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译《诗经》中婚姻、情爱男女两性诗的密码(二)

 木桩指路 2019-09-26
3.2 什么是性欲观
  现在,再回到前面的话题。那么,什么叫“性欲观”呢?我们在本文开头曾引《孟子》的话:“食、色,性也。”此“性也”之“性”,是本性、本能的意思。《周礼》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也是指本能。根据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初民的性欲观就是从人的性本能产生的性崇拜,而性崇拜又可分为三个方面:(1)生殖崇拜。上古人口稀少,人类除了跟野兽、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有部落与部落之间争夺食物、领地的斗争。因此繁殖人口是其迫切需要,否则就会遭到灭顶之灾。(2)生殖器崇拜。古人先是崇拜女阴,因为它能生出孩子来。后来发现光有女阴不行,认识到男子在生殖中的作用,于是又实行男根崇拜。四川盐源的公母山、广东韶关的阳元石和阴元石、江西龙虎山的金枪峰与羞女岩,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对其礼拜如神,至今人们还在烧香磕头。(3)性交崇拜。古人生活在洪荒之中,物质条件十分低下,生活中很少有欢乐,只有性交时有一种快感,以为是有一种神灵在起作用,所以他们加以崇拜。新疆呼图壁岩画、内蒙的阴山岩画都是几千年前古人实行性交崇拜的见证。
  《诗经》时代去古未远,所有这些观念在《诗经》中都留有遗痕。
  所谓“观念”,就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性观念就是有关性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古人的思维是很直接的,往往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外物的特征就又是人们观念的表现。闻一多先生有一篇《说鱼》的文章,鱼的外形像女阴,鱼的繁殖能力很强,这就寄寓着女阴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观念。在半坡先民的祭坛上摆放有九组鱼的彩陶盆,这是先民实行生殖崇拜的物证,在《诗经·周颂·潜》中,周人用鳇鱼、鲟鱼、白条鱼、黄颊鱼、鲇鱼、鲤鱼来祭祖,这是先民实行生殖崇拜的诗证。还有蛙、螽斯以及花草树木的果实种子如芣苡、桃李、蘩、蕴、藻、蓷等都寄寓着生殖崇拜的观念。原野、土地、河流、涵洞、花草等低下阴柔之物都寄寓着女性女阴崇拜的观念,山丘、亭台、玉石、龟鸟等高大阳刚之物寄寓着男性和男根崇拜的观念。藤缠树,树缠藤、鸟啄鱼、山和水、丘与隰、风雨、云水、伐薪、束楚、折杞、折檀、饮食、食、施、尸、乐饥等寄寓着婚姻、恋爱、性交崇拜的观念。
  3.3 兴,就是《诗经》中表现男女两性关系的密码
  那么,《诗经》的作者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性观念的呢?
  那就是用《诗经》写作方法“赋比兴”的“兴”。
  何谓兴?一般都说是诗篇各章的开头用语,宋儒朱熹说:“兴者,先言它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也。”但这只是讲了个表达方法、顺序的表面现象,没有揭示其实质。
  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一文中指出,兴是隐语,又曰廋语。隐语也就是隐喻,但跟比喻不同。喻是明白,比喻是把人们不明白的事情打一个比方,从而使人们明白。隐是藏,是把人们都明白的事情故意不直接说出来,而藏在另一事物中,如果直接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而不直接说出,则显得含蓄、幽默、饶有风趣,耐人寻味。这是《诗经》作者们在文学创作方法上留下的宝贵的财富。
  兴,就是《诗经》表现婚姻、情爱、男女两性关系的密码。
  如何破解这个密码呢?闻一多先生指出《诗经》中的“兴”就如《易经》中的“象”。象,是象征的意思。揭示出所言事物的象征意义,则密码就破解开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是鸟,是男根、男子的象征,它在河边的沙洲上千什么呢?在找鱼。鱼是女性的象征,鸟啄鱼,即象征君子在求淑女(在很多出土文物中都有鸟啄鱼的绘画)。这样,诗的主题方向就确定下来了,《关雎》就是一首求偶、恋爱、结婚的爱情诗。再如《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这两句是“兴”。台是四方而高的建筑物,是男子的象征,河水是女子的象征,并立在一起,是婚姻的象征。这样,诗的主题方向也就定下来了。谁跟谁的婚姻,看下面的内容就知,跟《毛诗序》所讲的卫宣公霸媳为妻之事毫无关系。至于《汝坟》中“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那也是“兴”,诗中女子并非真的沿着汝水岸向前跑,并非真的在砍伐什么枝条,她是在家里独守空房,因为汝水岸边和溱洧河畔,都是男女寻爱的场所,伐其条枚跟“束楚”、“束薪”同义,亦皆求偶之义,这里都是象征女子在思念她的丈夫。
  总之,“兴”,就是《诗经》中男女两性诗的密码,用性观念揭示其象征意义,则诗篇的主题方向即可确定,诗篇的内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毛诗序》及古今学者的谬解也就不攻自破了。例如:
  《小雅·菁菁者莪》。
  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最早献给教师的颂歌,其源盖出于汉儒。《毛诗序》曰:
  《菁菁者莪》,乐育才也。君子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