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和市扶贫办联合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聚焦民生、惠民利民”发布会,现场发布的一组组数据就是我市民生事业发展交出的一张张亮眼成绩单。 就业是民生之本。70年来,我市建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来,全市每年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8万人左右,保持了就业规模的持续稳定。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4050”人员再就业2.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6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值为4.96%,为43848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4419.2万元。 医疗保障方面,自2001年启动医疗保险改革以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最低降至3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最低降至100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从2012年的19种增加到了现在的33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从2016年的23种增加到了现在的30种,特殊药品种类从5种增加到44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最高达到9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最高达到90%。截至8月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0.69万人。 卫生健康事业方面,2013年,我市启动了疾病应急救治制度,共救助1593人次,救助金额713.43万元,解决了一批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医疗急救保障问题。 70年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80个市级以上贫困村全面退出,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截至2019年7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少到4331户10181人,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