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药寺简介

 法师之友读书汇 2019-09-29

药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位于靖安古县城东,现靖安三中对面,为马祖在靖安建的第一所道场。该寺几废几兴,最后毁于抗战时期。据县志记载,当年靖安县城爆发瘟疫,是马祖置药法药寺后院井中供乡亲饮用才控制了瘟疫,从此法药寺名声远扬并一直流传至今。

法药寺与霁峰塔总体规划:霁峰塔规划用地面积约3亩,共建13层,塔高84余米,为仿明代建筑,砖石结构,地下建地宫,塔顶建天宫。法药寺规划用地面积则约18亩,除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药井外,更与时俱进的创建第一栋复合式的弘法综合楼,楼内同时具有法堂、禅堂、讲堂、念佛堂、大型会议厅、艺文展示厅、斋堂、客堂、僧众寮房、居士寮房等各项设施。寺院周边更有兼顾环保绿化的园林造景,并设置健康徒步区、亲子艺文游乐区、推广护生及养生的素食会馆等等,使之成为一个净化人心、弘扬正法、落实修行与人文艺术为一体的人间佛教与现代丛林的最佳样板。

法药寺医弘圆顿禅法

       靖安古县城东门内法药寺(原名法药院),始建唐贞元中。相传马祖游历至此,适逢县城疫病流行,于是卓锡凿井,施药井中,饮水者即愈,民皆称颂,故改院称寺,为马祖在县域所建第一所道场。明知县张伯祥曾题额曰“双溪福地”。该寺几经兴衰,终毁于日军之手。法药寺名声远扬流传至今,为弘扬马祖禅师乐善好施之德,崇尚仁爱,今有偿征用鹅公地72亩重建法药寺。新寺依山而建,园林式建筑风格,除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药井外,创建复合式弘法综合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