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qyphhh 2019-09-29

田坎搞起来,水泥堆起来,防漏搞起来,鱼苗发下去,推广稻田养鱼!

其实,稻田养鱼,是专家给农民想的很好的赚钱项目,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甚至把农民的田坎都给处理了,用水泥加高加固,让它能存储更深的水,而且做了防漏处理。有一些地方,甚至把鱼苗送到了农民的手中,可转身,农民就把它们集中到一块田投放,或者寄养在别人的鱼塘里。更有甚者,洗锅,烧热油!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不管哪一种方法,专家一直推广的稻田养鱼,都没有达到目的!农民为啥就是“不开窍”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了呢?

其实,一直推行稻田养鱼,农民为何“不开窍”?这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一、水源问题。一刀切,不管农民愿不愿意,都让养,其实农村很多地方的水稻田还是靠天吃饭的,有的等雨水下来才可以耕种。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干几个月,或者几十天,10几天不等,鱼儿离不开水,养鱼等于会干死,那肯定不能养的啊。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二、技术问题。养鱼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丢到田里就好的,很多农民都养过鱼,明白其实鱼也不好养,失败过的,更不想养。与其丢到田里不管不顾,还不如扔锅里快活啊。

三、农药问题。现在种田,各种病虫害比较多,遇到病害或者虫害,肯定都得打药,有些地方的水稻田每年都需要打药。这个农民明白,不能杜绝农药,养鱼也白瞎,鱼是最怕农药的,所以他不养,鱼比起粮食来,始终不如粮食重要,何况你不打农药,不等于水源的上头没有人打农药咯。

四、养鱼种植不方便。以前养过稻花鱼的都知道,栽秧苗,先抓鱼。打谷子,先抓鱼,来来回回折腾,鱼也会死一些,而且耽误工夫。现在的人工几百元一天,莫非请人抓鱼玩儿,最主要的是,人们抓半天不可能不吃,一顿下来,一年折腾两次,怕养那点儿鱼不够吃,哪里还能创收啊。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五、经济价值。单纯的种田,粮食收割更多,鱼也会吃一部分粮食。单纯的养鱼,鱼会多很多。均不划算,何况边种田边养鱼,一不小心鱼没了。

其实,稻花鱼是非常好的鱼,好看又好吃,一直活在怀恋里。

小时候小编所在的乡村,也有人养稻花鱼,那时候水稻产量不是很高,但很少得病虫害,农民也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有稻花鱼生存的空间,稻花鱼长得很肥美,每年插秧打谷子,都会请人帮忙,都有稻花鱼吃,还有各种美食吃。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稻花鱼吃水草,吃水生动物,小昆虫,长得也很肥美。如今,水稻田里啥都没有,水草用除草剂、病虫害用农药,田里连泥鳅、黄鳝、螃蟹、小鱼、小虾、小昆虫都没有了,鱼儿吃什么呢?

其实,专家推广稻田养鱼并没有错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推广稻花鱼确实能够给农民带来收益,而且是大收益,但它更适合在有养鱼经验的农民中推广,更适合于拿稻花鱼当噱头的纯粹以养鱼为主,种水稻不计得失的养鱼的农民中推行,因为稻花鱼的价格是普通鱼的至少两倍以上。

稻花鱼,肯定会火,因为它一直活在几代人的心中,若有人能够按照专家的设想,在适合的地区养殖出来,肯定能够带动经济。

一直推广稻田养稻花鱼,农民为何“不开窍”?几个原因专家不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