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纪之症——痴呆症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26

世纪之症——痴呆症

每年的9月21日是全球失智症宣传日,也被称之为世界失智症日,是国际老年痴呆协会(国际失智症协会)在1994年所确定。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举办这个宣传日活动,使大家认识老年失智症预防重于治疗。我国痴呆症患者人数在2000年时510万人,到2010年时有960万人,几乎是2000年的两倍。我国痴呆症患者人数预计2020年达到1410万人,2030年达到2330万人,给中国经济负超过1100亿美元。

世纪之症——痴呆症

1906年德国神经病学家艾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失智表现的51岁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兹海默症,阿尔兹海默症是失智症(痴呆症)的一种,因多发于老年,也被称为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根据阿尔兹海默症协会报告显示,6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

世纪之症——痴呆症

老年性失智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是是脑部疾病的其中一类,症状是短期记忆丧失,认知能力退化,逐渐变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使个人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很大影响。痴呆症其他常见症状包含情绪问题、语言问题、还有行动能力降低,但个人意识却不会受到影响。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根本不到医院诊治,从而增加治疗困难。

阿兹海默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阿兹海默症患者占所有痴呆症患者人数的50%到70%,其他常见的种类还包括血管型痴呆症(约25%)、路易氏体痴呆症(约15%)、以及额颞叶型痴呆症。相对少见的失智成因则有常压型水脑症、帕金森氏症、梅毒、以及库贾氏症等。

世纪之症——痴呆症

根据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2015年全世界大约有5000万痴呆症患者,2030年将达8200万,到2050年将达1.52亿,大部分可归因于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增加。2015年,全球痴呆症社会总成本据估计为818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总成本从占中低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0.2%到占高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4%不等。

世纪之症——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成功率太低!

在痴呆症治疗层面,从1906年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阿尔兹海默症到113年后的今天,痴呆症病因仍然尚未阐明。众多药企投资上百亿美金进行药物研发,没能成功研发出任何药物。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五个阿尔兹海默症药物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药物,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实现症状缓解。

痴呆症发病机理复杂,对其病理机理的解释有但也有几种学说,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中枢胆碱能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Tau蛋白学说、免应功能异常等。目前已发现三种有可能的发病机制:胆碱能学说、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和Tau蛋白学说。

胆碱能学说是70年代提出的,科学家发现记忆与脑内的胆碱能系统有重要的关系,认为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缺失是导致AD疾病的关键原因。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首选药物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但该类药物的种类太少了,临床上使用的有:多奈哌齐(1996年批准上市)、石杉碱甲(中国原创药物,1996年批准上市)、卡巴拉汀(2000年批准上市)和加兰他敏(2001年批准上市)。而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缓解早期病人的认知障碍,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

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是80年代提出的,科学家在AD患者脑血管中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并进行了基因测序,研究发现它与AD有关的多种基因突变有关联。目前,Aβ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的元凶,Aβ沉积和聚集可引起突触结构及功能的一系列改变,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Tau蛋白学说是科学家发现过磷酸化的Tau蛋白在AD神经退行性变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当它被过度磷酸化,会造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由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还尚未阐明。目前新药的临床试验难度很大,失败率高达97%。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逆转阿尔兹海默症病情,但在疾病早期,可以通过药物延缓改善病情进展。这些药物主要有两类: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在药物改善之余也可以辅以心理治疗,家人在此过程中应当给予更多耐心和鼓励,患者也要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目前并没有能够治愈痴呆症或改变其病程发展的药物。所有药物治疗方案目前还处于领床实验阶段。但是及早诊断、治疗,采取干预性措施目前对延缓痴呆症最有效。

与世纪之症的战斗还在持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