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心办坏事”,有些“善举”,会得恶报,需要警醒

 布衣粗食68 2019-09-26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本心都是善良的,但是后来被社会洗染了一次又一次,有的人心已经变得难以捉摸了,还有的人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

“世上还是好人多”,坚持与人为善的人,总是多一些,因此我们相信善良,多行善举。但是有一次,我到村里的百里仙庙烧香,庙里的师傅却对我说,“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有些好心人,反而是好心办坏事”。我很不解,于是和师傅攀谈了很久。师傅出家之前,是乡里的富裕人家,上世纪的万元户。但是他后来家道中落,究其原因就是“太好心了”,反而处处受挫,人生发展越来越不顺。五十多岁了,还是单身,他选择了出家,也算是得到了解脱。

从师傅的话语中,我领悟到,以下几种“善举”,会得恶报,需要警醒。做人应该避开祸端,别把自己的善良给错了人。

1.帮助朋友圆谎,往往会惹祸上身。

那些喜欢撒谎的人,看起来非常狡猾,其实是“难以自圆其说”。一个人的谎言说多了,总是会有破绽,只要被人揪住了,打破砂锅问到底,就说不清了,就成为了一个笑话。最糟糕的是,有的谎言,涉及到了别人的利益,一旦露馅了,就会被人报复。

如果有一天,你也交往了爱说谎的人,那么他就会让你承担“帮助说谎”的角色。他是主角,你是配角。你的话就是他的“见证”,他说得振振有词,你就要说得有鼻子有眼。

你帮助别人说谎,对朋友来说,是善举,但对你自己来说,是“作恶”,是违背了社会道德,你会得到恶报。比方说,朋友有了婚外的爱情,回家就遭到了妻子的责罚,朋友打电话来求助,希望你可以“作证一下”,你为朋友的事情“两肋插刀”,于是捏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让朋友的家庭变得和睦。但是朋友不知悔改,后来导致妻离子散,你在别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拆散婚姻的人”。

有比方说,一个干了违法的事情的朋友,找到你,希望你“澄清”一下。你作了假证,但是你也会被定为“作伪证”的人,同样是违法,还可能带来牢狱之灾。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帮助朋友圆谎的事情,你不要做,表面的善举,是讲义气,本质是做坏事,害人害己,需要警醒,不要“同流合污”。

2.无底线对别人好,别人觉得是理所当然,反而会向你索要更多。

在单位,你对同事很好,结果别人把事情都丢给你做,你从早到晚忙不停,也不能完成,你就是那个“做的多,错的多”的人,真是费力不讨好。一旦出现大乱子,别人都逃之夭夭,但你却不得不自己把麻烦处理掉,有苦难言。

在朋友圈里混,有人落魄了,你帮助他是情分,但是有人就赖上你了。但是你也不懂得拒绝,结果越来越被人赖上了。如果你不给他好处,他就对你愤愤不平,到处散播你的坏话,说你的不对,让你成为一个“不坏好心,不愿帮忙”的人。

在熟人群里,总是有人打着“感情牌”,表面请你吃吃喝喝,然后请你办事。你心肠好,什么都答应别人,结果自己办不好,别人就责怪你,说你“不用心,不真心”,你啊,该如何回答别人呢?越解释,越说不清。

有陌生人找你,你好心去和他交谈,结果对方“碰瓷”,你就是百口莫辩,只要乖乖地掏钱,用钱去了难。这样的“恶报”也来得太快了,你都没有想到吧。

因此,做人对别人好,要有自己的原则,学会拒绝别人,懂得沉默寡言,有些时候,你没有把握,就“绕道而行”。你应该做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坚守善良,但“爱心泛滥”。

3.放过了作恶多端的人,其实是祸害社会,你的良心会受到谴责。

“路见不平一声吼”,这是传统美德,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遇见了为非作歹的事情,选择了沉默。你放任作恶的人,表面是不惹祸,不把事情闹大,是“息事宁人”的善举。但是你放过了他,就是让他进一步去祸害别人。

农村有句俗语:小时候偷一根针,长大了变贼精。也就是说,你让一个小偷小摸的人,非常顺利偷到了东西,你也没有及时制止,结果他长大了,就变成了大盗,祸害一方。

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作恶的人,你不说,只是扭过头看远方,你对恶人善良了,他不会感激你,也许反过来就对你“下狠手”。这样的善良,良心受谴责,自己过得惶惶不可终日,不可取。

一个人的善良,是要权衡利弊的,要面对大多数人,而不是对某一些人善良。真正的善良是可以“一传十,十传百”,汇聚成一股正能量。

做人,有时候“好心办坏事”,做善良的人没有错,把善良给错了人就是大错特错。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