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实人未必吃亏,也许你会因此成长更快

 肃竹时空 2019-09-27

老实人未必吃亏,也许你会因此成长更快

从懵懂小白到报社多面手,只因为我是一个老实人

有人问我,为什么老板总是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这也许是一个很有共性的问题,因为现实中这种事情的确很常见。很巧,我就是个老实人,也是经常被开刀的那种。

曾有官媒批评当今的一些乱象,其中“谁提议谁多干、谁能干谁多干、谁心软谁多干、谁老实谁多干”引起了广泛共鸣。但是能说,有共鸣的都是老实人吗?当然可以“呵呵”一下。

其实这个现象的解释分析类文章已经很多了,观点基本上都差不多,基本上我想到的别人也都说过了,虽然有些别人的观点我不认可,但是我是老实人,我“呵呵”一下就可以了。

我想说的是老实人干得多,真的就吃亏了吗?这个问题提出来,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是这样的。那么我这个老实人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我毕业的时候,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我所在的大学水平我不想贬低,但是的确很差,而且我也学了一个当时热到渣的商贸经济专业,没办法,在当时当地高考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一的状况下,大学误招学生误读很普遍。学校有多差呢?我们大学计算机课开了两年,但也就进过两次机房,都是练习五笔打字。五六线的小城市,那时候学校周围没有网吧,也没有电脑培训机构。

但我毕业工作了,一开始居然就进入了一家网络公司做策划,操作电脑是必须的,那时候才知道电脑有个东西叫鼠标,操作系统是windows,而且都没有装五笔输入法。我当时的状态,就是一脸懵逼。后来没办法,新人到位,什么活都要干,想请教老员工,没人帮,只能是比别人更努力。没有时间报什么培训班,只能自己摸索,很快我就会了基本操作。四个月后,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小网站,那个时候互联网在国内也才刚热起来,一些国内网络大鳄正在呼叫纳斯达克上市。

半年后我转行进了报社,报社有专门的设计师和打字员。也有很多大城市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人家可都是电脑高手,玩电脑游戏让我觉得眼花缭乱,当时流行的貌似是DF和红警,我到现在都不会。那时候整天采访写稿,总觉得编辑室效率不高,我就去自己打自己的稿子。于是报社领导就说我还可以打字,就让我有空帮忙,老实人多干的毛病就来了。

到了另一家报社后,我已经成了主力了,头衔是编辑、记者。一次编辑部主任给我讲了一两个小时排版设计知识,我云里雾里地听了听。没想到他是要辞职走了,给我讲也不过是给领导说把我教会了,把任务也交给我了。他走了,我就是被赶鸭子上架了。其实我完全可以拒绝这事,因为有没给我涨工资什么的,但是那时候老实人的责任意识作祟,觉得不能误了单位的大事,就硬着头皮接下来了。也是自己摸索,报纸居然顺利出刊了。

到第三家报社的时候,我已经是编辑部主任了,说起这个头衔,其实是什么都干,从广告经营到管理,从人事到财务,从采访到报纸印刷、发行,什么我都要负责到底。当时报社说我是三流的媒体人,因为是一流的编辑加一流的记者加一流的设计师(当然也只敢说是那家报社的)。管的事多了,做的事也很多,当时我很想多培养几个像我这样的草根实战派,但是没有人学。我看好两个人,感觉也都是老实人,还挺上进,就先教他们设计。结果人家学了两天就不学了,理由是他们没有拿设计的工资,为什么要学这个。

后来在省报做编辑、记者,只负责一个版面,没有那么多杂事了,我的版面设计的事就不用新闻中心处理了。版面内容处理水平就不必要说了,就我的设计风格上,曾有人说我的设计风格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从一个电脑盲,到一个报纸全能。我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太老实,把自己逼成这样子的。其实我可以不做,我不做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我认为我不做会影响单位工作,但实质上离了谁地球都会转。这是老实人的心理吧,我就做了,我硬着头皮做了,于是我会了。

后来我们原来报社的同时聚会的时候,还有一些在做记者,有的在做经营业务,还有的在失业,有的已经转行。但我却可以胜任报社的任何一个职位,他们对我的评价是“技多不压身”,但是我入行的时候,比他们谁都小白。

因为我的多面手,再加上喜欢瞎折腾,现在自己有很多个网站,每天都在写写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且在现在的媒体单位拥有了一个真正符合我个人特点的职位——杂役。

这里说的只是老实人并不吃亏的个人感受,但是做老实人也不是什么都接,也要学会拒绝,否则就真的吃亏了。拒绝什么,怎么拒绝,我们下回分解。

肃竹2019.9.25.17:55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