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仪为何会患上尿毒症?皆因养成的一个嗜好

 数字人生6688 2019-09-28

趣历史杂谈2019-09-26 16:02

1945年8月,溥仪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抓获,当时才38岁。作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其实溥仪之前的10多年过得并不开心,精神压力巨大导致整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

经过15年的监狱改造,溥仪终于脱胎换骨,也彻底放下了精神包袱。由于监狱生活极有规律,溥仪精神饱满、能吃能喝,健康状况良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1959年12月4日,经过15年的监狱改造,末代皇帝溥仪被中国政府特赦。第二年,54岁的溥仪破天荒第一次参加了工作。一开始在北京植物园当园艺工人,不久又被安排到了全国政协文史办担任文史专员。

1962年4月,溥仪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五段婚姻,他跟一名护士李淑贤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溥仪十分珍惜这段婚姻,从此上班下班、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过上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按理说溥仪回到社会后,各方面有政府的关心,家庭生活也算幸福美满,十分有利于身心健康。不幸的是,婚后才5年时间,61岁的溥仪就因患尿毒症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据李淑贤回忆,1962年的5月中旬,二人结婚后不久,溥仪就发现自己出现了血尿。当时到医院进行了检查,但医生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诊断,只配了一些药进行简单的治疗。

那么,溥仪为何偏偏会在出狱后患上肾病?

这要从溥仪的一个特殊怪癖说起。根据清宫相关资料记载,溥仪从年轻时代就笃信中医,他对中药的保健作用深信不疑,并经常服用大量的补品。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有提及:在紫禁城的时候,每次出宫游玩,他都会要求太监带上大量的中药水,如灯心水、菊花水、芦根水、竹叶水等,夏天则一定要带上藿香正气丸、金衣祛暑丸、避瘟散等消暑药品。

随着年岁的增长,溥仪越来越迷恋各种药品。据溥仪的远房侄子爱新觉罗·毓嵣回忆,在满洲国期间,溥仪在宫里还设置了中药房、西药房,药品种类之多令人怎舌,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癖” 。

溥仪还整天沉迷于吃补药、打营养针,有事没事经常叫御医把脉问诊、开各种药方。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我嗜药成瘾,给了我的家人和仆人不少罪受,也给自己找了不少罪受。”

出狱后的溥仪参加了工作,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于是,曾经的“药神”又重出江湖。据李淑贤回忆,溥仪跟北京一些有名的中医关系都很好,如岳美中、蒲辅周,平时经常请他们开中药处方。

为了达到调理养生的目的,溥仪经常服用大量的滋补中药。然而是药三分毒,过度服用也能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即使在肾脏出现问题之后,溥仪也一直坚持采取中医治疗。经过断断续续几年的中医治疗,溥仪的肾病时好时坏,但仍在向坏的方向发展。

1965年6月,溥仪做了左肾切除手术。过了不久,右肾也出现了问题。当时医生强烈建议做血透手术,但溥仪仍寄希望于中医,他在日记中写道:虽然只剩一肾又病,我服中药治疗,也可控制并见好,岂能割之换肾?

从1967年4月份开始,溥仪几乎天天呆在家里吃中药,最终还是宣告不治。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爱新觉罗·溥仪因尿毒症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