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译《诗经》中婚姻、情爱男女两性诗的密码(二)

 木桩指路 2019-09-26
卫宣公确实不是一个好东西,根据《左传》和《史记·卫世家》的记载,他既烝于后母夷姜,生下世子汲,后来世子汲娶齐女,他听说齐女很美,就在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南的黄河边修建新台,半途把儿媳拦截下来,归为己有,齐女这就成了他的夫人宣姜。按照《毛诗序》的意思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个故事。但请仔细读读,诗里写的是这个意思吗?能对号入座吗?
  我们稍微做些训诂工作,就可知诗中的蘧蒢、鸿、戚施是一物而三名,都是蟾蜍即癞蛤蟆的异名。难道这就是卫宣公吗?他会像癞蛤蟆似的丑陋吗?这不大可能,王公贵族的后代其父母在形貌上都是优良品种,从遗传基因学来说,其所生子女之形貌一般来说是不会丑的。诗中的女子就是卫宣姜吗?可从诗中找不到证据呀。再说历史上的卫宣姜也没有嫌弃卫宣公丑的记载呀。历史上的宣姜不但没有嫌宣公丑,而且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次子朔,甚至还要共同谋杀世子汲立寿为世子。这就与诗中所写的完全不相符合了。联系到前面所提《鄘风·柏舟》中那个垂发美少年,《毛诗序》胡说他是卫共伯,由此可见,《毛诗序》的“以史证诗”,纯是生拉硬扯风马牛不相及的骗人的谎言,而此种谎言在《毛诗序》中俯拾即是。
  《毛诗序》究系何人所作,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是孔子,有人说是子夏,有人说是大毛公,顾颉刚先生说是卫宏。郑玄《诗谱》云:“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孔子删诗授卜商(子夏),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陆玑此说不可信,因为孔子没有删过诗,所以也就不存在传授的问题,则子夏作《序》之说显系后人假托。
  比较可信者应是大毛公,他是先作《大序》,后作《小序》,然后作《诂训传》,这很合情合理,且《关雎》前的《诗大序》和《诗小序》连在一起,其语言风格及所论观点当系汉人所为。
  毛亨的训诂为了和《小序》的思想统一起来,有对原文故意改字和故意误训的现象。
  如《邶风·静女》之“静”,本应为“倩”,倩女,即少女之义,但《毛诗》将“倩”改为“静”,《传》曰:“静,贞静也。”即贞专娴静之义。这就和《小序》中“卫君无道,妇人无德”的道德意味扣上了。但这却与诗篇本意不合,因为诗中女子已经跑到城墙上来跟她的情人捉迷藏了,“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还能叫静吗?
  又如《王风·丘中有麻》:
  邱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译成今语:
  丘中有人种了麻,那人姓刘字子嗟。那人姓刘字子嗟,他将跟我来施化。
  丘中有人种了麦,那人姓刘字子国。那人姓刘字子国,他将跟我干那个。
  丘中有人种了李,那是刘家贵公子。那是刘家贵公子,赠我佩玉表心志。
  诗中“将其来施施”,后一个“施”字应是故意加上去的,《诗经》中一般都是每句四个字,这儿为什么要变成五个字呢?还有“将其来施”本应是“其将来施”,这些都是《毛传》故意之所为。“其”是代词,指代诗中的刘家贵公子。“施”,即阳施阴化的意思,与下章中“其将来食”是易字协韵,都是性交的隐语。这是诗中女子讲的话,大概是她们约定好了要做的事。把“其将”改成“将其”,“其”就变成副词了,意为“将要”。把“施”改为“施施”,成了迭音联绵词,意为行走的样子,这就跟诗《小序》的主题扣上了。《毛诗序》曰:“《丘中有麻》,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笺》云:“思之者,思其来,已得见之。”按照小《序》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国人思念的贤人留子嗟将要走来了”。而这样增字改字,春秋时的子夏是不会做的。于此可见《毛传》改经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