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从脚下走过

 边关风雨图书馆 2019-09-26

唐代诗人刘禹锡,咏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云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浩荡大河源于天,穿山越岭不得闲,风驰电掣震山川,唯有砥柱乐开颜。——黄河序

不到黄河心不甘,今日见君越山峦,惊骇之余连续摄,此景世上美无双。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源头海拔4724米。它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秋天的黄土高原,午后从西面吹来干燥的风,蓝天里游走几缕白云,辣烈阳光炙烤着大地,河谷里蒸腾着水汽,河水在低吟浅唱,这山这水都带有秋天的韵味。

途中那,危而不倒的土崖,深壑幽谷的群山,隐藏于深山峡谷里的几孔窑洞,它们无声从车窗前一一滑过;被风席卷的细沙粉尘,钻进人们鼻腔,粘在皮肤上,进驻发根间,它是那么的细小,那么的无孔不入,那么的无所不在,空气中富含黄土的气息。它是那样的苦涩,甚至还有点无奈,造物主非要让它从贫瘠之地流过,(它没有长江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两岸绿树翠竹,鸟语花香,绿崖高耸,绿色的河水快乐流淌,两岸人们幸福的唱歌生活。)虽然植被不很丰茂,经过多年的奋斗,原先光秃秃山梁也有些许绿色,那是低矮的茸毛草,此情此景也另有一番情趣。我听过黄河沿岸悲壮的信天游,黄塬上声嘶力竭的秦腔,意境中是那样苍凉和决断。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因而黄河的奔流里夹着郁闷,还有些许暴力,它一路愤怒地走来,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将沿途泥沙、植被强力裹挟随它一同奔流前行。

我曾经近距离见过几次黄河,那是在宁夏中卫,甘肃兰州,再就是陕西府谷和山西保德之间的黄河。它们有的波澜不惊,有的汹涌浩荡,有的地段干涸的黄河居然卷起裤脚就能越过。河边很少能看见绿色植被,不尽的黄色把河岸描画成生命的绝唱,只有延绵不绝的沙丘,光秃秃山峦,风中哆嗦的芨芨草与黄河相伴,看到这些我很失望,我堂堂华夏图腾,居然这样没落与不堪。

如今的遇见把我印象中的玻璃镜框打烂。







旅游大巴车一路风尘,来到陕西宜川,这里的黄河壶口瀑布,没有山西吉县一侧的好看壮观,我们步行走过黄河大桥。有人会问:有桥不能开过去吗?全因地方保护主义作怪,那座桥中间的分界处被一根限高杆挡住,大巴车过不去,就得由对岸的前来小车驳载,为当地经济增加些许收入。陕西壶口这边没有饭店,没有旅馆,只有几处停车场。旅游大巴车过不去,只好在此等候,付出十几块钱的停车费,也算是当地的一笔收入。如果没有限高杆的阻拦,大家可以乘车快捷地从两个方向欣赏黄河壶口盛景,做一番比对,那是多好的事。

从基建角度来讲山西这边要强于陕西,下了黄河大桥一拐就见一柱石碑与蓝天相映,它就是黄河壶口纪念碑。


下车地点离壶口瀑布较远,远远看去黄河静默流走波澜不惊。我们在河床上展步跳跃择道而行,河床低洼处黄水流淌,走了一段路程,就发现远处雾霭升腾,水汽弥漫,涛声渐响,黄河缓慢往东而去。

走近壶口瀑布,空气中水花飞溅,很快弄湿我衣裳,水雾飘零满河川,闪雷击鼓达天上,惊心动魄壶口地,剥去面纱显真相。

我把手机藏在怀里,在每个摄影绝佳位置一一拍照,贴近防护铁丝网,将一只手伸出去认真拍照,我感觉黄河似乎有强大吸引力,心在跳,手也在抖,血脉喷张,如若没有防护网的阻拦,躯壳会和黄河一同远去,因为灵魂已随涛涛黄河而去。每到一处摄影地点,为了保护手机,同时不影响摄影质量,都要将屏幕上水渍擦净,这时就会感觉到黄河的水渍里含有极为细小的沙粒,它非常柔小,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手指能准确察觉出它的存在。

黄河在脚下跳跃奔腾,激流飞瀑在耳畔嘶吼,一大团,一大团黄水浊流从壶口顶端队列整齐咆哮的跳入深谷,翻起道道浪花,在人们惊骇之余中,在手机卡擦卡擦的快门声中,它走了,头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一个雄伟的背影,它怀揣着诗,心唱着歌,绝尘而去,走向远方,那里有它的归宿,浩瀚的大海在等着它呢。身后只留下战鼓般的轰鸣在山谷里回荡和目瞪口呆的游客。

黄河壶口瀑布成因:根据地址质史料记载,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漫漫黄河流淌至此,在壶口瀑布两岸附近,河道突然收窄,河床由原来的3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50多米,浩淼的黄河水骤然收成一束,从好几十米高落差的黄河壶口飞流直下,奔泄于河槽间。这里的地貌因其形状恰似一把茶壶的口部,故而得名:壶口。

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周围自然景观奇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值50元人民币的画面上那翻江倒海,奔腾穿跌,气势如虹的壮观景象,就是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有许多奇特景观。烟从河底升腾,随风飘渺远去,它像一把彩笔描绘雄伟河山,艳阳下云蒸霞蔚,瑞彩千条,动人心魄,晴空里却现细雨蒙蒙。激流飞瀑轰然湍流急下,激起水花四溅,再被风力瞬间切割碎裂成无数细小颗粒,随风力轻盈腾空而起,颇像水底冒出滚滚浓烟,于十数里外便可望见。那升腾而起的飘摇水雾,经阳光折射因不同角度而形成各种形态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戏水;有时呈彩带横贯水中,犹虹桥卧波;有时在烟淼腾雾中出现锦团彩簇,瞬间万变,飘忽不定,奇诡迷离。

河谷水底悬流激荡,激流发出巨大声响如轰天惊雷,声传数十里。壶口瀑布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景色。我们到的时候是夏末秋初,此时虽然雨水不丰,可也是黄水汹涌,浊浪排空,方圆数十里水气遮天,气势磅礴惊骇众人。

再没想到能在黄河壶口,见到这样气势如虹的黄河,在这里力量和思想在快乐飞扬,它是那样的豪放不羁,也是那样的行云流水,美景在它笔下一气呵成,毫无艰涩停顿之感。

它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走来,在崇山峻岭间开道,在黄土高原上蜿蜒,不顾疲乏,不惧风雪,它不怕高山的阻挡,更不听峻岭的劝阻;一路风尘,一程艰辛,滋养着沿途的黎民百姓。像一条巨龙痴心不改地贯穿北中国,在干涸的黄土高原消蚀了它的生命,同时也壮大了它的队伍,它随身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沿途播撒着生命与富足,同时在无意间把黄色留在我们皮肤上,崇山峻岭的黑石熏染了我们眼睛与头发,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是炎黄的后代。无数国人都把去黄河壶口看看作为人生的一个目标。所以才有了: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古训。可今天到了黄河,人们又会倍加珍惜黄河。

在雷鸣飞瀑中,在冉冉腾起的水雾里,我仿佛听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看见战旗猎猎,军号激越,万马奔腾,战刀闪着寒光,黄河和我们一起冲锋,向碧蓝的大海奔去,因为那里有自由与幸福!

面对此景,用语言描述是苍白乏力的,大家默默的举着手机和相机,拍照,拍照还是拍照,因为静态照片无法描写动态壶口瀑布的壮观,更多的人却是把壶口藏在心间。

题后话,在山西壶口看对岸陕西,发现一景,愿和朋友们分享。


苍茫高山卧猛虎,俯瞰满山染翠绿,对天长啸惊寰宇,三皇五帝筋骨酥。

本文写于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