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GXF360 2019-09-2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实践看,存在滥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现象。不可否认,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课堂从黑板、粉笔式的授课中解放出来,但如何更好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在语文阅读课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

一、巧用白板激趣,促进主动阅读

在阅读课中,很多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不会主动阅读,理解也就成了空中阁楼。在传统阅读课中,教师只能口述或借助简单的实物来给学生展示,对于课文所涉及的内容,以口语方式讲述,很难让学生直观感知。而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提前结合教学内容而下载相应的素材,在导入环节借助白板直观呈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其兴趣。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很多学生没有到过这些地方,教师借助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去感受,其阅读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1.2.2 本研究在查阅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专家咨询修订后制订完成统一自制的“1月龄婴儿睡眠状况及家庭情况问卷”[5]。本科儿童保健医师经过统一培训后,对婴儿母亲逐项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当场发卷当场收卷,要求入选的被调查婴儿母亲根据婴儿出生后4周的睡眠情况填写,问卷内容涉及一般情况、婴儿睡眠情况、抚养行为、家庭信息、父母心理及睡眠健康状况等,填写后对问卷现场核查,以免错漏。所有问卷经过复核由专业人员统一进行数据录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tes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自然,这并非是否定一切喧闹。人间要繁荣与热闹,就少不了喧闹。陶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在人境”,所以会“无车马喧”,并非真的是没有车声马鸣,而是因为“心远地自偏”,内心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因而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在导入中应用白板,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选择好素材,借助白板呈现素材而激发学生兴趣后,及时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以《草船借箭》为例,先借助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可从网络上下载),借助问“你能说说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吗”此时学生开始讨论,结合学生的讨论,追问“周瑜为何要让诸葛亮去借箭?”由此而引入初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借助白板来引导学生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归纳。这样,借助白板而让学生快速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弄清事件,为整个课堂的探究奠定基础。

在导入环节中,无论是呈现图片或视频,素材不宜过多,导入环节应用白板,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呈现的图片或视频过多,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阅读进程的推进。教师呈现素材后,要及时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阅读中,先借助视频而引导学生欣赏小兴安岭,接着提出问题“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小兴安岭。”此时学生开始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小兴安岭,进而引出“美丽”,追问“小兴安岭美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试着读一读课文,勾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此,以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明确任务,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阅读。

二、巧用白板,组织合作探究

阅读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体验。以讲授的方式进行,不利于学生理解,而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则能更好地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理解课文。在探究环节应用白板,不仅可轻松呈现问题,还可借助图片、视频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相应的点拨或补充即可。

首先,在探究环节可借助白板呈现探究问题,为学生的交流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如《威尼斯的小艇》品读环节,先出示第2段,呈现问题“该段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借助打比方说明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围绕句子交流。教师点拨并引导学生诵读。又如第4段,呈现问题“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船夫驾驶技术高?”(操纵自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交流。如此,教师不用再板书,借助白板即可轻松呈现问题。当然,在设计问题时,要紧紧围绕目标展开,问题不宜太多,否则会让课堂变成“满堂问”。如《金色的草地》第2~5自然段的探究中,只需用问题“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围绕“变化”展开探究即可。

其次,借助白板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课中,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借助白板来创设情境,可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其含义。如《牧场之国》中对牧场上的宁静之美的探究,呈现句子“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导学生说感受,并课件呈现文字所描述的场景,牧场上的宁静之美。又如《从草的村落》中对“归来的游侠”的感悟。先借助白板呈现“一只小虫,一只生着……终于走出了一条路”的句子,设问“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为‘游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围绕“游侠”的含义体会黑甲虫的勇敢。接着追问“你从哪里看出黑甲虫是勇敢的?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读课文,找出相应句子,教师借助白板帮助学生理解。如结合“意味深长”“对视良久”来体会黑甲虫对家人的担心和牵挂。

最后,教师可借助白板,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或讲解。在阅读课中,教师是主导,更多的是要借助问题或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就需灵活的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进行补充,结合重点难点做必要的讲解。如上述《牧场之国》中对“真正的荷兰”的理解,可借助白板而呈现“绿色的低地(黑白花牛)、碧绿的低地(骏马成群)、绿色的草原(家畜王国)、牧场傍晚(安静祥和)”,辅以教师的语言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真正的荷兰”的深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借助白板呈现具体的内容,再结合语言讲解进行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句子理解,效果才好。

三、巧用白板,练习巩固提升

结合以往阅读课的练习情况来看,多是抄写或背诵,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在练习中的主动性不强。其实,要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白板也是较好的辅助工具。在课堂中,借助白板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可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度。

首先,借助白板巩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后,可借助白板呈现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复述,从而达到巩固课文的内容。如《草船借箭》的教学后,结合文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和视频对比,更好地体会人物的特点。又如《穷人》的教学中利用白板引导学生结合第1~7自然段对“穷”的表现进行梳理,教师只需呈现“屋子”“吃的”“穿的”“忙碌的生活”,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对课文进行再次回顾,找出体现穷人“穷”的句子再次体会。

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在二语习得中主要指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2]。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特征对二语习得产生的积极作用叫作正迁移;反之,二者之间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相异之处对二语习得产生的消极作用叫作负迁移。[3]该文主要研究语言负迁移对英文写作的影响。

其次,借助白板设计抢答、比赛等练习活动,夯实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对生词的巩固,可借助课件采用“找茬”(即找错别字)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又如对课文相关知识的拓展,可提前布置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阅读课后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抢答后根据小组的抢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再如古诗词的巩固,可呈现意境图或视频,来引导学生复述诗意,概括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其作用,结合语文阅读课的教学需要,借助白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探究活动中直观呈现,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课后以白板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练习活动,这样才能让阅读课变得更加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