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首万古流芳的唐诗,游子读完就泪流满面,作者却是一个逃犯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乡具有特别重要的含义,无论是谁,无论是处于什么地位,只要离开了家乡,就会引发无数思乡情愫。在古代诗歌中,思乡的名篇不少,名句更是数不胜数,它们说不尽游子的伤感,道不尽心中的牵挂。相信很多人都应该读过这首《度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20个字,却将游子的心态描绘得活灵活现,是经常入选语文课本的常客。尤其最后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更是千古名句。在外的游子们读起它,往往泪流满面。作者穿越不同的时空,聊聊数语就引发了我们的共鸣,这就是诗歌的伟大魅力。

其实,说起这首诗的作者,却是一个让人不齿的文人。他叫做宋之问,是武则天时期的御用文人,也是唐初的重要诗人。他的功绩,就是将六朝时形成的格律诗法则更为严密,让五言律诗更完善,并开始创造了七言律诗。因此,他也被认为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但是,宋之问为人很低劣。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他依附于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后来因为武则天去世,他被发配到岭南。因为受不了当地的恶劣环境,偷偷逃回洛阳。可就在他被好友张伸之收留时,又偷听了张伸之与王同皎谋杀武三思的计划,因此告发好友,投靠武三思。武三思一死,他又依附安乐公主。本来一个文弱书生,依附权贵也算不得什么大过错,但宋之问的手段太过卑劣,所以被人长期鄙视。

这首《渡汉江》正是写于他从贬地泷州逃回之时。当时宋之问途径汉江,由此感叹,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这首诗的艺术成就非常高,感情色彩也非常丰富,即便是宋之问这么臭的名声,即便是他当时的身份实际上是个逃犯,也得以流传千古,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

前两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平淡地交代了整个事情的背景,其实却夹杂了诗人焦灼的心情。当时的泷州是不毛之地,被发配的官员九死一生,宋之问也是担心自己活不下去,才冒险逃回洛阳。因为距离太远,交通不便,这一年时间里,家书隔绝。亲人们也不知道他是否在世,他也不知道亲人们是否受到了自己的牵连。

看起来,这两句平平淡淡,并不出奇,却是整首诗歌的根基。缺少了这两句诗所交代的背景,那么后面的两句诗就是无本之木,就是无病呻吟。

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让整首诗得到了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升华,也是后人一致称赞的佳作。宋之问的故乡,一说是在山西汾阳,一说是河南灵宝,其实都与汉江的距离还比较遥远,而宋之问逃走的目的地是洛阳,也不是他的家乡。之所以他认为是“近乡”,这主要还是心理上获得的解脱感,认为从岭南往北,好歹就已经离家乡更进一步了。

按理来说,越是接近家乡,心情就越是急切,越是要看到故乡人,也越是要打听家人的消息。然而,诗人却以一个“怯”,一个“不敢”,表达了自己对于亲人的担忧。他害怕听到坏消息,害怕自己的亲人被牵连,因此他的心情是格外紧张的。

这与前面两句所营造的背景是相一致的,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宋之问才表达了种种矛盾的心理:又想和亲人们团聚,又害怕听到坏消息。这种极端的情绪,就发展成为了紧张和恐惧感。

其实,宋之问被贬是有着深刻的原因。既与他的低劣为人有关,也与当时的朝廷斗争有关。但诗人在此全部省略,只保留思乡以及对亲人的担忧之情。这是非常高明的写作技巧,它宽泛地包容了两种情感,激发了更多读者的共鸣。因此,游子们在外吟诵这首诗,泪流满面的同时,也会忘记作者竟是一个逃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