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从现在就要开始培养

 雅博学苑 2019-09-28

文 |课代表

本文由:VIPKID家长V课堂(VIPKID-VClass)

授权发布

父母无底线的娇纵孩子,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孩子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这不是一句笑谈,在综艺节目《育儿大师》里,就有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勒勒5岁了,但是还不会自己吃饭,这让妈妈很是苦恼。

一到吃饭的时候勒勒就说“妈妈我吃不完,妈妈我吃不下,妈妈我吃饱了”,来表示自己不想吃饭的理由。

最后勒勒撒娇地说道“妈妈你喂我”,后来妈妈还是被妥协了。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动手能力没有那么强,等孩子再大一些自然而然就会了。

德国波兹坦心理学家法寇·莱贝格说:“很多孩子被父母宠坏而失去自己动手做的能力,这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遗憾。”

父母若是没有及时树立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而是让孩子习惯性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便会促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1

过度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

一个《巨婴》视频讲述了一个成年的孩子,他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叫妈妈为自己穿衣服,玩着手里的游戏机坐等妈妈拿早餐来喂他。

母亲喂完自己的孩子后显得一脸满足的样子,父亲刚出门就遇车祸去世了,母亲依靠变卖家居维持生活。

孩子在电视上看见喜爱的玩具,便呵斥自己母亲给自己买,母亲手上的钱不多了便挖了自己的肾脏给孩子换钱去买玩具。

孩子玩了一会玩具就饿了,母亲因为挖了自己的肾脏失血过多而去世了,没过多久,孩子也活活饿死了。

莎士比亚说:“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故事里的孩子只顾享受获得的喜悦,过度依赖心理,不懂得感恩,母亲频繁的溺爱和纵容,让孩子缺失自理能力上的教育引导,衍生出来的是可怕的吸血鬼,使人感到悲哀,令人发指。

成长教育专家兰海曾说:“孩子通常会通过吃饭,或者其他的事情来威胁父母,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潜意识的非常危险的一个现象。”

“再大一点,他可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威胁周围所有的人,甚至是我要钱,我要结婚,我要买房子等来威胁所有的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实生活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生怕孩子太累了。

父母无私却又过度的纵容和溺爱孩子,若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性教育,最后,换来的可能是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

2

独立成长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泰国的一个视频,小男孩4岁自己上幼儿园,看着身边小朋友都有父母陪伴上学,当自己转过身时,只看到父母坐在车上没有要陪他的意思,他便鼓起了勇气自己独立往学校走去。

小男孩与妈妈在一起做手工搭建小房子的时候,他的爸爸却没有过来参与他的制作过程,他感到不理解,认为爸爸不喜欢自己。

后来,他才明白,原来父亲一直在默默关心着他,爱着他。

在小男孩独自一人去上学的时候,父亲用相机偷偷地拍下了他的背影,纪录他的成长。

在小男孩累了趴在桌子上睡着的时候,爸爸悄悄走过来将小男孩没有搭建好的房子都搭建好了。

父亲认为让小男孩自己尝试去做,在制作过程中才能让他对自己完成的作品感到自信和骄傲。

父亲给予儿子独立成长的空间,默默支持关心着他,让他自己学会在困难面前如何勇敢面对,让他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让他在成长中学习到更多,走得更远。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独立的能力,父母只要能够懂得信任孩子,给孩子足够的信心,他将会充分发挥出自己强大的潜能。

最近,很火的一个节目《少年说》中,一位七年级的男生在讲台上发言称自己的妈妈用社会实践为借口让他做家务。

儿子声称自己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有时候做完家务活,在学校晨跑的时候脑子都是晕乎乎的。

他还说,学习布置的是社会实践,而不是家务实践,然后恳请妈妈能否不再逼迫他做家务,然而母亲的回复是拒绝的。

妈妈说:“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的能力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有耐心,有爱心。”

母亲的良苦用心,为的是儿子在以后面对不同生活环境时能够及时适应,锻炼他的意志力也是锻炼他的社会生存能力,学会不再依赖父母,独立面对生活,激发孩子的责任心,感恩之心,造就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众多调查显示,中国孩子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自理能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依赖性强,难以独立,容易缺乏责任感,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3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从现在开始培养

那么,作为家长,应当如何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1、建立成长仪式,让孩子有成长的意识

父母可以给孩子制造一次成长仪式,告诉孩子,今天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了,让孩子对未来有期待与责任感。

培养孩子树立自主劳动力的意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可以通过自己思考或父母的协助下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徽章作为成长的象征,并让孩子时刻铭记自己是大孩子了,要更懂事。

给孩子独立发展的自由空间,父母切忌催促孩子做任何事,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给孩子自主规划的时间

给孩子一个充分自由的时间,比如说,这一个小时是孩子自由规划的时间,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想做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可以。

父母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孩子的自由时间去做的事情,或者告诉他们必须做什么,在这个行动能力上,孩子是思想的自由者和行动者。

孩子的活动空间都是自由的,让孩子有一个自主思考的意识,从而锻炼他的行动能力以及思维自主能力,培养他的自信心。

在这个时间里,孩子可以做自己的小主人。

3、给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

当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大孩子了,应当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独立去完成。

作为家长,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监督,家长适当给孩子分配家务劳动,定期检查。

孩子若是在行动上做得不够好,家长切忌包揽事情,发现孩子自理能力有进步时,应进行及时表扬,这样能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应当让他自己做。”

孩子虽然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的,就应该给他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去尝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领会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写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孩子终将离开我们羽翼的庇护,独自前行,踏上他自己的人生路。

而适时放手,培养他独立的能力,才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溺爱不是爱,而是害,让他自立自主,孩子才有光明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