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识再谈 | 从“己所不欲”谈断章取义

 渐华 2019-09-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但遗憾的是,真正懂得这句话涵义的只是少数。在今人的观念里,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还有的人自作聪明,想到了更深一层,认为即使是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对别人可能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又在后面加了一句:“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如此看来,孔子的智商恐怕不高,居然没有想到这后一句。这是今人在茶余饭后的良好谈资,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借以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及理智的交际哲学。当然,如果没有“明人”在场,他们的显摆会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先看孔子的原话,难道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就一定不适合别人?再看“己所欲,亦勿施于人”,难道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就一定不适合别人?无论从哪方面看,如今流行的解释都漏洞百出,难道孔子本来就说了句站不住脚的废话,而且连废话都没有说全?如果真这么认为,那就确实低估了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是不会如此肤浅的,唯一的可能是我们高估了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少数“明人”那里,有着更深刻的解释。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欲”字,孔子“欲”的是什么?其实,孔子所“欲”绝不是具体的某事某理,而是与他整个哲学体系相通的某种更具普遍性的东西。

孔子所“欲”的是“中”,也可以说是“忠”,“中”或“忠”的本质内涵就是“天”,“天”又是什么呢?“天”在孔子之前是“神”,在孔子及其之后是“道”,即儒家哲学的本体。我们知道,“道”在儒家那里就是指自然、社会、人伦等等一切的存在之理,“天”作为“道”的代表和具象,同样具有“至善”的特征,人们只要通达、遵循这个至善的天道,人间就会和谐太平,同时也是成为“圣人”的途径。天道这个本体,为芸芸众生树立了一个追求“至善”的目标。但是人有七情六欲,总会或多或少偏离天道,所以儒家把人追寻天道的目标和过程称为“中”或“忠”。我们再回到孔子的名言,孔子的本意应该是说,自己坚持的但不契合天道的东西,是不适合强加给别人的,只有把具有普遍性的标尺“天道”施与人才是正确的,你之所欲非天道,我之所欲亦非天道。如此,今人杜撰的那后半句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如上对于“欲”字的推想,并非出自部分人的异想天开,而是基于整个儒家哲学体系来考量的。我们再来谈谈“中庸”。“中庸”亦不是字面上的中间、不左不右之意,而是符合天道的才叫中庸,不是共同让步而达成的和解,而是向“天道”这个至善标尺的无限接近。所谓“忠恕之道”,是说只有达到了“天道”的代名词“中”后,恕(恕亦是体近“天道”的方法之一)才是合理的,否者就是不“中”,或“不忠”。古代中国人须对皇帝表“忠”,那是因为皇帝是“天之子”,是“天”的代表;他跟“天道”一样,是完美无缺的。奉行“天道”的具体做法就是践行“礼”,因此儒家的“礼”与现代人际关系的中的礼仪规范不是一回事。
其实,今人对古代经典及很多名人名句都有着颇多误会。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数人认为是孔子的愚民政策,真正的意思应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比如“以德抱怨”,孔子的本意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比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通常被理解为事不关己,其实孔子是要倡导“在其位,谋其政”的各司其职的秩序社会理念。比如“学而优则仕”,“优”的真实含义是“有余力”,而非现代的“优秀”,即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今人为何对一些古语会有如此多的误解?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词汇涵义的变化是极其重要的客观原因,然而主观上对传统文化的遗忘和不了解才是其根本原因。人们把词汇的今意强加于古文,断章取义,肆意曲解,妄揣古人本意,这不仅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无益,甚至还会生出更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纰漏,大闹笑话,尽显浅薄无知。

(2018年10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