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有“动力”的心理学效应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9-26

 前言 

哈喽,团子又和大家见面了。小萌新们刚刚进行完一两周的学习,感觉是吃力还是轻松呢?今天这期推文,正和学习有关。我们知道心理学里有各种“效应”,其实它们不仅仅只是口头概念,有一些真的可以切实运用到学习中来,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今天从如何科学地让自己充满动力开始了解吧。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蔡加尼克效应是基于勒温和蔡加尼克提出的一个假设:没有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会比已经完成的那些,在大脑中驻留的时间更长。

蔡加尼克是苏联心理学家,一次她在酒馆遇到了一位记忆力过人的服务生,她不用笔记就能记住所有客人下单的菜肴,但是当菜肴上齐之后,蔡加尼克再次询问服务生,她竟然完全不记得菜单了。这就是由于她的工作完成之后,紧张状态消失,记忆水平随之下降了。

蔡加尼克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许它在很早以前就以灵活的形式和你接触了。比如早年的电视剧紧要处就插播广告,而我们通常在看广告时也保持紧张,生怕错过精彩内容。这样,广告给我们的印象就加深了。

这个效应对于学习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答案是它可以对抗拖延心理——往往我们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事太难或者太大,都会让我们畏惧,因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最后这种抗拒累积逐渐演变为拖延行为。

而蔡加尼克效应的运用,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抗拒心理:在任务开始的时候,先去做一部分。

因为你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你在心理上就给那项工作添加了“要完成它”的砝码,如果你已经开了一个好头,那么剩下的对于你来说,就不是那么值得抗拒的事了。

峰终定律

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的感受和结束时的感受,这就是峰终定律。

通俗的说,就是你做一件事情,最后能记住的只有过程中最强烈的感受以及结束时的感受。

如果你每次都是在学到“累”的时候结束,长期下来,你对学习这件事的感受就是结束时刻的那个“累”,于是学习这件事在你看来,就变成了一件感觉上很苦的事情。

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这条定律告诉我们,想要减少我们整个身心对学习这件事的厌恶,我们应当选择在一个体验最好的时刻结束:这是整个学习体验中的“峰”,这时的结束,感觉上是愉悦的、充满收获的。

这种感觉长期积累下来,我们对学习这件事的态度肯定会是正面的,不仅仅态度是正面的,连情绪也是正面的。

另外,这也是一次中断,恰好可以借鉴上一条蔡加尼克效应来解释,我们自主控制自己在峰值结束,实际上能够引发我们“要完成它”的强烈期待——这强烈的期待,正是开始下一次学习的强大动力。

时间与满足度的关系

 结语 

今天提到的两个效应,可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大家看完这两个效应,有没有一种“我曾经不知不觉地运用它们”的同感呢?无论有没有,团子祝大家能学习顺利,在新的开始中有更多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