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你就输了 很多事,不能较真儿。较真,你就输了。 那说的是世俗间的为人处事。 但是,有些东西,则必须要较真儿。 例如,基础学科中的各种定理、和定义。 这个,打不得马虎眼。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世间流行的中医“八纲”,是有问题的。 但,在上文中,我们并没有真正具体解答。只是从一些侧面做了一些铺垫和阐释。 为什么? 就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概念,需要让读者先有认识,之后才能讲的通透。 那就是——阴阳细分。 我们在上文中,具体阐述了阴阳细分,和一些基础运用。 下面我们就把话题再收回头,来具体讲解一下,为什么我们说——世间流行的中医“八纲”,是有问题的。 大家都知道,主流的中医“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然后,有人提出,这“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 然后, 里、寒、虚,属“阴”; 表、热、实,属“阳”。 这样划分出来,看起来很完美。 所以,很多年里,大家都很自然接受了这种解释。 其实。 错了。 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定义,都必须是严谨而客观的。 中医理论,不能例外。 好,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看(里、寒、虚,属“阴”),这句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表、热、实,属“阳”)这句上。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首先,表,属阳,没有问题。 其次,热,属阳,没有问题。 最后,实,属阳,有问题! 因为,【实】,不一定属【阳】。 例如——寒痰壅盛, 表现的,就是“实”。但,属【阴】。 因为, “虚”,表达的是一种“不足”的状态。所以,“不足”一定属“阴”。 “实”,在大多数时候,表达的只是一种“有余”的状态。而这种“有余”,并不一定绝对属“阳”。 阳明腑实证的高热,是“实”。是“有余”。是“阳”。 但是,“寒痰壅盛”、“水湿停聚”……都一样可以导致出现“实”。却不属于“阳”。 阴,一样可以造成“有余”的“实”的表现。当“阴成形”的时候,其实就是“实”的时候。 但,这种“有余”,就不属于“阳”。 所以,“实”, 可以为【阳】,可以是“阳中阳”。 但是,也可以属【阴】。属于“阴中阴”的表现。 这种情况很多。也很常见。 所以,【实】,就是一个“总量多”的问题。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特性。 那么,现在在看这句——“表、热、实,属“阳”。” 有问题吗? 既然把上升到【纲】的高度去看问题,就必须要严谨、客观。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什么是【纲】? 【纲】,是统领,是总括。 所以,中医八纲,是八个基础纲领。 但是,后世学习中,逐渐把“八纲”弱化成“八纲辨证”。 这就已经严重萎缩了【八纲】的内涵了。【八纲】的内涵,远远大于“八纲辨证”的内涵。不能正确认识“纲”,用就会被局限。 所以,中医很多概念,是不可以模糊的。但是,就被模糊,并且弱化了。例如这里的【纲】;例如【主】不等于“主治”等等。 学习基础必须把这些混淆、弱化、偏移、混乱的概念疏理清楚、干净。 不然,所学的基础,就必然做不到圆融贯通。 这个,应该较真。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