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我们不能生气》:忍气吞声,不如好好生气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19-09-27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果这天工作很顺利,回到家的时候,老妈在耳边多唠叨两句,自己也不会觉得不耐烦。但是,如果在单位吃了一肚子火,回到家的时候,又听到老妈的唠叨,内心就会有一种难以控制的烦躁,有时甚至会大声地凶老妈:整天都在说这些事,你不烦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把“生气”的情绪及时排解出去。

作为一种“坏情绪”,生气被我们贴上了很多负面的标签,比如:低情商,没肚量,爱计较……我们担心生气会引来别人的反感,所以我们习惯息事宁人;我们害怕生气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我们选择委曲求全。但结果呢?

结果是,很多人忍气吞声,忍着忍着忍出了抑郁症。

我们真的不能生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福田健是日本口才研究所所长,对怎样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出版过多部说话技巧类的书籍。在他的《谁说我们不能生气》这本书中,福田健打破常规地指出,生气不是一件坏事,不会生气才真正令人担心。


一、我们说的“不生气”,常常只是把愤怒转向内心。

进化心理学观点认为,生气这一情绪的产生,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护我们自身,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适应环境。

比如,边界感被冒犯,我们会觉得不舒服,进而心中冒火,这是因为我们想守护自己的私密空间。

感到自身受到威胁,我们会变得警觉而好斗,这是因为我们在捍卫自身的权利。

如果压力较大,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很容易就让我们勃然大怒,这是因为我们对内心的挫败感不满,想要变得更加强大。

这种来自心灵的情绪变化,用大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的话来说,不是理智所能理解的。所以,除了修炼到家的大师,一般人都难以控制 “生气”的产生。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平时表现出来的不生气,并不是因为没有产生“生气”这种情绪,而是因为他们把这种情绪转向了内心,抑制住不表达出来而已。


二、合理地表达出生气的情绪,其实是被允许的。

事实上,当我们难以控制自己,产生“生气”的情绪时,最好的做法,并不是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适当地把它表达出来。网上的这个段子,说得就很有道理:

我以前特别容易生气,后来我去找了心理咨询师。

那你现在不容易生气了吗?

不,我接受了自己的生气。

看,其实生气了也不要紧,只要你接受它,并将这种情绪合理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其实,生气只是交流的一种,合理地表达出生气的情绪,反而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合理地表达出生气的情绪,有利于舒缓自身不良的情绪。

心理学观点认为:当真实的情感与想法得不到表达时,它们并不会自动消失,而是被压抑了下去,从而转化为抑郁或焦虑的心情。

事实也是这样,当你生气却不说出来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胸闷气短,哪里都不舒服?你是不是会越来越不快乐?你是不是会越来越容易生气?

也就是说,把怒气悄无声息地压抑在心里,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还助长了这种坏情绪的滋生,给自己徒增了许多压力。日积月累,这样的结果甚至比发火还糟糕。

可见,一边安慰自己“不生气”,一边把气憋在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只有表达出生气的情绪,才能将这种不良情绪有效地排解掉,不让它过久地在内心深处逗留。

第二个好处是:合理地表达出生气的情绪能够捍卫我们的权益。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很多人都被爱恨分明的魏璎珞圈粉。受到欺负,魏璎珞不是火冒三丈,自己气得直跳脚;也不是忍气吞声。她的做法是大胆反击回去,直截了当地告诉那些欺负她的人:你这样做我很生气,我不可能任你欺负。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气能让一个人更有力量,能加速问题的解决过程,能保护我们远离那些可能会伤害我们的人和事。

第三个好处:合理地表达出生气的情绪,反而更有利于保持友好的人际关系。

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你一味压抑“生气”的情绪,别人就容易忽略你的感受,这样反而会加重人际交往中的隔阂。

事实上,很多人根本没察觉到,自己的做法让你觉得很过分。如果你忍受着,他们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的做法是被允许的,也就容易在下一次继续说出相似的话,作出相似的举动。

举个例子。我朋友洛洛,特别讨厌别人问她“找男朋友了没有?”之类的问题。但她的新舍友小江,偏偏是一个热情爱八卦的人,一见面就问她这个问题。洛洛是个直性子,看了小江一眼,直接怼了一句:我很不喜欢你这么问。小江很不好意思地表示了歉意。后来相处下来,两个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如果洛洛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小江,这个问题会让自己生气,结果会怎样呢?可能,小江还会反复问这个问题,让洛洛觉得心烦意乱。而洛洛选择不回答这个问题,又会让小江觉得她高冷没礼貌。这个误会,很容易让两个人的关系搞得很僵。

可见,生气有时候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渠道,它能使别人意识到你们之间不同的想法,并注意到你的感受。


三、怎样才是“生气”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别人生气能解决问题,而你的生气只会把事情搞砸,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关键原因就在于:你生气的方式不对。

像情绪爆炸、冷处理攻击这2种常见的生气方式,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也没有,反而会让你自己越来越生气。

  • 情绪爆炸

生气的时候,脾气一下子涌上来,丝毫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这就是情绪爆炸。具体的表现为:怒气冲冲地顶嘴,情绪激动地高声争吵,大喊大叫,言语带有人身攻击或威胁,摔门摔东西等等。

情绪爆炸者,企图把自身的怒气尽快地发泄出来,却只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后果,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 冷处理攻击

生气的时候,用冷嘲热讽来解决问题,行为和说的话不一致 ,这就是冷处理攻击。具体的表现为:言语冷漠,爱理不理;口是心非地说自己没生气,却始终黑着一张脸等等。

选择用冷处理进行攻击对方后,积攒在内心的怒气并不能得到缓解,只会让自己觉得更痛苦而无助。同时,这种方式也会让对方不知道怎么回应,造成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那么,怎样才是“好好生气”呢?

正确的生气方式,不是蛮横地进行破坏,不是简单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清楚地提醒别人,自己的底线在哪。

下面是生气时的3个注意事项,很值得你在表达生气的情绪时多注意。要知道,生气的目的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愤怒。

1. 用言语表达你在生气,而不是用语气表达你在生气。

我爷爷和我奶奶,是大家公认的从不红脸的模范夫妻。别人都以为是他们两人脾气好,不会生气。我却知道,爷爷和奶奶之所以感情一直这么好,是因为他们在生气的时候,也能够好好说话。

比如,奶奶生气的时候,她会缓缓地说:老头子,我觉得你这事做得糊涂,让我很生气。

就算再生气,奶奶也不会抬高音调,不会阴阳怪气,不会劈头盖脑地指责爷爷。

正是这样,爷爷才不会觉得奶奶是在说他的不是,因此也更容易听得进去奶奶说的话。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只包括内容的交流,也包括情绪的传递。如果沟通情绪不对,语气过于激烈,那内容就会被扭曲了。

特别是在生气的时候,更应该在开口之前,梳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直率,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2.说出事实和感受,而不要说猜测和评价。

对事不对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一生起气来,很多人却不管不顾,把责任全推到对方身上。

很多人习惯性地误以为,自己生气都是别人造成的,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发泄愤怒,指责别人。但事实是,我们的怒气来自于这个人的某个行为或某些言语,而不是这个人本身。如果我们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也否定了对方,就意味着,问题本身被忽略了,而双方的和解也变难了。

所以,用“我生气是因为我要……”代替“我生气是因为别人……”,把关注点放到自身的需求上,而不是放在对方的过错上,能让我们更快地剖析出自己生气的根本原因,也能减少我们不恰当的怒火。

3.后退一步,给自己也给对方一点缓冲空间。

人最生气的时候,往往是脾气涌上来的那一瞬间。如果能够慢一点作出反应,你就有机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判断,进而选择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表达你的感受。

有个非常暖心的民政局,在小俩口闹离婚的时候,总会善意地说,今天打印机坏了,你们明天再来吧。这一缓,很多夫妻直接就和好了。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也可以先喝一口水,或者先说一句肯定对方的话。总之,就是慢半拍表达,多冷静冷静。


亚里士多德说过,每个人都会发怒,这很简单。但向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动机、恰当的方法,表达恰当程度的愤怒,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易事。其实,生气也是一门艺术,一种能力。当你学会优雅地生气,合理地表达愤怒后,你就会发现,生气也可以升华为你成长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