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七绝佳作评点

 杏坛归客 2019-09-28

钟振振:当代七绝佳作评点

叱犊

郭定乾

叱犊梯田闹五更,四蹄双足共兼程。

一鞭喝醒东山日,好替凉蟾照晓耕。

【评点】

〇诗写农家耕田时节辛劳忙碌,却充满豪情。

〇“一鞭喝醒东山日”,何其壮哉!鞭喝者,本叱牛犊,不容其偷懒。实话实说,便少诗味。却发奇想,偏说要“喝醒”太阳,替换月亮(“凉蟾”即冷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诗词中习以“蟾”为月之代名词),为“晓耕”照明,则诗趣盎然矣。

〇“叱”“闹”“喝”相照应,“犊”“田”“耕”相照应,“五更”“日”“凉蟾”“晓”相照应,针线细密。

〇“四蹄”,耕牛也。“双足”,耕田之人也。亦相映成趣。

三亚题南天一柱

林东海

南游海角到天涯,烟雨迷茫夹浪花。

忽地涛声如裂石,回眸一柱立黄沙。

【评点】

〇首句缴题中“三亚”。海南三亚滨海沙滩有巨石,古人题曰“天涯海角”。

〇次句承上“海”字出“浪花”。

〇三句即承即转,由“浪花”出“涛声”。前为视觉形象,此为听觉形象,乃互补,非相重复。首句“海角”“天涯”已暗含题有“天涯海角”之巨石,至此“如裂石”三字明点出“石”,照应甚密。忽有巨浪袭来,拍岸岩作“裂石”之声:一转有力,突如其来,令人陡然一惊。由此逗出末句,有惊无险。何以故?回眸看时,身后更有一石柱耸立沙滩,上有古人题云“南天一柱”。有此柱支撑,海浪何足惧哉!四句小诗,平起,缓承,陡转,促使末句缴出题面关键四字,极高而坚壮,章法不弱,气势不凡。

西藏杂感(选一)

刘庆霖

远处雪山摊碎光,高原六月野茫茫。

一方花色头巾里,三五牦牛啃夕阳。

【评点】

〇写雪域高原夏日草场风景如画。“一方花色头巾”,比喻开满斑斓野花之草场,新奇似未经人道,且极优美。以小写大,恰是远望。

〇末句之“啃”,炼以俗字,不见着力痕迹,甚佳。牦牛所“啃”者草,偏不说“啃草”,而说“啃夕阳”,与上录郭诗《叱犊》“一鞭喝醒东山日”同妙。

楼立剑

奇峰如雪卧天涯,朝暮窗前对酒茶。

爱那十分清净地,欲锄一亩种梅花。

【评点】

〇首句“奇峰”二字,用晋陶渊明《四时》诗“夏云多奇峰”(一说为晋顾恺之诗句),缴题面“云”。“如雪”,是白云也。

〇次句自谓早晨、傍晚时分每坐窗前,或饮酒,或品茶,闲賞天边白云。爱云之意,于此可见。

〇毕竟白云有甚好处,而诗人爱之如此?第三句挑明:爱其有如“十分清净”之“地”也。

〇末句顺势生发奇想:欲锄此地一亩,以种梅花。“如雪”“十分清净地”,自合种彼开谢如雪、十分清净之梅花!奇想突兀,却不悖诗人思维之常理。而作者所向慕之高洁品性,于是乎凸显出来。

〇“十分”二字双关。副词也,亦数量词也。“十分”,于土地面积正合“一亩”。

桂林叠彩山

宋红

重岩叠彩路萦回,放鹤拿云上玉堆。

一脉清漓天外去,江山四望好风来。

【评点】

桂林叠彩山有仙鹤峰、拿云亭、四望山及风洞,漓江傍山流去。诗人即将此种种景物暨景点摄取入诗。高明之处,在全无堆砌痕迹,一切安排,皆自然和谐。

岭云海日楼题句

苏俊

东海潮来白日昏,楼头侠气最怜君。

谁知一掬哀时泪,挥去依然湿岭云。

【评点】

〇岭云海日楼,近代台湾籍爱国诗人丘逢甲之书斋。甲午战争,清廷失利,割台湾与日本。逢甲组织义军抗日。兵败,携家内渡广东。此诗即吊唁逢甲,嵌入“岭云”“海”“日”“楼”五字,以切其人。

〇“东海潮来”,喻日军侵台。“白日昏”一语双关,既可指日军侵略使台岛天昏地暗,又可指清廷之昏聩也。

〇逢甲有心报国,壮志未酬,侠气可敬,身世可哀。言其一掬哀时之泪,挥去依然沾湿岭云,具见其对于台湾沦陷之深哀巨痛。岭南湿热多雨,作者不假他求,即以五岭云“湿”为逢甲之泪水所致,可谓精警而切近。吊古诗当如此做。直述史实则呆滞木讷;借形象比喻而委曲言之,则空灵隽永矣。

中秋月

林崇增

无限蟾光下九天,千山明到一窗前。

痴心但爱家乡月,不管西方圆不圆。

【评点】

俗说有崇洋媚外者云:“西方月亮比中国圆。”固是偏见。若言中国样样都好,又不免走向另一极端,成为民粹主义矣。惟中国人、外国人,东方人、西方人,种族容有不同,而爱其祖国则一也。“痴心但爱家乡月,不管西方圆不圆”,借题发挥,直指人心,不纠缠,故妙!

北京街头卖渔具者

马斗全

聊借桐阴布地摊,知他胸次碧云端。

为怜一世多奔竞,故向京华卖钓竿。

【评点】

大小城市街头巷尾摆地摊者甚多,北京何能例外?除名车豪宅等贵重商品外,凡物轻价廉者皆可于地摊见之,渔具亦其类也。地摊主人,不过逐微利以谋生计耳,焉有深意?然诗人词客每假托之以讽世态。明人刘基《卖柑者言》如此,今人马君斗全此诗亦如此。此诗要害在后二句。当今之世,人多奔竞,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触热走尘,可怜亦复可叹。京华乃官、商云集之地,其状尤甚。倘能拿得起,放得下,自我解脱,向此地摊买取钓竿,赋闲退隐,优游林泉,世间岂不清净许多?此乃借题发挥之法。悟得此法,便知讽喻之诗当如何着笔矣。

巴山春色

十里绿烟

惯识峰峦晴雨间,偶疑石径入青天。

满山桃李无人问,红染云霞白染烟。

【评点】

巴山春色,在满山桃红李白。野山地广人稀,故满山桃李,略无游人玩赏攀折,自然盛开蓬勃,与云霞烟雨融为一片。桃花染红云霞,李花染白烟雨乎?抑云霞染红桃花、烟雨染白李花乎?细推物理,皆非。而在诗人眼中心中,皆是。妙在语意融通,无可无不可。要之,云霞烟雨,满山桃李,无边无际,蕴藉涵浑,此其所以为美也。

黄昏独坐

王胡子

迷离光影戏童孩,暮色如花一刹开。

却喜纤藤闲不住,独携黄紫过窗台。

【评点】

〇此即古所谓“闲适诗”,颇有生活情趣。“黄昏”时分,“暮色”景象,在古人笔下,多引发伤感;而此诗一反常调,写黄昏、暮色,生机盎然,所以为佳。

〇“戏童孩”,盖谓“光影”变化,如儿童般活泼游戏:比喻新颖、传神。

〇“却喜纤藤闲不住,独携黄紫过窗台”二句,写活窗前牵藤植物。

哨所吟

王子江

持枪换哨下楼台,恰遇朝阳采访来。

塞上新闻随处是,春风注册杏花开。

【评点】

〇写边防哨所战士生活,一扫古代边塞诗中征夫愁苦之音,展示新中国军人乐观、热爱生活之精神风貌,令人耳目一新。

〇直说夜间值哨,拂晓换岗,便无诗意;说“换哨”时“恰遇朝阳采访”,则浪漫、奇妙矣。

〇第三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边塞到处是新闻——究竟有何新鲜事?末句抖出“包袱”,其实也算不得新鲜事——不过岁月轮回,又是冬去春来罢了。惟言“杏花开”代表“春风”已来“注册”,以生新之意写熟常之事,则常事亦活泼泼、新崭崭矣。

燕子

温瑞

不畏艰辛云路遐,衔将春信向天涯。

临风一剪千山绿,只取丸泥补旧家。

【评点】

此咏物诗也。咏物诗之佳否,须用两把尺子衡量。一是“即”,写得似也不似?燕为候鸟,自远方飞来,故首句写得似。燕至矣,春亦至矣,故次句亦写得似。燕尾如剪,燕识得旧栖之梁,燕能衔泥补巢,故三四句仍然写得似。然做到“即”只是及格。“即”可能是谜语,未必是好诗。故更须看作者能否做到“离”。即超越所咏之物,不为所咏之物拘束,就微物写出大意义。此乃更高层次之标准。执此以观,作者依然合格。所作咏燕而不止于燕,乃借燕喻人,歌颂高尚之人对于社会之奉献精神——为社会带来春天,带来美丽,而所取仅一丸泥而已!

温 泉

朱少文

溶溶一脉暖如汤,未学安流自沸扬。

最是令人堪爱处,不随世态改炎凉。

【评点】

咏物诗,若止于“物”,虽工到极处,亦只是“好谜语”,非“好诗”。“言止有物”,恰是“言之无物”。所谓“言之有物”,要须言外有人,言外有哲理。此诗好在借“温泉”批评世俗之人。“温泉”之“热”与“冷”,皆出于自然。“世态炎凉”,人则否也。“温泉”之贤于世俗之人多矣!

黄山人字瀑

知艳斋

宛转灵源绝俗尘,苍崖素练趣尤真。

横空一篆堪回味,要做清清白白人。

【评点】

此诗好处同上。佳句亦在后半。惟上首“不随世态改炎凉”是否定其反面,而此首“要做清清白白人”则是从正面提倡,作法不尽相同。

秋收

奚晓琳

播下春天种一枚,千斤希望系山隈。

秋风割进夕阳里,日子码成苞谷堆。

【评点】

后二句特佳。“秋风”之凉,与刀有相似之处,故可联想而及于“割”。而“割”即“收割”,切题“秋收”。植物生长需要时间,农业收成乃日复一日辛勤劳动之累积。末句正此意之诗性表达也。

纤夫吟

赵宝海

沉沉号子压雷低,身似弯弓倒影齐。

纤道如绳云路窄,拉圆旭日向天西。

【评点】

此诗无一字不切,无一字不工。纤夫劳苦,号子安得不低沉?观者动容,心情安得不沉重?此即“切”。而以“压雷低”形容之,此即“工”。逆水牵舟,吃力可知,背影安得不似弓?人单力薄,众心可恃,倒影安得不整齐?此亦“切”而“工”。“纤道”多在江边山崖上,故曰“云路”;其道只容一人,故云“窄”。而逆水千里,纤道如之,既细且长,犹如绳索。而拉纤以“绳”,曰“纤道如绳”,即有就近取譬,不假外求之妙。此亦“切”而“工”。末句“拉圆”二字,既开启下文“旭日”,又照应上文“弯弓”,且“纤”本须“拉”,此亦“切”而“工”。“旭日”东升,江河东流,船只逆水西上,方须纤夫牵挽,拉日向西云云,此又“切”而“工”也。

邻居

朱继文

隔篱各自种桑麻,你酌清醅我酌茶。

蜂蝶追花过墙去,原来春色不分家。

【评点】

此从唐人王驾《晴景》诗翻出。王驾诗曰:“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底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原作好,此作翻得亦好。原作好在有悬念,此作好在有共识。取古人名作以翻案,犹武林高手“借力打力”,亦是创作一法门。悟得此法,则古人有几多好诗,我亦能有几多好诗,何忧好诗尽被唐人做完?

早春

楼立剑

嫩寒浅暖未均匀,小院风情已逗人。

才有桃花三两朵,却教蜂蝶炒成春。

【评点】

一、三两句扣题。三、四两句出彩。三两朵桃花,只略有春意;得蜂蝶炒作,居然春光烂漫矣。“炒”字炼得妙!套用王国维《人间词话》语以评之:着一“炒”字,而境界全出。

看落花

彭莫

一开一落即生涯,流水泥尘原是家。

教我如何忍说与,风中最后那枝花。

【评点】

古今诗人咏落花,佳作多矣,几使后来者无从下笔。倘不能跳出前贤窠臼,明智之举,莫若敛手。而能挑战前贤如此首者,真高手也。好花不常开,一季而已,故曰“一开一落即生涯”。落花之归宿,或随“流水”,或委“泥尘”,故曰“流水泥尘原是家”。此乃一切花之宿命,人尽知之。花知不知?笔者非花,安知其知与不知?而作者笔下“风中最后那枝花”,乃真不之知。否则,何以区区一花之微,竭力抗拒宿命,坚持枝头,拒绝凋落?此种顽强之生命精神,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乎!此种徒劳之顽强,能不令人悲咤莫名乎!故作者曰:教我如何忍心将一切花之宿命明白说与她知道也!此诗题曰咏花,而所咏之花,“似花而似非花”。非花而何?耐人作三日想。笔者不欲道破,辄曰:此中有冷静之哲理,更有炽烈之感情。一味冷静,是哲人,未必是诗人。一味炽烈,是诗人,未必是哲人。寓炽烈于冷静,寓冷静于炽烈,诗人、哲人,一身而二任矣。

小女跳皮筋

刘晓宁

花步轻盈不起埃,皮筋扯树笑颜开。

忽闻小雀急相告,别把我家摇下来!

【评点】

写儿童生活,生动活泼。有童心,有童趣。“小雀”,亦鸟中儿童也。“别把我家摇下来”,恰是“童言”。

临邛吊古(五首其四)

杨启宇

停车问井访临邛,古迹犹存闹市中。

漫说文章冠两汉,输她裙色石榴红。

【评点】

话说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携卓文君私奔,曾在临邛开过小酒吧,文君当垆卖酒(今所谓站吧台是也),藉色相招徕顾客。以今例古,想必生意兴隆。今之观光客到此一游,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乃“粉”文君,慕相如文章大名者能几人哉?“漫说文章冠两汉,输她裙色石榴红”,吾未见好文如好色者也,可发一叹。

无题

依水而居

相逢网上面谋难,每爱文章涌壮澜。

酒醒中宵无睡意,鼠标作马访长安。

【评点】

〇“无题”诗,自唐李商隐以来,一般即爱情诗。此诗是否沿用旧例,不得而知。从字面看,至少系寄赠网上文友者。古无互联网,故无此类内容。此即当代诗词,有当代生活、当代特色者也。

〇“中宵”者,半夜也。“网虫”夜间尤活跃,传神阿堵,在此二字。

〇末句特有诗趣,趣在“鼠”字与“马”字。“鼠标”虽非“鼠”,却不妨作“鼠”看。以“鼠”为“马”,可得而不“趣”乎?“长安”即今西安。以其为汉唐故都,故诗词中亦可代指京城。诗人之网上文友,不在西安即在北京也。

钟振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