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细微处见真章—《鸿门宴》中两个“则”字解读

 GXF360 2019-09-29

《鸿门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许多情节大家耳熟能详,樊哙闯帐就是经典的一个。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一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 教学参考书》这样翻译: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腿。

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项羽手下并没有很好地执行他们大王的命令,项王是赠“卮酒”,左右递过去的是“一斗卮酒”,苏教版《语文· 必修三·鸿门宴》书下注解:“斗”与“卮”都是酒器,斗大卮小,连在一起讲泛指一大杯。让赠一条猪腿,左右给的是一条生猪腿。笔者认为,这里的“则”翻译成表顺承的“就”不太贴切,翻译成表转折“却”要更为准确、更为生动。

“则”字在文言文中表示转折关系也是常见的一种用法。“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一、“则”译成“却”更符合文章语境

联系上下文来看,在项伯“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后,项羽已无杀刘邦之心,“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这也符合他一贯的政治主张,作为楚国的贵族、名将之后,项羽深受国家与家族的影响,追求的就是像楚庄王一样成为霸主,在自立为“西楚霸王”,权力达到顶峰之时,分封了司马欣、吴芮等十八个诸侯王,建立起了“霸业”。 既然刘邦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已臣服于自己,项羽也就没有杀他的必要,见到刘邦后把曹无伤告密的事和盘托出,这固然看出他心无城府,同时也表明在心里根本没把刘邦当作敌人,否则,即使鸿门宴一时让刘邦逃脱,项羽四十万大军依然可以轻松灭了刘邦。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他动手,他只是“默然不应”也就不奇怪了。

项羽在心里并没有把刘邦看作敌人,因而对于樊哙带剑拥盾闯入,他没有按军中统帅常见的做法,立即让左右将樊哙拿下,只是“按剑而跽”,责问“客何为者?”在得知樊哙姓名后,称他“壮士”,再加上项羽身上流淌着楚国贵族血液,他断不会去刻意为难樊哙,“赐之卮酒”“赐之彘肩”都是正常的待客之礼。那么送大杯酒、送生猪腿只能理解成是项羽手下人自作主张的行为,这里的“则”翻译成“却”就更为准确了。

二、“则”译成“却”更凸显项、刘集团实力差异

文中提到,“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两个军事集团之间兵力数量差异显而易见,此时两个军事集团气势更是不一样。巨鹿一战“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这时项羽手下将士们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再加上不久前项羽“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史记·项羽本纪》)。在项羽手下将领看来,刘邦就是手下败将,今天来是乞求活命的,他们怎会拿正眼去瞧败军之将,用一大杯酒、生猪腿戏弄一下,出出樊哙洋相本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个“却”字很好地体现出这两个集团军事实力上的差别,更能看出项羽军在气势上完全碾压刘邦军。

三、“则”译成“却”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项羽手下本来心里就蔑视败军之将,还加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被樊哙强行闯入,搞得很没有面子,因而更要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送上生猪腿也在情理之中。这个“却”字很好地将项羽手下人的狭隘、自大、骄横与项羽的大度、仁义形成鲜明对照,让我们看清项羽身上的贵族气质和品行,如苏轼对项羽的评价“有君人之度也”。“则”翻译成“却”,还使这一场矛盾冲突的另一个人物樊哙形象得以丰富。鸿门宴中,在得知刘邦有危险后,樊哙带剑拥盾冲破卫士阻拦闯入。当项羽手下人故意要他难堪,送来一大杯酒,他是“拜谢,起,立而饮之”;送来生猪腿,他是“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面对项羽手下人的刁难,樊哙保持高度清醒与理智,非常清楚关键时刻什么是主要矛盾,慷慨陈词,说得项羽“未有以应”,一个粗中有细、智勇双全的将领形象跃然纸上。

灵山集团在对拈花湾进行开发前,已初步完成了灵山胜境景区的前四期工程,形成了以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建设。2012年后,灵山成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以建设会址的配套工程为契机,拈花湾从佛教文化核心资源中提取“禅”作为开发主题,与灵山景区文化一脉相承。

四、“则”译成“却”更好地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

鸿门宴上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先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形势紧张,“项王默然不应”局面得以舒缓;接着“项庄拔剑起舞”,形势又紧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又得以舒缓;接着,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局面又紧张起来,好在项羽临危不乱,有君子风范,赠酒赠肉,局面再一次缓和,一个“却”字让局势再起波澜,项羽手下故意挑衅,引起事端,矛盾再起,关键时刻,樊哙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避其锋芒,一番话有理有节、慷慨激昂,说得项羽哑口无言,局面再次得以缓和,最终刘邦得以逃脱。设想,如樊哙是一介莽夫,抱着可杀不可辱的信念,掷生猪腿于地上,大声斥责,惹得项羽手下群情激愤,一旁的范增稍稍火上浇油,局面必将一片混乱,刘邦一行能否全身而退真未可知。寥寥数笔,矛盾冲突如此集中,堪称经典,足见司马迁笔法高超。

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针对此类业务,无论是采用一般计税还是简易计税,纳税人都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采用差额计税方法 (也就说可以采取通常采取的进项税额抵扣制)。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吴楚材,吴调侯.图解古文观止[M] .黄山:黄山书社,2016.

[3] 娄性诚.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J] .黔东南民族师范学报,200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