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澄海岭亭鲤鮕地蔡氏大宗

 岭东忘时堂 2021-04-21

    很久前见过一组特别的祠堂构件照片,该构件实为马面坡梁架朝外一段的屐头,一般该头做法是画个龙首鳌鱼,或者做点浮雕,甚至干脆挂个花篮之类,然此构件竟然灰塑成一个硕大的狮子头,还特别醒目,让人非常好奇。但要专程去找这祠堂,看看这狮子头,却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去年,在蔡海松老师与金田兄的照片中得知,该狮子头被重修了,原本经历时间洗礼的古朴荡然无存,变成艳丽非凡的画面,但其实也可以理解啦。

    此番与岭东潮风的诸位同好岭东阿新、澄海小明、万州兄、椰子兄,以及台湾来的北大陈博士益宗兄,于7月30日走访澄海冠山、南洋寨诸村、程洋冈、樟林等,入夜时便赴南澳,翌日31上午又逛云澳深澳,中午闻知久前被重修的狮子头竟就在澄海城区边上,于是自南澳返回澄海时,便顺路往其所在地岭亭村蔡氏大宗祠去。这是7月之行的最后一站,收获多,而最甚奇异。

    蔡氏一族在乡之龙江境,根据独特的鲤鱼地,建有一座蔡氏家庙承成堂,专祀皇初祖蔡元鼎,及开基一世祖蔡简斋、蔡与潮、蔡至诚,并列代先祖。岭亭蔡氏家庙碑记载,斯祠亦称龙江大宗祠,因开基三祖自宋及明,子孙日藩,历代仕进,频出贤才,故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乃立金谿祖庙为大宗。后因世事变迁,屡经遭毁,于清雍正八年(1730)行重建。此后又二百余年沧桑变故,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再度修建,历时三年而告竣工,建成一座别具一格、闻名遐迩、气势雄伟之祠庙。及后又过一甲子,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面貌全非,故于1993年再作重修,使之焕然一新,而大体保留民国三十二年(1943)之建筑风格。

    蔡氏家庙也称龙江大宗,因其所处在堪舆学上有鲤鮕地之说法,故在形局做法上,有其独特之处。鲤鮕,即鲤鱼其坐东朝西,为三间二进式兼左右火巷包格局。祠前有阔埕,埕面是模拟曲水以济鲤鱼的高低水波状,据传原系土埕时起伏更大。埕左右有古榕四棵,埕尾设有围墙,前外辟有月眉状池塘,称月宫池。祠的屋顶采用硬山式,左右后墙壁则为贝灰三合土结构,其独特之处,系厚达半米有余,又墙壁内外皆都做有凹下之圆状花纹,而以此模拟鲤鱼之鳞片。

    祠前进门楼为全石构,凹肚内设三山门,中门前立有石鼓一对,门上匾额镌刻蔡氏家庙,左右则为金浦衍派、辟望肇基,即其源流也。凹肚内壁肚有各类浮雕石刻,如金玉联芳、金马玉堂、凤凰牡丹、葵花、福禄夔龙纹、暗八仙等。凹肚门楼最独特的地方,是两条粗壮的方形喷水柱上梁架屐头,被做成夸张硕大的灰塑鳌鱼,该对鳌鱼的头部以狮头形象展现,一公一母,公者额画王字,皆大眼大鼻,大嘴尖牙,腮下一圈虬须,若非耳朵系鱼鳍、腹下为鳞纹,大概真可称为狮头了。

    大门后是前进厅,设有屏门,门上横坊选乾隆四十二年立之武库耆英大匾,另屋架下还悬三支户部主政大灯笼。祠内天井为方形,据当地朋友介绍,原来天井是凸出的土堆,如同冢包,谓之为鲤鮕珠(背鳍?),后来重修就没了。天井两侧有庑廊,后为连廊之拜亭,檐栏下横坊悬有金马玉堂匾额,以及左右间两方进士匾。

    拜亭后为后三间,中厅设案几、六角几并烛台香炉,其中六角几上摆置锡器五供。几后系开放式大神龛,龛内奉祀皇初祖蔡元鼎、开基一世祖蔡简斋、蔡与潮、蔡至诚之神位,以及百余尊列代先祖神位。两旁偏厅又设神龛,龛中也奉满神主。厅上悬有承成堂、相国大夫、凤阁蜚声等大匾。在两旁墙壁上,又悬有列代先贤族宦画像,像前立有各类执事火头牌,如诰赠银青光禄大夫、江西南安府大庾县正堂、勅封奉议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御封太子太傅、南澳总兵等。在祠之左侧火巷包护厝中,现遗立有一方乾隆七年的建大宗祠碑记。

    纵观岭亭蔡氏家庙,其独特之处,莫过于祠前水波状埕面、凹肚梁架鳌鱼狮首屐头,以及厚达半米而内外印鱼鳞的三面墙壁。戏水鲤鱼之祠,即其独特矣。

    据介绍说,蔡氏家庙在民国重修时,遇有一位人称动角仙(动角发音即潮语中的拐杖之意)的风水师,因看出祠所处系鲤鱼地,遂据地形,为蔡氏一族重新设计现见之祠貌,甚是传奇神奇。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