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高中历史图表类选择题做题方法

 昵称15221501 2019-09-28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余登钏

纵观近两年的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试题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命题者注重情境化命题方式。试卷的材料形式与以往相比,极为丰富、活泼,既有文字资料,又有表格,还有漫画题,多年未考的漫画题出现在试卷中。以2017年和2018年的全国卷Ⅰ为例,图表题每年有4题,占据总的历史试题的三分之一。题目的设计越来越趣味化、多元化、情景化。

图表类历史选择题固然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但是如果能够把握一些基本的做题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表类选择题种类较多,笔者结合例题来对常见的图表题谈谈基本的做题方法。

一、图片、漫画类

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做到“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实质内容,明确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

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解答漫画题时首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理解漫画蕴含的信息,确定时代及主题寓意。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及相关事物的对比,准确判读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的真实寓意。

不管是图片类还是漫画类都需要考生抓住核心主题,而图片和漫画的细节有时尤为关键。当然所有选择题在做时还要做到对选项进行“三思”:一要思考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二要思考备选项是否符合题目主题;三要思备选项和题干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例1】(2018年全国卷一)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6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6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外交往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例2】(2018年全国卷一)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图7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由材料信息“1953年”“资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故D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C项错误。

二、地图类

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等。做这类型题目的方法是:一是通过地图中的自然、政治、历史、地理名称及其变化确定该图反映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特征。二是抓住图中的关键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与其建立联系,并作出正确判断选择出最佳答案。

【例3】(2017全国卷二)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时空观念。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答案为A项。争霸战争并非只是在这一区域进行,争霸战争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排除B项;这一区域的交通条件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这一区域城市规模如何扩大材料没有反映,难以得出推动商业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

三、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类

这类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解答本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大体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在把握总体态势的时候尤其注意阶段性的突然变化)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终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例4】(2018年全国卷一)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例5】(2010年上海卷)下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根据所学知识,经济大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1929年经济大危机开始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物价应是大幅度下降,故A项错误;失业率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后有所下降,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公共工程投资扩大,故D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是针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恢复银行的信用以及民众对银行的信心,所以银行大量倒闭后的状况此时得到根本好转。

【例6】(2011年全国卷)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大跃进运动之后中国工业总值有了大幅增长,但是农业却下滑。1959-1961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尤其是粮食短缺严重。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央出台了“八字方针”,调增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工业有所下降,1962年后恢复增长。故选A。工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的波动以及中苏关系的恶化不能解释图中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的原因,故B、C、D选项错误。

【例7】(2018年全国卷一)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以上是笔者对于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的一点总结和认识,总而论之,只要掌握好了基础知识,然后按照方法做,肯定能够做好这类型的选择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