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古稀老人赵 2019-09-28

不一样的新街口,承载了太多北京人的回忆从一张老照片开始说起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西安食堂

1954年开业,1970年改名为‘西安饭馆’

60年代的老西安饭馆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70年代的新街口南大街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80年前后新街口丁字路口,上南下北。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91年新街口丁字路口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54年新街口北大街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61年新街口豁口木桥。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62年新街口外太平湖。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61年新街口电影院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建于1958年,是新街口乃至北太平庄周围的老百姓日用百货、服装布匹、儿童玩具的首选商场。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62年新街口浴池。

60-70年代是附近老百姓洗澡的公共场所,新街口附近印象里只有2个浴池(另外一个在新街口三条,好像只有淋浴)。那年月去浴池洗澡用的都是大人们单位发的澡票,单位有按月发,也有按季度发的,洗澡用澡票,理发用理发票。每逢休息日或节假日洗澡,一定是排着长队。

南大街副食八店。70年代初和一些同学在此店参加学商活动。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北大街理发馆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城墙豁口。上世纪50年代初,新街口北大街北边的内城北城墙拆了个“豁口”,并在豁口外修建柏油路。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南大街柳泉居。柳泉居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饮誉京城的中华老字号。柳泉居初建时,店址在护国寺西口路东,是北京有名的黄酒馆。当年北京的黄酒馆分为绍兴黄酒、北京黄酒、山东黄酒、山西黄酒四种,柳泉居卖的正是北京黄酒。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南大街妇女国药店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62年新街口中西乐器部,新街口体育用品部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955年新街口西大街19号北广济寺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西大街东段南立面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955年新街口西大街东段南立面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旧书门市部牌子清晰可见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丁字路口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人民公社理发厅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您可能知道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生活在新街口,而且还出生在新街口南大街中间的小羊圈胡同里。

怹的很多作品都与新街口有很多关系。所以每一个在新街口长大的北京孩子都和老舍先生一样,对新街口这片儿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

在新街口长大的孩子,看电影只去新街口电影院,这是政府拨款在西城建的第一个电影院,1954年开业,1993年底拆除并翻建,这地儿是新街口的街坊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改建后的图书馆,一到周六日的时候都会来看一天的书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的新百,综合市场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说起新街口,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人物傻三儿,不认识三儿爷的,真不配说自个儿是新街口的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中国书店

攒够了零花钱,不是上蹦儿厅就是来这淘换老书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在新街口长大的孩子,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新川面馆,还有西安饭馆,去吃电烤肉串,而且铁签儿还要押金,还有一莫愁餐厅和炒肝焦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打口儿带打口儿盘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JJ迪厅

门票平时50,周末80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新街口中学,前身是女十中,它消失的同时,很多人也没了母校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111、105.22路,北海,西单,小西天儿,您门清儿

新街口的故事,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一位在新街口长大生过的老街坊曾说:生在这片儿的人,也是离不开那几句:“那时的北京没有了,那时的家也拆了”留下的就是活在他们心中的那点精气神儿!留着,念着,想着,感动着,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