有很多临终服务商店,建议做好准备。当时家属问:“我爱人还清醒吗?我想在她走之前跟她说说话。”

面对家属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心愿,我一定帮助他实现,让病人家属穿上了隔离服进入监护室。

接下来的这一幕让我终身难忘。家属坐在病人床前,因患者气管还插着管,无法说话,家属拿出一张 A4 纸,夫妻两个在纸上写字,互相对话。

丈夫:“你一定会好的,你要坚持住。”

妻子:“好,我会的。过去我对你不好,好了之后我一定要对你好。”

丈夫:“你好了之后我们什么都不做了,我们去世界各地周游。”

妻子:“好的,我们一定好好过日子,享受生活”。

然后丈夫依依不舍地离开,去准备他妻子的后事。

奇迹发生了!病人的出血慢慢减少,从每小时 100 ml,减少到 90 ml,80 ml,…….40 ml,天亮了,出血停止了。

三天后,我们取出盆腹腔的纱布,没有再发生出血,病人的命,保住了!这一天是 11 月 2 号。病人出院时,家属对我说:“这一天是难忘的一天,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聚一下吧。”我说:“好,一定。”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后,有一天,快到下班时间,病人家属出现在了我面前。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到:

“你来有什么事吗?”

“还记得一年前我们的约定吗?”

我摇摇头。他说,“今天是 11 月 2 号”,我突然想起了一年前的约定。

我当时立马打电话告诉家人晚上不回去吃饭了。晚上,病人、她的丈夫和我一起吃了一顿愉快的晚餐。病人和家属感激医护人员,我也感谢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再一年,我们又如约相聚,谈治疗、谈社会、谈今后,气氛融融。

第三年,病人病情复发住院。又到了 11 月 2 日,当时病人正在妇科病房治疗,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晚上下班时,她的丈夫找到我,问“今年咱们还聚吗?”,我说:“聚,就咱们两个人聚吧。”那顿饭,没有前两次相聚的轻松、欢悦,我们谈了医生的坦诚,谈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也谈到了病人的后事处理。我们心情都很沉重。

病人很快就去世了。之后,病人的丈夫还和我保持着联系。

我至今还记得那位病人和他丈夫的名字。

通过这件事,让我坚信:医生,要用真心真诚地对待病人和家属。坦诚沟通,是遇到突发情况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千万不要对病人及家属隐瞒,因为你隐瞒不了什么。

Chapter 2

“我开宝马七系的!

我的第二个故事并没有那么感人,但是它教会我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在和某些类型的病人家属相处时,医生要学会“敢于担当,机智灵活”。

这是一个子宫脱垂病人。据说,她的丈夫是一个经济实力还不错的老板。

意外发生在手术的前一天。医护人员在做术前准备时不慎致病人坠床,导致她的胸椎压缩性骨折。虽然业内专家都清楚,胸椎骨折几个月后能恢复,但是老百姓一听说骨折,还是都觉得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果然,病人的丈夫大闹病房。我赶到现场后告诉他:“我是主任,所有的责任我都能承担,你跟我来,我们面对面商议。” 病人丈夫见有人主动承担责任,便跟着我走进了病房谈话室。

谈话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心想,房地产老板嘛,要面子,人多更会强势,但两个人关起门来就好解决了。门一关,我和病人的丈夫分别在桌子两边坐下。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出车钥匙狠狠地拍在桌子上。

“我是开宝马七系的!”

“宝马七系是啥呀?”

“你和我进来是解决医疗纠纷的,说这些有用吗?很显然没用。”

还未等他再说下去,我主动承担责任:“你的妻子明天要做手术,今天的意外应该由我们医院百分之百地承担责任。” 对于这一点,我丝毫没有替医护人员狡辩,也没有为医院狡辩。

他听到医院主动承认全责,情绪缓和了许多。此时他已经冷静了下来。我说,如果你相信我,等你夫人恢复后,我仍乐意做为你夫人的主刀医师。他欣然同意。

接下来发生了更戏剧性的一幕。

我知道他是从事房地产,我问:“我们最近想买房,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能给我推荐一些好不?”

病人家属很兴奋地给我讲解了北京房地产形势,我们谈得非常愉快。

当我的医护同事都很紧张地在谈话室门口等待结果时,我和病人家属手拉着手谈笑风生地出来了,当时大家都惊呆了。

这样一场以医生全责的医患纠纷,最终妥善解决。这一案例说明:该医院承担的责任逃避不了,要坚持原则、勇于担责,面对复杂局面,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

Chapter 3

他掏出一张“刑满释放证”拍在桌上……

一个子宫脱垂的病人术后盆腔疼痛。痛到什么程度呢?不能坐,不能弯腰,要么躺、要么站,病人很痛苦。许多国内外专家会诊,但各种治疗方法都无效。

如果再次手术,风险很大,我就约病人家属谈。

我说:“如果相信我,我为她再做一次手术。无非就是三种结果:完全好了、还不如原来、比现在好一点。完全好不太可能,比现在还差可能性较小,有可能比现在好一点,但是三种可能你都要有心理准备。”

病人家属:“那你就做吧。反正第一次手术也不是你做的,什么结果我们也都能承担。”

第二次手术结果很成功,病人疼痛显著缓解。病人该出院了,提出医疗赔偿,病人的哥哥来找我谈,在谈话室,就我们两个人。

病人哥哥:“听说我妹妹可以出院了。”

我答:“是,她基本上恢复了,不需要再住院了。”

病人的哥哥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拍在我面前,狠狠地说:“你看看这是什么,要是不妥善处理,你就等着瞧吧!”

我拿过来一看:是刑满释放证。

当时面对这样的病人家属,我心里也是有担心的。但我不露声色地让他回去,把最近两年看病花的钱都列出来,把各项需求都列出来,并说明需求赔偿的依据,如果是医院该承担的,医院一定不会推卸责任。

第二天, 他拿了四张 A4 纸给我。看完后,我问他写全了吗?他很确定地说:“写全了。”

“今年这次住院手术你们不提出问题吗?毕竟是又多了一次手术啊。”

他突然反应过来:“哦!这一次的忘记了。”

清单列完,病人要求医院赔偿的数额基本上符合事实情况,最后经过沟通协商顺利解决。之所以能够顺利解决,是我们换位思考,病人痛苦 2 年,给病人本人和家属都造成了很大损失,我们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出发,冒险再次手术,解决了病人的痛苦!

这一案例,我体会到的是:医生尽心尽力去救治病人,出现问题,要解决问题,不能回避和逃避。

医生的成长靠病人。没有病人,只靠老师,医生怎么能够获得临床能力的提升?没有医生,病人的病痛又该由谁来解决?医患本是一家人。医生要和病人建立互信关系,病人也要为医生着想。每一个医生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够治愈病人。

因为,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人物简介

王建六,男,1965年12月生,蒙族,医学博士,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30余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临床工作主要侧重于妇科肿瘤、盆底疾病和生殖整复。兼任国际妇科癌症学会会员,国际尿控学会会员,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卫生部妇科内镜培训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卫生部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专家 ,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副主编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等杂志编委。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杨丹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