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新:哲学是历史和文学的通道,串联起我们的事业

 闻道缘起 2019-09-27

袁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加拿大布洛克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与艺术哲学、伦理学和文化理论等。


如果我们简明扼要地来讲什么叫人文?

人文在古代中国讲“以人文化成”,
化成什么东西?成人。

什么叫“文”?
大家都知道现在最时髦的都要给自己纹身,其实纹身这个东西一点儿都不新鲜,古代人就往自己身上纹。
“纹”是什么?
在古代就是一个绞丝旁加个文,就是往你身上画,身上画几个图案为什么就成人了呢?
动物往身上画不画这个图案?不画。
“纹”,用英文来讲就是mark,mark就是打上一个印记,打上一个印记是干什么?

就跟你的孩子起个名字一样,有了名字,一个动物有了名字就是人了,把规则、教养、伦理、道德,带给一开始只是芸芸众生当中一员的人,所以叫“以文化人”。


给一个名字,我们叫人类产生语言。有了语言就有描述,这就出现了人文。什么叫人文?用更加通俗的东西理解,我们通常讲三科,我们叫经济学,还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什么叫人文学科?文史哲。文史哲是18、19世纪产生的学术体系,就是文学、历史和哲学。

文学的重点是叙述,是想象,诗歌和远方。历史的要点是往昔和过去。

哲学是什么?如果历史是过去,文学是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尚未来到。过去和未来之间,你生活在哪里?生活在当下,所以哲学是对当下的关注。一方面要让已经过去的成为回应,应用记忆形成我们的知识,总结我们的经验,所以人类要有知识,大家要去学习,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学那么多干什么?要寻求幸福,幸福的宗旨是什么?幸福肯定不是在当下,可能在我们想象的未来,需要文学的想象力,需要文学叙述的能力。这是美好的未来,所以文学是一种期许,是一种对未来的眺望。但是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来到,怎么办?选择当下要有选择当下的能力,怎么选择?需要逻辑,需要推理、分析,这是哲学。学是历史的桥梁,是历史和文学的通道,如果一个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了对未来的想象力,加上哲学的分析和行动能力,我们就能把一生串联起来,就能把我们的事业串联起来。


当大家在学习商道的时候,要考虑商道后面最重要的“道”。“道”不就是道路吗,“道”不就是前行吗?在道路和前行当中谁在走向未来,怎么走向未来?用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走向未来干什么?这都是哲学当下去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文的思考。

问题还有第二个层面,哲学、文学、历史,我们称之为精神的活动,精神的活动自然有其完美的一面,是在我们思想中形成的,或许需要和别人交流,或许要和这个世界进行打交道,但是不打交道依然可以活在自我的文学的世界,历史的过去,以及对未来的想象当中。

我们除了精神世界,我们还需要另外一个世界,就是物质的生活和物质的世界。物质的世界和物质的生活是我们更加根本的生活,这个根本的生活并不足以支撑你成为一个人,因为动物也拥有肉体的生活、拥有物质的生活。


物质的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生物体来讲就是一种新陈代谢,所以大家要吃、要辛勤劳动、要挣钱。在古代可能认为“从商”是低级的,只有学术才是高尚的,这样一种鄙视链在知识结构里或者在人类道路上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人首先要活着,要活得好一点、舒适一点、自由一点、愉悦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商道。我们每天在道路上奔波,怎么让奔波有意义、有价值?这就是“人文”。在繁忙的世界上我们需要物质的生活,也需要充裕的物质,但是在充裕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我们还希望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就是让我们每天的繁忙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而不在繁忙当中迷失,也不会在繁忙当中丧失掉前进的目标方向。

这是更重要的对于人文和商道的思考。


文学的手段是叙述和想象,诗歌和远方。历史的手段是记忆和回应,过去和往昔。哲学的手段是什么 ?是反思、逻辑和推理,这种反思、逻辑、推理在其他知识里面同样具备,但是哲学之所以需要,和数学、化学不一样,甚至和经济学、心理学不一样,是因为他拥有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对所有规则的把握以及应用。如何应用?如何在繁忙的商道上谈得有效、有道理、充实、有意义?就要掌握哲学的方式、哲学的思维,就要“爱智慧”。

爱智慧三个环节:(1)澄清前提(2)划定边界(3)找到条件。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有什么前提,有什么边界,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样的条件使我能够获得成功?无论是大家在生意场上相互沟通交流,小到一个谈判、一个生意、一个产品的生产营销,大到人生、家庭经营,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必须要具有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能力。当然该能力的基础是历史,同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当你澄清了前提、划定了边界、找到了条件,才能够很成功地从过去走向未来。


哲学一方面引向的是对精神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影响了我们的行动,逻辑、规则以及价值,让我们的行动变成自我的行动、内在的行动。因此,哲学必须导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信仰,人们对自己未来的信仰、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信仰。
    
成功的另一层面就是幸福。我们可以拒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东西,无论是金钱、财富还是房子甚至是爱情,但是有一样东西大家不能拒绝,就是幸福。如果你拒绝了幸福,你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是我们要追寻的人生最后的问题,这也是任何人存在的根本问题,这也是哲学试图要回答的问题。


但是,哲学从来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因为人类在路上,每个人都在路上,如果给出了答案,就意味着这个道路的终结。已经终结就没有未来,也就没有期盼,也没有想象,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因为等待你的是一个即将到来的、不会变化的、已经看到底的未来。

哲学给的不是任何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对未来可能性的开启,是对你自己命运走向的一种启示。哲学最后的宗旨,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讲是“爱智慧”,就是你变得聪明。最大的聪明就是“自知其无知”,知道自己无知才要去学习,知道自己无知才要小心翼翼地去谈判,知道自己无知才知道你现在的成功可能就是衰落的开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升的路就是下降的路”,只有当你知道自己无知的时候才会变得很聪明。


“聪明”还有另外一个反义词是“愚蠢”,怎么能让自己变得不愚蠢?那就要自知自己是愚蠢的。我们现在的网络上、手机上和朋友圈没有人说自己愚蠢,都说自己很聪明,对香港问题发表宏论,对台湾问题发表宏论,对世界问题发表宏论,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是“小欢喜”,对自己的孩子说人生的道路应该这样走。但是,最聪明的是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愚蠢。哲学是关于知道聪明就是知道自己愚蠢的学问。知道了自己的愚蠢就知道了自己的有限,知道自己有限就知道了这个世界何其之大,知道这个世界何其之大就会以谦逊的态度默默前行。有一天你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勤劳、所有的辛苦都会有所回报,因为这个世界归根到底还是理性的,只要是有理性的就是对称的,只要是对称的,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有舍就有得,最高的佛教境界叫“舍得”。所以愚蠢是所有人都要拒绝的,自知自己愚蠢却能够赢得尊重,我想这就是人文和商道。
根据2019复旦人文盛典发言速记稿整理,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