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桂九胃舒汤“相关的词条 化食丸 处方 厚朴、草果、砂仁、山楂、麦芽、神曲、干姜、陈皮、良姜各等分,炙草减半。 制法 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 饮啖生冷水果、油腻难化之物,留积胃脘作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热淡盐汤送下 红花苏木汤 处方 苏木、红花、桃仁、穿山甲、玄胡索、牡丹皮、红曲、香附、番降香、麦芽、通草、山楂、蒲黄、赤芍。 功能主治 因跌扑、负力,或大怒,或饮热,或吐衄血不尽,以致死血留于胁下,胃脘、腹中作疼,痛有常处,一块不移,日轻夜重, 敦阜丸 处方 木香5钱,山楂5钱,麦芽5钱,皂角5钱,丁香5钱,乌药5钱,青皮5钱,陈皮5钱,泽泻5钱,巴霜1钱。 制法 上共为末,用生蒜头1两研烂,加熟水取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坚顽食积,停 家秘消积散 处方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红曲、山楂、鲜麦芽。 功能主治 饮食伤脾,积痢不止。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0:31:48 (GMT+08:00) 家秘消滞汤 处方 平胃散加莱菔子、枳实、山楂、麦芽。 功能主治 食滞。 摘录 《症因脉治》券二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0:31:49 (GMT+08:00) 通快饮 懊恼,大便不利,红白相间,似脓非脓,似血非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玉案》卷六 方名 通快饮 组成 山楂1钱,麦芽7分,苍术7分,莱菔子7分,枳实7分,木通7分,大黄1钱2分,槟榔1钱2分。 主治 小儿痢疾始发。 加味调中健脾汤 水煎,食远温服。如头目眩痛,加川芎、白芷各1钱;如左胁气滞,加青皮、柴胡各1钱;如右胁痛,加枳壳1钱;如饮食肉物所伤,加神曲、麦芽、山楂各8分;如恶心呕哕,加藿香、砂仁各8分;如肺经有热,加黄芩7分;如小便涩,加栀子(炒)8分;如相火动,加 加减保和丸 麦芽、楂肉、枳实、苍术、厚朴、莱菔子、陈皮。 功能主治 食积泄泻。 用法用量 脾虚,加白术;热积,加川连;寒积,加炮姜;气滞,加木香。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组成 山楂3两, 加味枳术汤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二引《直指》 《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 白术2钱,枳实1钱,陈皮1钱,麦芽1钱,山楂1钱,茯苓1钱,神曲1钱,连翘1钱,茵陈1钱5分,荷叶1钱5分,泽泻5分。 主治 谷疸,胸膈满闷,嗳腐吞酸。 千金消癖丸 山楂肉 香附(醋炒)三棱(醋炒)莪术(醋炒)各6克 水红花子 神曲(炒)麦芽(炒)各12克 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将阿魏3克,白水和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癖疾,午后潮热,口渴饮 平胃保和汤 1钱,厚朴1钱,枳实1钱,陈皮1钱,莱菔1钱,山楂1钱,香附1钱,炙草5分。 主治 食积,心痛如有物不得下。 《症因脉治》卷一 组成 苍术、厚朴、广皮、甘草、莱菔子、山楂、麦芽、神曲、连翘。 主治 头痛,食积作痛者。 曲麦二陈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三 《金鉴》卷五十三 组成 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黄连(姜制)、山楂、麦芽(炒)、神曲(炒)、栝楼仁、枳实(麸炒)。 主治 食积咳嗽、便溏。 用法用量 生姜、红枣为引,水煎服。 曲麦山楂地骨知母汤 《温热经解》 组成 神曲2钱,山楂2钱,麦芽2钱,知母3钱,地骨皮3钱。 功效 消食降火。 主治 外邪已解,五更咳嗽,胃中有积食。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0:24:30 (GMT+08:00) 九物饮 处方 神曲(炒)、麦芽、山楂、香附、青皮、干姜(炮)、木香、厚朴、槟榔各等分。 功能主治 诸饮食伤。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产科发蒙》卷二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 脾泻丸 处方 人参 白术(土炒)白茯苓 山药 陈皮各30克 黄连(炒)15克 山楂15克 麦芽30克 肉豆蔻9克 泽泻30克 功能主治 治脾虚久泻。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六要》卷三 最后修 养胃化疸汤 组成 茵陈、苍术、木通、泽泻、猪苓、山栀、白茯苓、薏苡仁。 主治 五疸。 加减 食滞,加神曲、山楂、麦芽;酒疸,加苜蓿、葛根;女劳疸,加当归、红花。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4:48:42 (GM 枳实导滞化毒汤 《麻科活人》卷四 方名 枳实导滞化毒汤 组成 枳实、青皮、麦芽、木通、连翘、赤苓、牛蒡子、山楂肉、槟榔、厚朴、甘草。 主治 麻疹饮食过伤,腹满胀痛。 用法用量 加灯心为引,水煎服。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消中分利汤 《幼科直言》卷五 方名 消中分利汤 组成 厚朴(炒)、山楂、神曲(炒)、麦芽(炒)、陈皮、猪苓、青皮、泽泻、大腹皮。 主治 小儿脾虚,伤食作肿,善能饮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 乐膳散 方解 小儿厌食症多因饮食不节伤于脾胃,亦有因先天不足,脾胃本虚而致纳运不佳者。方中苍术、山楂、麦芽、五谷虫运脾开胃,橘白补胃。苍术、山楂、麦芽均生用。五谷虫善治小儿诸疳,内含抗菌活性蛋白和多种消化酶,有较强的抗菌、助运效能。全方作用于 安胃饮 青黛3钱,赤石脂1两。 功能主治 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 用作饭小锅,煎取清汁1大碗,调入蜂蜜2两,徐徐温饮下,1次只饮1口,半日服尽。 若服后吐仍未止或其大便燥结者,去石脂加生赭石(轧细)1两;若嫌青黛微有药味者,亦可但用半夏、 厌食 斛9克,木瓜9克,白芍9克,山药9克,山楂5克,麦芽15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乌梅9克,甘草6克,砂仁3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气虚 证见 精神疲乏,面色萎黄,厌食拒食,如稍进饮食,则大便烂或夹有不消化之食物残渣,容 柴平汤 加;食积,加神曲(炒)2.4克,麦芽(炒)2.1克,山楂3克,枳实(麸炒)3克。 摘录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 《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引《宦邸便方》:柴平汤 别名 柴平饮、柴平煎 处方 银柴胡2 泄泻主方 两虚,不能统摄运行,或由饮食内伤,风寒外袭,冲动其势。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大枣5枚,浓煎,趁热徐徐缓服,不宜骤下。 加减 若伤谷食,但加炒麦芽少许,以消导之,然麦芽亦能软便,不可过多;若伤肉食,少加山楂;若伤面食,少加神曲;若 香砂平胃散 。 《济阳纲目》卷七十四 方名 香砂平胃散 组成 香附1钱,陈皮(去白)1钱,枳实(麸炒)1钱,山楂1钱,麦芽(炒)1钱,砂仁5分,木香5分,干姜3分,槟榔3分,甘草(炙)3分,青皮(去白)1钱。 主治 食积胁痛。 桂九胃舒汤。 各家论述雪莲、白地榆、红地榆、兰(云)木香、杨梅(树)皮、云黄莲等 对急慢性胃肠炎有明显疗。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莱菔子消食降气,佩兰、藿香芳香开胃,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和胃理气,增进饮食之功。 升消平胃散 分,陈皮2分,山楂6分,麦芽6分。 主治 痘疹,感冒积滞作腹痛者。 《痘科类编》卷四 组成 厚朴5分,苍术5分,小川芎5分,香附5分,紫苏5分,藿香3分,砂仁3分,白芷3分,陈皮3分,炙甘草2分,麦芽6分,山楂1钱。 主治 柴朴汤 、麦芽、山楂。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医碥》卷六:柴朴汤 处方 柴胡、独活、前胡、黄芩、苍术、厚朴、半夏曲。 功能主治 疟挟痰湿及食滞者。 用法用量 气弱,加参、术;食不化,加神曲、山楂、麦芽。 燥湿痰星夏丸 主治 湿痰;亦治白浊因痰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姜汤送下。 加减 湿痰,加苍术;食积痰,加神曲、麦芽、山楂;热,加青黛。 制备方法 上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青黛为衣。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 除积汤 当归、山楂、神曲、三棱(醋炒)、砂仁、槟榔、莪术(醋炒)、陈皮、枳实、酒军、茵陈、腹皮(一本有朴消)。 功能主治 酒伤黄肿,气喘发咳,小腹肿满、膨胀,有积结而服药不效,攻下之后,用本方调理。 用法用量 麦芽引。 摘录 消导宽中汤 ;治法汇》卷五 方名 消导宽中汤 组成 白术1钱半,枳实(麸炒)、厚朴(姜制)、陈皮、半夏、茯苓、山楂、神曲、麦芽、萝卜子。 主治 水肿。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加减 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 最后修订 护内汤 处方 白术3钱,茯苓3钱,麦芽1钱,山楂5粒,甘草1钱,柴胡1钱,半夏1钱,枳壳5分,神曲8分,肉桂2分。 功能主治 消食,祛逐外邪。主人有好食肥甘烹炙之物,遂至积于胸胃久而不化,少遇风邪,便觉气塞不通。 参茯甘桔汤 处方 山楂10粒,麦芽1钱,人参1钱,桔梗1钱,枳壳5分,甘草5分,茯苓3钱。 功能主治 人有好食肥甘烹炙之物,遂至积于胸胃,久而不化,少遇风邪,便觉气塞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 饭醉 困。《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治宜健脾消食,用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参见食后昏困、嗜卧等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1:25 (GMT+08:00) 加味和中饮 处方 陈皮2钱,枳壳2钱,砂仁(炒,研)2钱,山楂2钱,麦芽(炒)2钱,川朴(捣)2钱,泽泻2钱,神曲3钱(炒),川大黄3钱。 功能主治 头痛,饮食内伤,其病在里,胀满烦躁。 摘录 《医门八法》卷三 最 加味小承气汤 处方 制厚朴9克,枳实9克,生大黄9克,生山楂15克,生神曲15克,生麦芽15克,槟榔15克。 功能主治 消导攻积。主食黑枣过多,凝聚成积。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 陈树森 小儿好睡 ,易致消化失常,湿阻中焦,升降不利,或乳食停滞而成。治宜健脾化湿助运,用六君子汤加苍术、苡仁。若有乳食停滞,佐入山楂、神曲、麦芽之类,以消食导滞;若心脾气虚挟痰,佐以当归、白芍、枣仁,豁痰养心。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 定吐汤 处方 人参1钱,砂仁1粒,白术5分,茯苓2钱,陈皮2分,半夏1分,干姜1分,麦芽5分,山楂3粒。 功能主治 安脾胃,止吐,消积。主 用法用量 水煎服。夏月,加黄连3分;冬月,加干姜3分。 摘录 坤宁散 处方 乌药、厚朴、麦芽面、山楂肉、广木香、蓬莪术、京三棱。 制法 上为极细末,重罗再筛。 功能主治 小儿恣食肥腻,过啖生冷,腹坚胀痛。 用法用量 每岁服1钱,姜汤调下。 摘录 《医方易简 茵陈治疸汤 。 主治 诸黄疸,因湿得之。 用法用量 用茅根为引。 加减 热甚,加黄连;渴,加麦冬、花粉;因食伤,加山楂、麦芽;因酒伤,加煨葛根、甘蔗浆。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6:04:34 (GMT+08:00) 加减五苓汤 处方 柴胡、陈皮、甘草、厚朴(炒)、山楂、白茯苓、白芍(炒)、麦芽(炒)、扁豆、猪苓。 功能主治 夏秋时霍乱吐泻,有伏暑在内,面赤唇红,作渴。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症,兼服六一散。 摘录 《幼科 胎前食泻 前食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指怀孕后饮食过多而泻下。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脾不健运,胃不能腐熟水谷,于是腹满嗳气,泻下酸臭。治宜健脾消食导滞。用养胃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或用保和丸治之。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
|
来自: 昵称6636955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