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压药与钙片真的是敌人?

 周振山peta3s4f 2019-09-26

人一上了年纪,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开始逐渐加下降,而骨骼也是衰老器官中的一员。

中老年人骨骼中的钙随年龄增长逐渐流失,骨质出现疏松,而按照国人的饮食习惯,钙的含量的确远远不足,所以在保证每天适量户外活动以及一袋牛奶的基础上,适当补充钙剂还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同时老年人群又是高血压疾病的患病人群,很多人会服用医生开的一种叫做“钙离子拮抗剂”的药物来平复已经升高的血压。

不过,这个钙补充剂要在身体中增钙,与“钙离子拮抗剂”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冲突存在呢?

我们看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年过六旬的李阿姨是位高血压患者,一直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得一直比较理想。

最近,李阿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于是孩子给买了些补钙的钙片,毕竟像李阿姨这样年纪大的人应该多补补钙。

李阿姨却有些疑惑,自己吃的降压药是钙离子拮抗剂,听着就名字就像对抗“钙”的。如果我吃了钙片那降压药的疗效会被钙片抵消吗?或者降压药会影响钙片的效果呢?

于是乎,李阿姨便开始纠结要不要吃这些钙片了……

那高血压患者,或者说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的高血压患者还能补钙吗?

从字面上看,钙离子拮抗剂和补钙似乎是对立的,因此不少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对补钙产生了很大的顾虑。实际上,这种顾虑是源于对钙离子拮抗剂与补钙药物的作用机理不清楚。

真实的情况是这两类药并不相关,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缺钙,在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的同时是可以补钙的。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的最基本原料,人们每天应该约从食物中摄取500~600毫克钙,老年人和孕妇的需要量还要增加,从小肠吸收到体内的钙其中99%与磷结合后沉积于骨质中,只有剩下的极少部分存在于血液、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它们含量极微,却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促进肌肉细胞收缩等。

但是如果人体肌肉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增多,就会引起血管收缩和加强心肌收缩能力,导致血压增高。这种小动脉血管的持续收缩,是引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而此时就需要钙离子拮抗剂来帮助降压了!

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能阻止血管内皮细胞外的钙离子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进入细胞内;进入的钙离子变少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就会舒张。而平滑肌细胞一舒张,血管会扩张,血压就会降低。

但是,它对血液中钙的(细胞外的钙)含量没有影响,更不会拮抗钙的其他生理作用,并且它也不会阻碍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沉积在骨骼上。

所以,高血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与同时补充钙剂并不矛盾。那就在不过量的基础上放心大胆的该补就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