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凤/69cm×35cm/1957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中国画家的最基本功是书法。潘天寿先生教导说;“每天早自修时间,千万别忘记必须练书法一小时”。“宁可三日不作画,不可一日不练字”。诚哉斯言,我就在六十后开始临帖,才使晚年书法艺术有些成就的。以书入画,劲健洒脱。以画入书,姿态无穷。 临明林以善锦鸡双喜图/151cm×72cm/20 世纪 40 年代 (1978 年补题)/常熟博物馆藏 凡是出色的大写花鸟画家,多半是书法家,所以大写意的画是写出来的,并不是描绘出来的。一笔落下,不能更改,浓淡燥润墨韵色彩的变化,全凭勤苦练中得来,从千笔万笔失败当中,才得到一笔两笔成功了的,再通过不断熟练才得巩固,所以说在短短几十分钟完成一张创作,不知花了几年的工夫,甚至几十年的工夫, 功力越深成就越大,绝不能侥幸得之。 桃柳燕子/101cm×52cm/1962年/常熟博物馆藏
红偎翠倚/64cm×37cm/1936年/吴湖帆题 美术脱离不了造型,造型从写生中得来。黄宾虹先生说:“取舍由人,取舍不由人”。又说“画必似之山必怪,画太朦胧山亦怪”。当以“不似之似”为最佳。浑南田说过;“画须熟中熟,字要熟外生”。悟到这一点,方能心领神会。 菖兰图/1954年/常熟博物馆藏 ......................................................... 临明吕纪秋水群雀图/155cm×80cm/ 20 世纪 40 年代/杭州芸廷美术馆藏 ......................................................... ......................................................... 蓬莱仙奕/124cm×66cm/1951年/中华艺术宫藏 作画应“取,舍,借,变”,变即是艺术的创造,善变者,老而弥笃,不但在技巧上,而且在功力上也要变,“智巧兼优,心手双畅”,渐入化境。庶几一气呵成,浑厚华滋。与有志者共勉之。 |
|
来自: 昵称50319000 > 《绘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