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诗话·郭印的《普慈郡池板桥颓坏更为石桥》及王夫之的《示侄孙生蕃(节选)

 杏坛归客 2019-09-28

普慈郡池板桥颓坏更为石桥 

  郭印 

莲塘十亩方,中作长桥渡。

荒荒岁月老,烈烈风雨蠹。

板面拆已穿,梁脊桡而腐。

我来日曳杖,往往不能步。

平生历险危,所至靡惊惧。

唯持忠信行,似有神物护。

但忧强童子,失足或颠仆。

乃伐南山石,甃成如砥路。

曾微十日劳,遂享百年固。

怅昔用材力,其费一何巨。

前人岂不思,袭旧终莽卤。

作诗示儿曹,万事长要虑。 

   印(生卒年均不祥),约宋钦宗靖康初前后在世。年在80岁以外。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任仁寿、铜梁等地县令,左朝请大夫等。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虽与奸相秦桧曾同窗,然绝不与之交往,闲居18年。性嗜山水,工诗,存七百余首。著有《云溪集》十二卷传世。

    普慈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北周建德四年(575)置,治多业县(今四川乐至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乐至县一带。隋开皇十三年(593)废。作者曾在仁寿、铜梁一带为官,知此处水池上木板桥更为石板桥一事。由此发挥,教育儿孙“万事长要虑” , 告诫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首诗前14句,生动形象地描写木板桥的破损情况,意即非更换新桥不可。接着,写木桥如何更为石桥:“乃伐南山石,甃成如砥路。曾微十日劳,遂享百年固。”这才开采南山的石头建桥,并用砖(甃)铺成平坦的道路。区区只用了10天的辛劳,称心如意地(遂)享受了百年的坚固。砥路,平坦的道路。唐代苗晋卿《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云:“砥路方南绝,重巖始北征。”

      最后六句,作者发出感叹与训示:“怅昔用材力,其费一何巨。前人岂不思,袭旧终莽卤。作诗示儿曹,万事长要虑。”遗憾的是,以前费材费力,费用何其巨大。前人为什么想一想,沿袭旧习终归粗疏。为这事我作诗告诉你们,万事要长远考虑。

       莽卤:粗疏,马虎。宋代王禹偁《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祐》诗:“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儿曹:儿辈。唐朝韩愈《示儿》诗:“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示侄孙生蕃(节选) 

  王夫之 

忘却人间事,始识书中字。

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间事。

俗气如糨糊,封令心窍闭。

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

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

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

堂堂大丈夫,与古人何异。

万里任翱翔,何肯缚双翅。

……

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

虽有文武殊,所向惟廉耻。

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

传家一卷书,惟在尔立志。

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

不饮酸臭桨,闲看傍人醉。

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

……

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这首《示侄孙生蕃》紧扣一个“俗”字,大加议论。这种俗不是一般的通俗庸俗,而是无益有害的“俗气”。

         却人间事,始识书中字。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间事。

诗一开始,讲述识字与会事的关系,只有识字,才能会事。与末句“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相互呼应。

    俗气如糨糊,封令心窍闭。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

    这八句用排比来揭示俗气的表现与危害。俗气如同浆糊,封闭人的心窍。如同人得了虐疾,忽冷忽热。如同茅厕旁边的炎蒸瘴气,招来无数苍蝇。如同四处游荡的毒蜂,不断地扑打窗户。糨糊,面粉或淀粉或糯米加水熬制为糊状。心窍,指心神之窍。心藏神,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如“痰迷心窍”。

     堂堂大丈夫,与古人何异。万里任翱翔,何肯缚双翅。

     堂堂大丈夫,与古人有何不同(异)。象雄鹰一样在万里长空翱翔,怎么能自缚双翅。

      ……

     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虽有文武殊,所向惟廉耻。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传家一卷书,惟在尔立志。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不饮酸臭桨,闲看傍人醉。

    作者自诩,我祖先从扬州(维扬)移居此地,已历经13代。家族诸人虽然从事文武职业各不相同(殊),惟独知廉识耻为共同取向。不随波逐流,同宗族的支派(宗支)幸未坠落。诗书传家,希望你们立下雄心壮志。凤凰展翅千万里(仞为古代计算单位,长短有多种说法,约合现在的6尺左右),不在乎燕雀小人的看法。自己不酗酒(意即清不入浊)而闲看他人醉酒,(像屈原一样) “众人皆醉我独醒” 。心志何等之高。

    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识字便知书达礼人,俗气就高雅自然远远避之。医治俗气没有其他良方,惟有读书是最好的办法。

    时下社会较为浮躁,各种俗气充斥其间,读王夫之这首《示侄孙生蕃》,应该有一些启示。谭南周 来教育家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