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七章 消导剂

 学中医书馆 2013-01-22
第十七章 消导剂
凡能消化食滞、解醒醒酒、治疳化积、消癥磨痞之剂,均称之为消导剂。
凡积久饮酒,肥甘过用,食积停滞,酿成湿热,蕴阻中州者,枳实导滞丸、木香导滞丸;若食积停滞,湿浊困顿,脾失健运者,廓清饮,大、小和中饮;若饮食过饱,宿食停滞,胃失和降者,保和丸、大安丸;若脾虚不运,饮食停滞者,枳术丸;香砂枳实丸、橘半枳术丸,麦曲枳实丸等方,随证用之可也;若脾虚气弱,饮食难以尅化者,健脾丸;若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羸,将成疳积者,敛脾散;湿郁气滞,痰食互结,脾胃生降失司者,枳实消痞丸;贪杯强饮,宿醉不醒,胸膈痞闷,眩晕呕吐者,葛花解醒汤;小儿乳食不匀,面黄肌瘦,疳积腹膨者,蟾砂散;腹中气聚成瘕,聚散无常者,枳实丸;若疟病病日久,结成癥积,右胁下块垒有形者,鳖甲煎丸;若黄疸蛊毒,日久成癥者,耆婆万病丸;若燥邪入血,化瘀成癥丹,化癥回生丹。
消导诸剂之用,大概若此。
 
 
 
第一节 消导化滞剂
保和丸
(消积导滞法)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山楂六两  神曲二两  半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 
为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远服。
【主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口粘、脘痞,嗳气恶食,便通不爽,舌苔粘黄,脉滑有力。
【方论选萃】
晚近朱良春:山楂、神曲、麦芽,助消化,消食积;茯苓、半夏、陈皮,化湿浊,降脾胃;莱菔子宽胸下气,降浊益胃;连翘散结消壅。合为治疗小儿食积湿滞的常用便方(《汤头歌诀详解》)。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山楂酸温收缩之性,能消油腻腥羶之食,神麴辛温蒸×之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菔子辛甘下气而制面,麦芽咸温消谷而软坚。伤食必兼乎湿。茯苓补脾而渗湿,积久必郁为热。连翘散结而清热,半夏能温能燥,和胃而健脾,陈皮能降能升,调中而理气,此内伤而气未病者,但当消导,不须补益。大安丸加白术,则消补兼施也。
本方加白术、白芍,去半夏、菔子、连翘,蒸饼糊丸,名小保和丸,助脾进食。本方加白术二两,名大安丸。或加人参,治饮食不消,气虚邪微。本方加白术、香附、黄芩、黄连、厚朴、枳实,治积聚痞块。本方合越鞠丸,扶脾开郁(《医方集解》)。
明吴昆:伤于饮食,故今恶食,诸方以厉药攻之,是伤而复伤也。是方药味平良,补剂之例也,故日保和。山楂甘而酸,酸胜甘,故能去肥甘之积;神曲甘而腐,腐胜焦,故能化炮炙之腻;卜子辛而苦,苦下气,故能化面物之滞;陈皮辛而香,香胜腐,故能消陈腐之气;连翘辛而苦,普泻火,故能去积滞之热,半夏辛而燥,燥胜湿,故能消水谷之气;茯苓甘而淡,淡渗,故能利湿伤之滞(《医方考》)。
清张石顽:本方加炒白术二两,名大安丸。按保和九、大安丸中麦蘗伤肾,菔子伤脾胃之气,恐非丸剂所宜久服之品,当易枳实、香附子,功用不殊,而不致伤犯先后天之真气也(《张氏医通》)。
清费伯雄:此亦和中消导之平剂,惟连翘一味,可以减去(《医方论》)。
清张秉成:此为食积痰滞,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羶油腻之积,行瘀破滞,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神曲系蒸窖而成,其辛温之性,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下气,而化面积,麦芽咸温,消谷用行瘀积,二味以之为辅。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连翘之苦寒散结而清热。积郁之凝,必多痰滞,放以二陈化痰而行气。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刘,故特谓之保和耳(《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郭炳森治不能食肉症案(选自《河北中医》1987;(3):20)
张某某,男,5l岁,干部。患者5年前因食不洁肉引起呕吐,腹泻,以急性胃肠炎住院1周痊愈出院。后每因寒冷,饮食欠当,即脘腹不舒,便溏日3~4次,食肉更甚,故以素食调养。仅遗不能食肉,见肉即恶心欲吐,欲食而不能食,多处求医,久治不愈,主诉无不适,肝、胆、胰、胃、肠等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舌淡,苔薄白,脉缓。考虑病起于伤肉食,投以保和丸,重用山楂,
处方:焦山楂20克  神曲10克  麦芽10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克  连翘10克
水煎服,日服1剂。
二诊:患者服药7剂后,见肉已不恶心欲吐,近2日少进肉食亦无任何不适。嘱其再进7剂,追访2年未复发。
例二  郭炳森治顽固性呕吐案(选自《河北中医》1987;(3):20)
田某某,女,19岁,工人。患者因重感冒住院,经治疗而愈。继则出现恶心呕吐,食后l~2时即频频呕出,甚则为黄色胆汁,有时不进食也恶心呕吐。身体瘦弱,心慌气短,动则加重,每日需补充液体支持。发育正常,营养差,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尿、便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胃及十二指肠经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对症治疗,曾用爱茂尔、灭吐灵、阿托品、鲁米那、氯丙嗪、安定等药无效。中药先后应用舒肝解郁、降逆止呕、通腑泻浊、养阴和胃、清热止呕等法经治月余无效。呕吐严重时,被迫应用亚冬眠疗法使患者入睡才能缓解。诊断为神经性呕吐,用保和丸加减,处方:山楂15克,神曲15克,麦芽15克,莱菔子15克,陈皮IO克,连翘10克,竹茹5克,每日1剂。
二诊:服药1周,恶心呕吐已愈,观察10日,未复发,痊愈出院。
【按语】
此二陈汤衍生变化者也。盖胃主承纳,以通为用,饮食多饱,胸膈饱闷,食臭嗳腐者,食积停滞中焦,胃失充和之用也。方以二陈降逆;山楂、神曲消食化滞,莱菔子尤为消化食积之要药;连翘之用,在清热散积,盖食积停滞,郁而化黄也。
附方一
大安丸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山楂二两  神曲炒  半夏  茯苓各一两  陈皮  萝卜子  连翘各半两  白术二两
上为末,粥糊为丸服。
【主治】小儿饮食酒积停滞,胸膈痞满腹胀。
【按语】
此方乃保和丸变化之方也,此方制小其剂,而加白术二两,则消中有补焉。
廓清饮
(和中化湿、导滞化积法)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枳壳二钱  厚朴一钱半  大腹皮一二钱  白芥子五七分或一二钱  萝卜子生捣,一钱,如中不甚胀,能食者,不必用此  茯苓连皮用,二三钱  泽泻二三钱  陈皮一钱
上以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主治】三焦壅滞,胸膈胀满,气道不清,小水不利,年力未衰,通身肿胀,或肚腹单胀,气实非水等证。
大和中饮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化湿消积法)
陈皮一二钱  枳实一钱  砂仁五分  山楂二钱  麦芽二钱  厚朴一钱半  泽泻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主治】饮食留滞积聚等证。
附方一
小和中饮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化湿消积法)
陈皮一钱五分  山楂二钱  茯苓一钱半  厚朴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扁豆炒,二钱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水煎服。
【主治】胸膈胀满,或妇人胎气滞满;因食而成疟痞;病后浊气未净,或余火未清,胃口不开,饮食不进;呃逆;食饮寒凉,或误食性寒生冷等物,致伤胃气因而作呕,寒滞未散而兼胀兼痛;吐利因于过食,或瓜果生冷,以致食留不化,遂成痞膈霍乱;积聚,不堪攻击,只宜消导渐磨者;恶阻,饮食停滞作胀;小儿伤食呕吐,但有食滞而胃不寒者;小儿痞块,兼胃脘停积,食滞作胀;痘疹,饮食停滞,中满作痛者。
枳实导滞丸
元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清热化湿导滞法)
大黄十两  枳实麸炒,去瓤  炒神曲各五钱  茯苓去皮  黄芩 黄连  白术各三钱  泽泻二钱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水送下。
【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脘腹脾满,闷乱不安,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泻痢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沉实。
【方论选萃】
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饮食伤滞,作痛成积,非有以推荡之则不行,积滞不尽,病终不除。故以大黄、枳实攻而下之,而痛泻反止,经所谓通因通用也。伤由湿热,黄芩、黄连佐之以清热,茯苓、泽泻佐之以利湿。积由酒食,神曲蒸窖之物,化食解酒,因其同类,温而消之。茶、连、大黄苦寒太甚,恐其伤胃,故又以白术之甘温,补上而固中也(《医方集解》)。
徐大椿:湿热内滞,积久伤脾,不能运化精微,故大腹胀满,疼痛不已。积实破滞气以推积,白术健脾元以运湿,黄连清火燥湿,黄芩清热宽肠,神曲消积滞,甘草和中州,茯苓渗湿化热以利脾肺,泽泻分清以利膀胱,大黄乃荡涤热结之品,为推送湿热积滞之首。为末糊丸,白汤送下,使湿热化而积滞消,则脾气健而胀闷退,何疼痛之不已哉?此导滞开结泻热之剂,为湿热积滞闷痛之祟方。
湿热内滞,脾气不输,不能消化痰食而痞结于中,故胀闷恶食,腹痛不止焉。此积术丸合三黄汤而兼五苓之制,以祛湿热宿滞也,热实腹痛者宜之(《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王泰林:大黄、枳实荡涤实热,芩、连燥湿清热,苓、泻利湿泄热,神曲消食和中,白术补脾,湿热积滞自化(《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附方一
木香导滞丸
《松崖医径》
(清化湿热、健脾消滞法)
大黄一两  制枳实  炒神曲各五钱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各三钱  木香  槟榔  泽泻各二钱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远温开水送下,以利为度。
【主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消化,痞满闷乱不安。
枳术丸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
(健脾化滞法)
白术二两  枳实麸炒,一两
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
【主治】脾胃运化无力,饮食停滞,腹胀痞满。
【方论选萃】
元李杲:白术苦甘温,泄心下痞闷,消胃中所伤,此药下胃,所伤不能即去,须一二时许,食乃消化。先补虚而后化所伤,则不峻利矣。荷叶状如仰盂,于卦为震,正少阳肝胆之气。饮食入胃,营气上行,即此气也。取之以生胃气,更以煨饭和药,与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脾胃,其利大矣。若用食药下之,传变诸症,不可胜数。按东垣此方,或出金匮,然一急一缓,一行一补,其用有不同者。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李东垣曰:白术甘温,补脾胃之气,其苦味除胃中湿热,利腰脐间血,过于枳实克化之药一倍。枳实苦寒,泄胃中痞闷,化胃中所伤,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伤,则不峻矣。荷叶中空色青,形仰象震,在人为少阳瞻,生化之根蒂也。饮食入胃,营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也。胃气元气谷气,甲胆上升之气也,食药感此气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烧饭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补令胃厚,不至再伤,其利广矣(《医方集解》)。
清张石顽:海藏曰:东垣枳术丸,本仲景枳术汤,至晚年道进,用荷叶烧饭为丸,取留滓于胃也。太无曰: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张氏医通》)。
明吴昆:健脾消痞,此方主之。一消一补,调养之方也。故用白术以补脾,枳实以消痞,烧饭取其香以益胃,荷叶取其仰以象震。象震者,欲其升生甲胆之少阳也。此易老一时之方,来东垣未年之悟,孰谓立方之旨易闻耶?(《医方考》)。
明张介宾:洁古枳术丸,以白术为君,脾得其燥,所以能健;然佐以枳实,其味苦峻,有推墙倒壁之功。此实寓攻于守之剂,惟脾气不清而滞胜者,正当用之,若脾气已虚,非所宜也(《景岳全书》)。
清徐大椿:脾虚气滞,不能磨食,而饮食易伤,故中院痞结,谷少肌消焉。枳实破滞气,力有冲墙倒壁之功,白术补脾元,俾复坤土健运之职,荷叶煨饭为九,使滞化气行,则脾土健运有常,而病结自开,安有饮食易伤、谷少肌消之患哉?此健中消滞之剂,为脾虚食滞痞结之专方(《医略大书杂病证治》)。
清费伯雄:一补脾,一去实,简当有法,勿以其平易而忽之(《医方论》)。
近代蔡陆仙:此乃治脾虚食积生痰之方,凡中气虚而有痰者,宜服之。有消补兼行,去瘫不伤气之效力也(《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附方一
香砂枳术丸
明张介宾《古方八阵》
(和中消滞法)
木香  砂仁各五钱  枳实一两  白术二两
研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术煎汤送下。
【主治】气滞停食,心胸满闷,不思饮食。
附方二
橘半枳术丸
明虞抟《医学入门》
(和中化积法)
橘皮  枳实  半夏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为细末,用荷叶裹米、烧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六十丸,橘皮煎汤送下。
【主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
附方三
曲麦枳术丸
《奇效良方》
炒神曲  炒麦芽  枳实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为细末,荷叶煨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白水送下。
【主治】饮食过多,心闷不快,腹满。
健脾丸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炒白术二两半  木香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  茯苓二两  人参一两半  炒神曲  陈皮  砂仁  炒麦芽  山楂  山药  煨肉豆蔻各一两
为细末,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腹陈米煎汤松下,日二次。
【主治】脾虚气弱,饮食不消。
【方论选萃】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脾胃者仓廪之官,胃虚则不能容受,故不嗜食,脾虚则不能运化,固有积滞,所以然者,由气虚也,参、术补气,陈皮利气,气运则脾健而胃强矣。山楂消肉食,麦芽消谷食,戊己不足,故以二药助之使化。枳实力猛能消积化痞,佐以参术,则为功更捷,而又不致伤气也。夫脾胃受伤,则须补益。饮食难化,则宜消导,合斯二者,所以健脾也。本方去山楂、麦芽,加茯苓、炙甘草,名益气健脾丸,治脾虚食少,本方去山楂、麦芽、陈皮,加当归、芍药、芎穹、麦冬、柏子仁,名养荣健脾丸。治脾阴不足,饮食不为肌肤,本方去人参、枳实、麦芽,加香附、木香、半夏、茯苓、神曲、黄连、当归、芍药、荷叶烧饭丸,名理气健脾丸。治脾胃虚弱,久泻久痢,本方去人参、山楂、麦芽,加神曲、川芎、香附、麴糊丸,名舒×健脾丸。治脾气郁滞,饮食不消,本方去山楂、麦芽,加半夏、胆星、蛤粉、茯苓、神麴糊丸,名化痰健脾丸。治内伤挟痰,本方去人参、山楂、麦芽,加半夏、山栀、黄连、水丸,名清火健脾丸。治脾虚有火,本方去人参、山楂、麦芽,加木香、槟榔、厚朴、半夏、甘草,名和中健脾丸。治胃虚饥不欲食,再加人参,名妙应丸。治胃虚不能食,脏腑或结或泻,本方去山楂,加半夏、青皮、木香、砂仁、草寇、干姜、炙甘草、茯苓、猪苓、泽泻、蒸饼丸,名宽中进食丸,补脾胃,进饮食。
附方一
啟脾散
清张秉成《成方便读》
(健脾消积法)
人参  制白术  莲子肉各三两  山楂炭  五谷虫炭各二两  陈皮  砂仁各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羸,将成疳积,或禀赋素亏,脾胃薄弱,最易生病。
 
 
第二节 消痞磨积剂
枳实消痞丸(即失笑丸)
元李东垣《兰室秘藏》
(健脾和胃法)
干姜一钱  炙甘草  麦芽  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  厚朴炙,四钱  枳实  黄连各五钱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远服。
【主治】气壅湿聚,痰食交阻,胃脘脾满呕恶,腹中雷鸣胀痛,身体困倦,饮食减少,便溏,舌红耳润,苔腻,脉虽滑而重按濡者。
【方论选萃】
晚近朱良春:本方是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大枣合四君子汤再加枳实、厚朴、麦芽所组成。方中黄连、干姜苦降辛开,善调心下之寒热,解除心下之痞;枳实、厚朴宽中下气去积,除湿散满;半夏祛湿强脾、止呕,配合枳、朴消痞除胀;四君、麦芽补气健脾,助消化。综合起来,本方具有消痞去积、燥湿散满、补气健脾的作用。
吴昆: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右关脉弦者,此方主之。痞与“否”同,不通泰也。《易》曰;天地不交而成否。故肺气不降,脾气不运,升降不通,而名病也。脾为邪气乘之,不足以胜谷,故令恶食。脾者卑藏,投气于四肢,而后肢体强健,脾病则不能致气于肢体,故令懒倦。弦,肝脉也,水来克土,故令右关脉弦。是方也,枳实、黄连、厚朴之苦,可以下气;半夏曲、干生姜之辛,可以行滞;人参、甘草、白术、茯苓之甘,可使健脾;麦蘗善消,则可以推陈而致新矣(《医方考》
汪昂:此足太阳、阳明药也。枳实苦酸,行气破血;黄连苦寒,泻热开郁,并消痞之君药。厚朴苦降,散湿满而化食厚肠;麦芽咸温,助胃气而软坚破结;半夏燥痰湿而和胃;干姜去恶血而通关,皆所以散而泻之也。参、术、苓、草,甘温补牌,使气足脾运而痞自化,既以助散泻之力,又以固本使不伤真气也(《医方集解》)。
徐大椿:胃虚寒滞,膈热不化,故心气不降,脾胃不磨,乃成痞满焉。黄连清膈热,厚朴泻中满,白术助脾运化,人参益胃扶元,干姜温中散寒,枳实消痞除满,茯苓渗湿气,甘草和中气,半夏化痰涎以醒脾气也。俾寒化气调,则膈热自解,而胃气温暖,脾元健运,何痞满之不除哉?此疏补兼行、寒热并施之剂,为胃寒膈热痞满之专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费伯雄:此方佳处,全在姜、连,苦辛便能平木。否则全不关照肝经,主治条下右关脉弦一语,其谓之何?(《医方论》
张秉成:夫满而不痛者为痞。痞属无形之那,自外而入,客于胸胃之间,未经有形之痰血饮食互结,仅与正气搏聚一处为患。放以黄连、干姜并用,一辛一苦,一散一降,则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二味实为治痞之主药。然病结于中,则气壅湿聚。必渐至痰食交阻,故以枳实破气,厚朴散湿,麦芽化食,半夏行痰,自无胶固难愈之势。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必以四君子坐镇中州,祛邪扶正,并驾齐驱.故此方无论虚实之痞,皆可治之。用蒸饼糊丸者,以谷气助脾胃之蒸化耳(《成方便读》)。
李畴人:以参、术、苓、草扶正气,以枳实、麦芽化滞消痞,佐以半夏曲、厚朴之开痞化痰,生姜、黄连一辛一苦,而治中焦无形湿热。丸以蒸饼,和中化滞,去邪不伤正,斯为王道之法(《医方概要》)。
【按语】
胃主承纳,脾主消磨,一脏一腑,一升一降,相互为用。湿郁气滞,痰食交阻脾胃,生降失常,故以四君子汤,健脾益胃;黄连、干姜辛开苦降;厚朴、枳实辛苦泄降,以复其生降之用焉。
葛花解醒汤
元李东垣《脾胃论》
木香五分  橘皮  人参  猪苓  茯苓各一钱五分  炒神曲  泽泻  干姜  白术各二钱  青皮三钱  白豆蔻仁  砂仁  葛花各五钱
为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取微汗。
【主治】嗜酒过度或宿醉不醒,脾虚湿阻,胸膈痞闷,头晕呕吐,小便不利。
【方论选萃】
明吴昆:葛花之寒,能解中毒之毒;茯苓、泽泻之淡、能利中酒之湿;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陈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滞;生姜所以开胃止呕,神曲所以消磨炙腻;而人参、白术之甘,所以益被伤之胃尔(《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手足阳明药也。过饮无度,湿热之毒积于肠胃,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从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散解酒,故以为君。神麴解酒而化食。木香、干姜调气而温中。青皮、陈皮除痰而疏滞。二苓、泽泻能驱湿热从小便出。乃内外分消之剂。饮多则中气伤,故又加参术补其气也(《医方集解》)。
晚近朱良春:本方汤名解醒,可见是专为酒病而设。饮酒过度,损伤脾胃,必致酒湿内停。所以治以分消酒湿,用葛花清凉解酒,使湿邪从肌表而出;用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尿,使酒湿从小便而出;用砂仁、蔻仁、青皮、木香、干姜理气温中,醒脾助运,以止呕吐,除痞闷;用人参、白术、神曲补脾胃,助消化。无论一时饮酒过量,醉酒中毒,或平常嗜酒过度,损伤脾胃,都可应用本方治疗。
【近代验证】
例一  贾德新治水肿案
白某某,男,51岁,蒙族,农民,住内蒙后旗茂林嘎查。1984年5月13日入院。
患者于5月10日因过量饮酒,酩酊大醉。醒后,口渴又饮入大量冷水,第二天晨起面都微肿,不思饮食,后渐加重来院治疗。可见两眼睑及面部肿胀,腹部肿胀,足踝亦肿,控之凹陷没指。胸膈痞闷,口苦,头晕恶心,小便不利,脉弦滑,苔白腻。检查: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尿常规,蛋白(++),沉渣WBC6—7,镜下见到颗粒营型/高,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诊为:水肿,属湿阻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治宜:温中利湿、健脾行水,力用葛花解醒汤。
处方:葛根15克  木香15克  砂仁15克  猪苓20克  茯苓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木瓜15克  枳壳15克
水煎,服三剂后诸症悉减,浮肿明显消退,血压130/80毫米汞柱,尿中管型及白细胞消失,仅存至白(+),又服三剂后尿检正常出院。
例二  吕刚治酒后盗汗案(选自《四川中医》1986年第5期)
丁某,男,37岁,干部。于1985年4月12日初诊。
盗汗三载余,酒后加重,浸衣湿被,曾屡次求医而乏效。伴面黄不泽,寐不落寤,多梦,舌淡苦薄腻、脉濡。此为平素伤酒,酒毒湿热上扰神明,心液外泄。冶宜分消酒湿、解毒健脾,并嘱其忌酒。乃疏葛花解醒汤方:
干葛根30克(代替葛花)  茯苓15克  猪苓10克  泽泻15克  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神曲10克  砂仁3克(后下)  青陈皮各3克  淡干姜3克  广木香6克  白蔻仁5克(后下)。
水煎服,二剂即瘥。
例三  吕刚治酒后泄泻案(选自《四川中医》1986年第5期)
周某,男,35岁,炊事员。于1984年10月31日初诊。
因酗酒过度,翌晨肠鸣泄泻,泻下稀水八次余,伴泛恶欲呕,暖吐腐气,脘闷腹满,四肢怠惰,微有形寒,舌淡苔薄、脉软无力。证属酒食内停、脾胃受损、传导失职。治拟消导解酒、温中健脾。
处方:干葛根30克  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甘草5克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神曲10克  广木香6克  青陈皮各3克  淡干姜3克  砂仁3克(后下)  白蔻仁3克(后下)。
二剂,水煎服。药后宿食呕出,胸脘宽爽,腹泻渐止。再以原方去猪苓、泽泻、白蔻仁,加扁豆1O克,煎服三剂而愈。
蟾砂散
(消化疳积法)
《绛囊撮要》
大虾膜一个  砂仁不拘量
将砂仁研末,装入虾膜腹内,令满,缝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红,候冷,将虾膜、砂仁研末,作三次服,陈皮煎汤送下。
【主治】气膨;并治小儿疳疾,面黄肌瘦,肚腹胀满。
枳实丸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白术二两  枳实  半夏  山楂  神曲  麦芽各一两  姜黄  陈皮各半两  木香一钱半
研末,荷叶蒸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生姜汤下。
【主治】积聚痞块。
鳖甲煎丸
(化癥软坚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薇三分  半夏一分  妊娠一分  蛰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巢四分、炙  赤消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右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著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主治】瘧疾久不愈,内结癥瘕,欲成劳瘵者,名曰瘧母。
【方论选萃】
明徐忠可:药用鳖甲煎者,鳖甲入肝除邪养正。合锻×灰所浸酒去瘕,故以为君。小柴胡汤、桂枝汤、大承气汤为三阳主药,故以为臣。但甘草嫌柔缓而减药力。枳实嫌破气而直下,故去之。外加干姜、阿胶助人参、白术温养为佐。瘕必假血依痰,故以四虫桃仁合半夏消血化痰。凡积必由气结,气和而积消,故以乌扇、葶苈利肺气,合石苇、瞿麦清邪热而化气结。血因邪聚则热,故以牡丹、紫薇去血中伏火,膈中实热,为使。千金方去鼠妇、赤消,而加海藻、大戟,以软坚化水,更妙。
清王孟英:鳖甲煎丸,都用异类灵动之物。若水陆飞潜升者、降者、走者、伏者咸备焉。但恐诸虫扰乱神明,取鳖甲为君守之,其泄厥阴破癥瘕之功,有非草木所能比者。阿胶达表息风,鳖甲入里守神,蜣螂动而性升,蜂房毒可引下,蛰虫破血,鼠妇走气,葶苈泄气闭,大黄泄血闭,赤硝软坚,桃仁破血,乌扇降少阳相火,紫薇破厥阴血结,干姜和阳退寒,黄芩和阴退热,和表里则有柴胡、桂枝,调营卫则有人参、白芍,厚朴达原,劫去其邪,丹皮入阴,提出其热,石苇开上焦之水,瞿麦涤下焦之水,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灶灰性温走气,清酒性暖走血。统而论之,不越厥阴阳明二经之药,故久瘧去营卫而著脏腑者,即非瘧母,亦可借以截之。金匮惟此方与薯蕷丸药品最多,皆治正虚邪著,久而不去之病。非汇集气血之药,攻补兼施,未易奏功也。
【按语】
《金匮》鳖甲煎丸一方,即桃仁承气汤、小柴胡汤两方复合而加味者也。瘧不离少阳,故主以小柴胡汤,去大枣、甘草,虑其壅气;病久邪入血络,取桃仁承气之通瘀滞;加厚朴、乌扇、葶苈消痰浊而平气逆;瞿麦、石苇,泄水邪而利水道;丹皮、紫薇凉血散血,白芍和营敛阴;zhe虫、鼠妇之蛰伏,蜂房、蜣螂之飞走,深入血络,搜邪濬血;鳖甲、阿胶咸寒入肾,滋肾水而养肝血。药共二十三味,而铢两悉称,庞而不杂,显系有制之师,此经方之可师可法焉。
耆婆万病丸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搜邪通络、破积利水法)
牛黄  麝香  犀角、镑  桑白皮、剉炒  茯苓  干姜、炮  桂心  当归  芎穹  芍药  甘遂  黄芩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  细辛  桔梗  巴豆、去皮心膜,炒  前胡  紫苑、去芦  蒲黄、微炒  葶苈、炒  防风  人参  朱砂  雄黄、油煎  黄连、去须  大戟、剉炒  禹余粮、醋煅  莞花各一钱六分、醋炒赤  蜈蚣六节、去头足、炙  石蜥蜴、一寸、去头足、炙  莞青十四枚、入糯米同炒米色黄黑去头足翅
右三十一味,并令研细。牛黄、麝香、犀角、朱砂、雄黄、禹余粮、巴豆别研。余者合捣。重绢下筛,以白蜜和,更捣三千杵蜜封下。破除日平旦空腹酒服三丸,如梧子大,取微下三升恶水为良。若卒暴病,不拘平旦早晚皆可服,但以吐利为度,若不吐利,更加一丸,或至三丸五丸,须吐利为度,不得限以丸数。病强药少,即不吐利,更非他故。若其发迟,以热饮汁投之。若吐利不止,即以×饭两三口止之。服药忌陈臭生冷×滑粘食、大蒜、猪、鸡、鱼、狗、牛、马、驴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一日服二日补之,得食新米韭根汁,作羹粥×饮食之,三四顿大良,亦不得全饱。产妇多服,吐利后常参÷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室将息。若旅行卒暴无饮,以小便送之为佳。若一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两小豆,亦以吐利为度。近病及卒病皆用多。积久疾病即少服,常取微溏利为度。
【主治】七种痞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痹,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卧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及连胸背,鼓气坚结,流入四肢,或复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种下痢疳虫,寸白诸虫,上下冷热,久积痰饮,令人多睡,消瘦无力,荫入骨髓,便成滞患,身体气肿,饮食呕逆,腰脚酸疼,四肢沉重,行立不能久,妇人因产冷入子藏,藏中不净,或闭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尽,时时疼痛为患,或因此断产。并小儿赤白下痢,及狐臭耳聋鼻塞等病,此药以三丸为一剂,服药不过三剂,万病悉除。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此方首治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种种诸病。方中牛黄、麝脐开关利窍,犀角、黄连消瘀散热,朱砂、雄黄镇惊豁痰。蜈蚣、蜥蜴、莞青攻毒祛风。巴豆、莞花、甘遂、大戟、葶苈破积利水。干姜、桂心、蜀椒、细辛开痹逐湿。芎藭、当归、芍药、蒲黄、紫苑和血通经。桑皮、前胡、防风、黄芩、茯苓、桔梗透表达气。人参助诸药力。禹余粮固诸药性,共襄搜根剔弊之功。凡系实症,便可谅用不必拘以方例等治也。予尝用治十年,二十年痼疾如伏痰悬饮,当背恶寒无不神应,肢体沉重,腰脚酸痛服之即捷。而坚积、痞块虽未全廖,势亦大减。惜乎,世罕知用耳(《千金方衍义》)。
化癥回生丹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消癥濬血、通阳和阴法)
人参六两  安南桂二两  两头尖二两  麝香  片子姜黄二两  公丁香三两  川椒炭二两  zhe虫二两  京三棱二两  蒲黄炭一两  藏红花二两  苏木三两  桃仁三两  苏子霜二两  五灵脂二两  降真香二两  干漆二两   当归尾四两  没药二两  白芍四两  杏仁三两  香附末二两  吴茱萸二两  元胡索二两  水蛭二两  阿魏二两  小茴香炭三两  川芎二两  乳香二两  良姜二两  艾炭二两  益母膏八两  熟地黄四两  鳖甲胶一斤  大黄八两共为细末,以高米醋一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再加醋熬,如是三次,末之。
共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一钱五分,蜡皮封护。同时温开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主治】燥气延入下焦,播于血分,而成癥者。
【方论选萃】
清吴鞠通:此特补小邪中里,深入下焦血分,坚结不散之痼疾。若不知络病宜缓通治法,或妄用急攻,必犯瘕散为蛊之戒。此蛊乃血蛊也,在妇人更多,为极重难治之证,学者不可不预防之也。化癥回生丹法,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也。方从《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此方以参、桂、椒、姜通补阳气,白芍、熟地,守补阴液,益母膏通补阴气,而消水气,鳖甲胶通补肝气,而消癥瘕,余俱芳香入络而化浊。且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又以醋熬大黄三次,约入病所,不伤他脏,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或者病其药味太多,不知用药之道,少用独用,则力大而急;多用众用,则功分而缓。古人缓化之方皆然,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也。此方合醋与蜜共三十六味,得四九之散,金气生成之数也(《温病条辨》)。
【按语】
此治燥伤血分,深入血络,瘀积成癥之法也。方从鳖甲煎丸、回生丹二方衍化。治熔散寒、行气、疏瘀、濬血、益气、养荣于一炉,亦“养正以除积”之法也。病久体虚,瘀积成癥者宜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