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国灭亡之后,为何邓艾却说姜维不值一提?单从战绩来看真没说错

 数字人生6688 2019-09-28

网游集中营

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 ——邓艾

姜维、邓艾作为后三国时期蜀、魏两国大将,相爱相杀就是他们关系的真实写照。

按常理讲“英雄惜英雄”,邓艾应当和姜维惺惺相惜,可为何邓艾却认为姜维和自己比差远了呢?邓艾全胜、姜维全败的战绩,压倒了邓艾最后的理智,意气风发的他如此狂狷,发出了“与某相值,故穷而”的豪言!

那么全胜的邓艾,军事才能真的远远高于全败的姜维吗?

风生水起的姜维北伐

姜维主持的北伐分为两个阶段:前半阶段威震关中,后半阶段损兵折将,而其中的转折点就是邓艾的出现。

253年,姜维、夏侯霸围困南安,曹魏名将陈泰赶来增援,姜维耗尽军粮后撤回汉中,

此一战双方平局

。254年,姜维由陇西出兵北伐,狄道魏将李简降蜀,

姜维阵斩徐质大获全胜

,收拢狄道、河间、临洮三县百姓归蜀。255年,姜维、夏侯霸、张翼再次北伐,

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人,

重挫曹魏关中兵团。

十八年春,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三国志.姜维传》

姜维在255年之前的北伐中,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大获全胜。

先是斩杀魏将徐质,收拢三县百姓归蜀;后是将王经打得溃不成军,斩首魏军数万。由此可见,姜维的军事才能异常卓越,特别是进攻方面能力尤为突出,

他胆大心细,敢战亦常胜,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邓艾的“一时雄儿”对姜维的才能是有所肯定的,但“然与某相值,故穷耳”,又透漏着自己对姜维浓浓的不屑。

在邓艾看来姜维只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对手,可以称作一时的风云人物,但相较自己而言,姜维是一个全面被压制的人物,

那么姜维真的完败于邓艾吗?

但求一败是邓艾狂狷的底气

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三国志.姜维传》

可以说邓艾坐镇关中后,能征善战的姜维,开始了“祸国殃民”之途。

256年姜维携大败王经之威,与胡济相约会师上邽,胡济失约,

邓艾大败姜维。姜维兵马损失大半,由大将军自贬为后将军,多年北伐打下的威名损失殆尽。

257年,诸葛诞淮南起兵叛乱,

姜维趁机北伐,邓艾坚守不出,双方战平。

262年,

姜维出汉、侯和,再次被邓艾击败,

畏惧黄皓加害,屯田沓中以自保。263年,邓艾、钟会5路伐蜀,姜维独木难支退守剑阁。

邓艾偷渡阴平,迫降刘禅于成都,姜维再无力回天。

姜维在与邓艾的交锋中,以完败收场;而邓艾坐镇关中之前,姜维所向披靡,斩徐质、败王经,消灭魏军数万人,正是这种反差使得邓艾轻视姜维。

邓艾一方面肯定了姜维斩徐质、败王经的功绩,算得上是“一时雄儿”;但他认为姜维和自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因此才会遇到自己连连败北,也就是“然与某相值,故穷耳”。

姜维完败于邓艾的原因

姜维虽然在战绩上完败给了邓艾,但两人军事指挥才能不能因此下定论,他们背后的魏蜀两国国力相差实在过于悬殊。

相比之下,魏国有四大优势,蜀国有四大弊端:

其一,蜀国北伐劳师远征,蜀道绵延上千里,蜀军补给运输极其困难;而魏国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中原地区也可轻易运送粮草到关中,魏军补给充足,坚守苦战占尽优势。

其二,蜀国北伐需要攻克大量城池、关隘,才能取得丰硕战果;而魏军可以凭借城郭、关隘,进行有效防御,占尽地利等主场优势。

其三,蜀国总兵力不过十万上下,北伐可用之兵不过5、6万人;而魏军关中就有此等军力,中原、上庸、凉州等地一旦增援,魏军数量将远远超过蜀军数量。

其四,成都平原地形闭塞,气候湿热,缺少优良战马;而魏军坐拥雍州、凉州、幽州,拥有大量优质战马,在关中平原能够有效打击北伐的蜀军,形成战备、战力压制效果。

偷渡阴平后居功自傲的邓艾

邓艾偷渡阴平,一举迫降刘禅,巨大的功劳冲昏了他的头脑,邓艾擅自以天子的名义册封了蜀地降臣。

他一方面根据降臣官职大小进行册封,以便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任命师篡、牵弘等人,出任蜀地刺史、郡守等官职。

这一切举措都是没有得到中央指令,而由邓艾本人进行决策的,他经常向蜀地降臣炫耀自己的功绩,对于姜维的评价也是此时发出了虚妄之言。

邓艾的自傲言行,最终都成了钟会诬陷他有反心的罪证,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伯仲之间的邓艾与姜维

客观地讲,姜维在255年之前的北伐中,斩徐质、败王经,斩首数万,有效的消弱了曹魏关中军团的有生力量。

他的作战风格迅猛刚烈,擅长远距离奔袭,进行攻坚战,以歼灭魏军主力为战略目标。而邓艾则不同,邓艾主张修建堡垒、进行军屯、农屯,达成国力压制的效果,他的策略更加稳重但投入大、见效慢。

姜维、邓艾两人截然相反的战略,是根据魏、蜀两国实际国情而制定的。魏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适合经营、发展国力;而蜀国国力羸弱,只能寻求战机,以求取地而增长国力。

姜维、邓艾作为一代名将,他们的战略制定,是符合两国的实际国情的,战略眼光并无高下之分。

姜维在与邓艾的交锋中,以完败收场,在于魏国国力远超蜀国。

最初北伐之时,姜维面对徐质、王经等人,可以形成战术上的压制效果,因此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不弱于姜维,因此蜀国国力羸弱的弊端显露无疑,姜维从战绩来看完败于邓艾。

参考资料:

《三国志.姜维传》、《华阳国志》、《魏氏春秋》

分享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